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轮式救护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75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爬轮式救护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担架,特别是用于山地、陡坡或悬崖救护的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救护担架有多种多样,但尚无用于陡坡或悬崖的救护担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不少人的爱好,特别是近年来,“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的设立,使旅游人数大量增加。然而,在登山时,由于种种原因,危险不时发生,常常出现跌落山崖、陡坡的事故;山路行车时车祸的发生也时常出现类似的情况。
当遇到不测,在对遇险者进行救护时,由于没有专用工具,通常采用由处于上面救护者放下绳子,将个别救护者放下山去救护伤员。但往往由于伤员缺乏自助能力,此时需要救护者将伤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再由上面的人将两者拉上去。这样,一者要把两人都拉上来很费劲;二者伤员大多是摔伤,如果是骨伤,特别是脊椎骨伤,则易造成更大的损伤。三者对伤员的防护特别是头部防护也无保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快捷、轻便,适用于对陡坡、悬崖下伤员进行救护或山上伤员往山下运送的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点是架板为浅梯形槽,架板两端分别连接头部护板、托脚板,在头部护板前端设有拉环,架板两侧边沿开有若干个提手孔,并设置若干对绑带和绑扣,在架板中上部板底面设有板轴,轴两端各设一轴头,轴头上各安装一爬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架板进行不同设计,如可设计为座椅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两爬轮可倾斜行走,爬升稳定性好;2、安全防护功能强,头部有护板和面罩防护,胸部有斜置的爬轮防护,身体后部有架板防护,适合于伤病员躺卧和骨折伤员固定,可以倾斜或竖直状态运送伤病员。3、操控便捷,在有一名救援人员辅助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顺利爬升或下放。4、适应山地救护。包括陡坡、悬崖下伤员进行救护,或山上伤员往山下运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担架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爬轮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爬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爬轮式救护担架的架板(1)底部为平板(1-1),两侧为斜向侧板(1-2),从而形成下部略窄的浅梯形槽状,架板(1)两端分别与头部护板(2)、托脚板(3)相连,形成担架体,头部护板(2)呈四棱锥面,在与头部护板(2)对应的位置设类半圆锥形面罩(4),面罩(4)与头部护板(2)两底角处一角通过铰链(5)连接,另一角设一对搭扣(6),在面罩(4)头部护板(2)的锥尖部设搭扣(6)一对,搭扣(6)可方便的扣合或打开。在头部护板(2)锥尖处设有拉环(7),用于系绳向上拉或向下放担架。架板(1)两侧板上开有若干对提手(8),一般采用2-4对,提手(8)可由侧板孔卷沿形成,也可由专设架杆与侧板相连接形成,两侧板沿上分别设置若干对应成对的绑带(9)和绑扣(10),一般采用2-5对,用于当伤员躺下后绑紧伤员。在架板(1)中上部板底设置板轴(11),板轴(11)固定于架板(1)底面上,为便于固定,板轴(11)于架板(1)底面下为平板,板轴(11)两端各设一圆柱状轴头(12),爬轮(13)通过爬轮(13)中央的轴孔,安装轴头(12)上,爬轮(13)的设置,可实现方便地上拉或下放担架。为便捷安装爬轮(13),可在轴头(12)上设置爬轮(13)便捷固定装置。在架板(1)、头部护板(2)面罩(4)的内侧,设相应的软体防护垫。
爬轮(13)固定装置可以采取栓销结构在轴头(12)端部设一横向孔,爬轮(13)通过轴孔穿入轴头(12)后,将栓梢穿过横向孔后固定,从而固定爬轮(13)。爬轮(13)固定装置还可采用如下设计轴头(12)上设有横向的固定轴,固定轴上穿挂一个中空的矩形片,矩形片可纵向或横向活动,即可以与轴头(12)一致,也可与轴头(12)垂直,在穿入爬轮(13)时将矩形片纵向放置,穿入爬轮(13)后,将矩形片横向放置并固定,即可固定爬轮(13)。
使用时,将绳索系牢于拉环(7)上,然后将担架整体下放到适当位置,打开面罩(4)与头部护板(2)的搭扣(6),将伤员仰面平放于担架上,将所有绑带(9)扣牢,扣合面罩(4),通知指挥员实施爬升。在爬升过程中,坡下或崖下救援人员在担架可能遇到扯挂、失衡的情况下给予辅助,爬升完成后,卸下爬轮(13),放平担架后,或打开头部面罩(4)实施紧急救生,或用担架将伤员送往急救场所。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各种坚固轻质弹性适度的材料制作,爬轮(13)板轴(11)两端约各五分之一长应有适度的弹性,从而使爬轮(13)倾角在爬升过程中有适度的变量,以适应地面高低不平的变化,减轻在爬升过程的的震动,实现对伤员更好的防护。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作为实施例1的变型之一,架板(1)为一体结构,架板(1)分为前架板(14)与后架板(15),前架板(14)由前至后,逐步向下凹,通过一竖立座板(16)与后架板(15)连接,树立时形成座椅形。从而在使用时伤员可以坐于座板上。
