多功能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35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临床使用的治疗车。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注药是最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而静脉输液必须集中放置分别到病人床前操作,治疗车势必用工具。目前,治疗车大多是由车架、车腿、车轮、上平台、下平台和车把手构成,或者附带两个抽屉,结构简单,适用于放置瓶装液体。而如今大量的液体由瓶装改为袋装。使用现有的治疗车,摆放大量的袋装液体到病人床前操作存在很多不便一是摆放袋装液体数量少,二是操作中无处存放垃圾和污染物品,三是无处放置静脉输液巡视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治疗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包括车架、车腿、车轮、上平台、下平台、车推把、抽屉,在治疗车的后面设有悬挂支撑机构和可以折叠的袋装液体架;悬挂支撑机构由两个悬挂支撑臂、一对螺栓和螺母组成并固定在车架上,袋装液体架由两个起放支柱、一个可旋转横梁、两个开口销、数对液体袋挂杆组成;起放支柱一端设有限位爪,另一端设有长形螺孔,并通过长形螺孔悬挂于悬挂支撑机构的螺栓上。
此外还可以在治疗车前面的腿上分别设置桶架,桶架通过圆管安装在车腿上,并由设在车腿上的螺钉限位;还可以在车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挂杆,在抽屉的底部设置活动挂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多功能治疗车,不仅可以实现现有治疗车的各种功能,而且可以利用袋装液体架悬挂袋装液体,在桶架内放置垃圾桶,还可以将巡视卡分别挂在治疗车两端和抽屉底部的挂杆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悬挂支撑机构和起放支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抽屉底部的活动挂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包括车架7、车腿3、车轮1、上平台6、下平台2、车推把5、抽屉8,在治疗车的后面设有悬挂支撑机构和可以折叠的袋装液体架;悬挂支撑机构由两个悬挂支撑臂16、一对螺栓13和螺母14组成,悬挂支撑臂固定在车架上;袋装液体架由两个起放支柱17、一个可旋转横梁11、两个开口销19和数对液体袋挂杆12组成,起放支柱一端设有定位爪18,另一端设有长形螺孔15,并通过长形螺孔悬挂于悬挂支撑机构的螺栓上;在治疗车前面的两条腿上分别设有桶架10,桶架通过圆管安装在车腿上,并由设在车腿上的螺钉22限位;在治疗车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杆4,在抽屉的底部设置活动挂杆9,活动挂杆9固定在滑块20上,滑块20安装在轨道21内,并可以沿轨道方向移动。
使用袋装液体架时,将袋装液体架的起放支柱向上翻转180度,由于起放支柱上的螺孔是长形的,在重力的作用下起放支柱向下移动,长形螺孔的另一端与螺栓相接处,并在悬挂支撑臂的作用下起放支柱不能向后倒下而保持与地面垂直,再将液体袋挂杆与可旋转横梁一同向上翻转270度,在限位爪的作用下液体袋挂杆保持水平位置,每对挂杆中间便可挂放袋装液体,使用完毕,按相反顺序放回袋装液体架,在限位爪的作用下,液体袋挂杆不会向外翻转;使用桶架时,先将桶架向上提起,,然后向外旋转,放入垃圾桶后再向内旋转,然后放下桶架,在螺钉和重力的作用下,桶架保持固定位置;在使用抽屉底部的活动挂杆时,将其拉出,使用完后将其推入。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包括车架、车腿、车轮、上平台、下平台、车推把、抽屉,其特征在于在治疗车的后面设有悬挂支撑机构和可以折叠的袋装液体架;悬挂支撑机构由悬挂支撑臂、螺栓和螺母组成并固定在车架上;袋装液体架由起放支柱、可旋转横梁、开口销、液体袋挂杆组成,起放支柱一端设有限位爪,另一端设有长形螺孔,起放支柱通过长形螺孔悬挂于悬挂支撑机构的螺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自位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车腿为圆柱形,治疗车前面的腿上分别设有桶架,桶架通过圆管安装在车腿上,并由设在车腿上的螺钉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任意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治疗车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杆,抽屉的底部设有活动挂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治疗车,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本多功能治疗车包括车架、车腿、车轮、上平台、下平台、车推把、抽屉,多功能治疗车的后面设有悬挂支撑机构和可以折叠的袋装液体架,前面的两条腿上分别设有桶架,车的两端和抽屉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挂杆和活动挂杆。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现有治疗车的各种功能,而且可以利用袋装液体架悬挂袋装液体,在桶架内放置垃圾桶,还可以将巡视卡分别挂在治疗车两端和抽屉底部的挂杆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1G12/00GK2815329SQ20052002470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崔运红, 陈世秀 申请人:崔运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