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功能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70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瘫功能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帮助脑卒中病人恢复肢体功能的康复器械。
背景技术
在我国脑卒中病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30-150万人,而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帮助病人恢复肢体功能,使之生活自理,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以往有人做了不少努力,发明了很多病人恢复期的功能锻炼办法、治疗措施及器械等。由于恢复期患肢肌张力高、僵硬,即使再锻炼、针灸、理疗、上器械都为时已晚,改变不了指、腕关节屈曲及足足屈、足尖曳地、往外作划圈样移步前进的脑卒中后遗症状,使锻炼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套用于帮助脑卒中病人恢复肢体功能的偏瘫功能康复器,该康复器用于患者急性期的患侧,可对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脑卒中病的发病规律而设计的,分为手用和脚用两件一套,因患者发病是一侧肢体瘫痪,必须手脚同时使用。手用的是由指形垫板和固定带组成的,在腕部、掌部、五个指头处都设有固定带,固定带可采用尼龙粘扣,方便使用;脚用的是由脚底托板、小腿固定板、固定拉杆和固定带组成,小腿固定板与脚底托板的脚跟处铰接,小腿固定板是一弧形板,其弧度与人体小腿后侧弧度相同;在小腿固定板上部边缘两侧设有两个固定拉杆,脚底托板前部两侧设有两个固定孔,两根固定拉杆的头端可固定在固定孔中;在脚底托板的后部设有一根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患者在急性期使用并带着本实用新型进入恢复期,由于手、足处于正确的功能位置,为患肢更快地恢复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再配合恢复期必要的锻炼、理疗、针灸,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得到习惯性的刺激,更加有利于患侧受损锥体束的修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部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部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偏瘫功能康复器由手部用(图1)和脚部用(图2)两部分组成,手部用包括指形垫板1和固定带。在指形垫板1的腕部、掌部和五个指头处分别设有一固定带4、2和3;指形垫板1可用厚实的纸板、塑料板或木板等制成,外表包裹一层薄海绵和棉布,带有尼龙粘扣的固定带分别缝制在腕部、掌部和五个指头部。脚部用包括脚底托板5、小腿固定板9、固定拉杆8和固定带7,脚底托板5的材料和制法与指形垫板1相同,小腿固定板9可采用一弧形薄金属板,也可用塑料成型板,它由一合叶11连接在脚底托板5的脚跟处,在小腿固定板9上部边缘两侧设有两根金属固定拉杆8,在固定拉杆8的端部设有两个固定扣10,固定扣10可固定在脚底托板5前部两侧的固定孔6中,在脚底托板5后部设有一个带尼龙粘扣的固定带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患者急性期,也就是患者中枢神经断连休克时就开始使用,这时,患者患肢松弛、肌肉迟缓、腱反射消失或降低,利于固定摆放形成肢体功能位,即将患者患侧的手放在指形垫板上,将腕部、掌部摆放好之后用固定带分别固定,再将每根手指拉直分别用固定带固定;将患侧的脚放在脚底托板上,用固定带固定,再将小腿固定板紧贴患侧小腿后面,将两根固定拉杆分别固定在脚底托板前部的固定孔中将脚拉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康复原理是中枢神经断连休克期后,上肢屈肌肌张力高于伸肌肌张力,故患者患侧上肢内收、旋前、指、腕、肘关节屈曲,行走时无正常摆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抓住腱反射降低或消失的有利时机,将指、腕关节正确固定于功能位置,这对于以后上肢功能恢复将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患者患侧下肢和上肢不同,中枢神经断连休克期后,伸肌肌张力高于屈肌肌张力,故患者病侧下肢伸直、外旋、足足屈、举步将骨盆抬高、足尖曳地,往外作划圈样移步前进,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抓住有利时机,将足及踝关节正确固定在功能位,这对以后下肢的功能恢复将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
权利要求1.偏瘫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手部用和脚部用两部分组成,手部用包括指形垫板(1)和固定带,在指形垫板(1)的腕部、掌部和五个指头处分别设有固定带(4)(2)(3);脚部用包括脚底托板(5)、小腿固定板(9)、固定拉杆(8)和固定带(7),小腿固定板(9)与脚底托板(5)脚跟处铰接,小腿固定板(9)为一弧形板,在其上部边缘两侧设有两根固定拉杆(8),固定拉杆(8)的头端可固定在脚底托板(5)前部两侧的固定孔(6)中,在脚底托板(5)的后部设有一根固定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功能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每根固定带上都设有一对尼龙粘扣。
专利摘要一种偏瘫功能康复器,由手部和脚部两部分组成,手部包括指形垫板和固定带,脚部包括脚底托板、小腿固定板、固定拉杆和固定带,小腿固定板连接在脚底托板的后边缘上,固定拉杆可固定在脚底托板前部的固定孔中,本实用新型在患者急性期使用,将患者患侧的手和脚分别放在本实用新型的康复器中在功能位固定,这样在康复期经过锻炼、理疗、针灸等,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得到习惯性的刺激,更加有利于患者患侧受损锥体束修复。
文档编号A61H1/00GK2803342SQ20052003119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5日
发明者李政举 申请人:李政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