实施例3架板采用二体结构时,前架板与后架板采取抽屉式连接,即前架板上面的沿边缘各设一个长凹槽,后架板相对较窄,后架板下面的边缘各设一个相应的凸脊,扣合于凹槽中,并可在凹槽中滑动,不使用时可将后架板收入前架板中;使用时,拉开后架板,形成担架。
实施例4作为实施例1的变型之一,架板(1)为二体结构,即架板(1)分为前架板与后架板,前架板与后架板通过铰链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反向折叠,便于运输和贮藏;前架板和后架板的连接部的侧板间,形成“V”型,以便前架板和后架板能相对活动,前架板的侧板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部活动固定于前架板的侧板上,后端部设有连接钩,在后架板的侧板上设有连接扣A和连接扣B,连接扣A处于连接扣B的前部,连接钩可分别与连接扣A和连接扣B相接,连接钩钩于连接扣A时,前架板与后架板处于一个平面上,形成躺式担架;连接杆钩与连接扣B连接时,前架板与后架板形成“L”型,形成座椅式担架。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制作的担架,可在实施救护时,针对伤员的伤情,方便地选择坐姿或卧姿。选择卧姿时,将连接杆钩与连接扣A连接,伤员可平躺于前架板(14)与后架板(15)上;选择坐姿时,将连接杆钩与连接扣B连接,伤员上半身躺于前架板(14)上,臀部可坐于后架板(15)上。
本实用新型的爬轮(13)可采取竖直安装结构,即两个轴头(12)均呈水平,两个爬轮(13)均为垂直,由于轴头(12)两端的弹性,放置伤员后爬轮(13)即呈向内倾斜状态,如图4所示。也采取倾斜式安装结构,即根据轮的大小与架板(1)的宽度,可设两个轴头(12)均与水平呈一夹角10-40度的夹角,从而爬轮(13)的上面向内倾斜,如图2所示。
由上向下运送伤员时,可参照以上实例操作。
权利要求1.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架板(1)为浅梯形槽,架板(1)两端分别连接头部护板(2)、托脚板(3),在头部护板(2)前端设有拉环(7),架板(1)两侧边沿开有2-4对提手(8)孔,并设置2-5对绑带(9)和绑扣(10),在架板(1)中上部板底面设有板轴(11),板轴(11)两端各设一轴头(12),轴头(12)上各安装一爬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爬轮(13)采取竖直安装,即两个轴头(12)均呈水平,两个爬轮(13)均为垂直,板轴(11)采取弹性构造,放置伤员后爬轮(13)即呈向内倾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爬轮(13)采取倾斜式安装结构,即根据爬轮(13)的大小与架板(1)的宽度,可设两个轴头(12)均与水平呈10-40度的夹角,从而爬轮(13)的上面向内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架板(1)分为前架板(14)与后架板(15),前架板(14)向下凹,形成座椅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架板(1)为二体结构,架板(1)分为前架板与后架板,前架板与后架板通过铰链连接,前架板和后架板的连接部的侧板间,形成“V”型,以便前架板和后架板能进行活动,前架板的侧板上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钩,在后架板的侧板上设有连接扣A和连接扣B,连接扣A处于连接扣B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架板采用二体结构时,前架板与后架板采取抽屉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在轴头(12)上设有爬轮(13)便捷固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与头部护板(2)对应的位置设类半圆锥形面罩(4)。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在架板(1)、头部护板(2)和面罩(4)的内侧,均设相应的软体防护垫。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爬轮式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担架体采用坚固轻质弹性适度的材料制作,爬轮(13)板轴(11)两端约各五分之一长应有适度的弹性。
专利摘要爬轮式救护担架,架板为浅梯形槽或座椅形,架板两端分别连接头部护板、托脚板,在头部护板前端设有拉环,架板两侧边沿开有若干个提手孔,并设置若干对绑带和绑扣,在架板中上部板底面设有爬轮板轴,轴两端各设一爬轮轴头,轴头上各安装一爬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两爬轮可倾斜行走,爬升稳定性好;2.安全防护功能强,头部有护板和面罩防护,胸部有斜置的爬轮防护,身体后部有架板防护,适合于伤病员躺卧和骨折伤员固定,可以倾斜或竖直状态运送伤病员。3.操控便捷,在有一名救援人员辅助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顺利爬升或下放。4.适应山地救护。包括陡坡、悬崖下伤员进行救护,或山上伤员往山下运送。
文档编号A61G1/02GK2829681SQ20052003245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兆林 申请人:王兆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