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0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鼻胆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胆管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率低下,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此时,根治性乃至扩大根治性手术延长术后生存期的作用有限,而且手术切除率只有不足50%,对于大多数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仍低于20%,预后极差。对于手术后以及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化疗是延长其生存期的至关重要的手段。但由于胆管恶性肿瘤细胞表现出强浸润性和高转移率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对化疗极其不敏感。临床上如何增强化疗疗效,是提高胆管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虽然在临床及实验上不断推出新型化疗药物,或运用多种药物组合来提高化疗敏感性,但其效果不甚理想或尚难确定。在给药方式上,经胆管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在目前仍是一个空白点,在给药器械上,已有的研究和日渐成熟的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技术中使用的鼻胆管是单腔的,仅仅起到引流的作用,无法满足在灌注化疗中需要的灌注后胆管下端阻断作用。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45224Y,授权公告日为1999年10月27日的“食管腔内治疗导管”,揭示了一种能在食管腔内局部直接给药的器械,其主导管为四腔导管,分别为吸收腔、药液滴入腔、前气囊充气腔和后气囊充气腔,其缺点在于构造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同时也不能满足胆管灌注化疗药物的特殊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包括一根导管,靠近导管顶端有一个防止导管从胆道滑出的α环,所述的导管内部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腔,其中一个用于灌注药物的管腔的开口位于导管顶端的侧面,另外一个管腔的开口离开导管顶端有一段距离,该开口处套有一圈弹性薄膜裹住该开口段的导管,薄膜上下两端扎紧,该管腔注入空气或者生理盐水等物质后,从开口流出进入上下两端扎紧的弹性薄膜内,从而膨胀形成球囊,所述的两个独立管腔一齐接入一个三通的一端,在该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开,其中药物管腔伸出该三通的一端连接第一个接口,设有球囊的管腔在该三通另一端处连接第二个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所述的用于灌注药物的导管开口有2~8个,直径为0.8mm,开口之间的间隔为12mm,所述的球囊位于离导管顶端7~12cm处,球囊体积为1.0~1.5ml,球囊上下两端各有一个不透x光金属环,用于确定球囊在人体内的位置,两个不透x光金属环之间的距离是15mm,球囊管腔连接的第二个接口上面装有一个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局部给药,克服了传统经外周静脉化疗毒副作用大且疗效不佳的缺点,化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克服了单腔鼻胆管仅仅起到引流作用而不能满足在灌注化疗中需要的灌注后胆管下端阻断作用的缺点,开口处弹性薄膜在生理盐水或者空气等物质的充盈下膨胀成球囊,能够将灌注的药物保留在胆的病灶部位一段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并且防止药物流入肠道引起并发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放大剖视图其中1、导管,2、α环,3、球囊,4、不透x光金属环,5、灌注药物管腔开口,6、导管顶端,7、导管末端,8、第一个接口,9、第二个接口,10、阀门,11、三通,12、灌注药物的管腔,13、连接球囊的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包括一根导管1,靠近导管顶端6有一个防止导管1从胆道滑出的α环2,所述的导管1内部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腔12、13,其中一个用于灌注药物的管腔12的开口5位于导管顶端6的侧面,开口5数量为2个,每个直径为0.8mm,开口5之间的间距为12mm,另外一个管腔13的开口离开导管顶端有一段距离,该开口处套有一圈弹性薄膜裹住该开口段的导管,薄膜上下两端扎紧,该管腔注入空气或者生理盐水后,从开口流出进入上下两端扎紧的弹性薄膜内,从而膨胀形成球囊3,用于阻断胆汁流动,保留药物在病灶部位一段时间,球囊3距离导管顶端6为7cm,体积为1.0~1.5ml,该球囊3上下两端各有一个不透x光金属环4,用于确定球囊3在人体内的位置,两个不透x光金属环之间的距离是15mm,所述的两个独立管腔12、13一齐接入一个三通11的一端,在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开,其中药物管腔12伸出三通11的一端,连接第一个接口8,第一个接口8可连接注射器等装置,连接球囊的管腔13在三通11的另外一段处连接第二个接口9,接第二个口可连接注射器等装置,该第二个接口9上面装有一个阀门10,当阀门10与接口垂直时,球囊管腔13封闭,保持管腔内压力,当阀门10与接口平行时,球囊管腔13通路,可以进行注射。
实施例2参照图1、图2,除了用于灌注药物的管腔12开口数量为8个,球囊3距离导管顶端6为12cm外,其他同实施例1。
优选例参照图1、图2,除了用于灌注药物的管腔12开口数量为5个,球囊3距离导管顶端6为10cm外,其他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包括一根导管,靠近导管顶端有一个防止导管从胆道滑出的α环,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内部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腔,其中一个用于灌注药物的管腔的开口位于导管顶端的侧面,另外一个管腔的开口离开导管顶端有一段距离,该开口处套有一圈弹性薄膜裹住该开口段的导管,薄膜上下两端扎紧,该管腔注入空气或者生理盐水后,从开口流出进入上下两端扎紧的弹性薄膜内,从而膨胀形成球囊。所述的两个独立管腔一齐接入一个三通的一端,在该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开,其中药物管腔伸出该三通的一端连接第一个接口,设有球囊的管腔在该三通另一端处连接第二个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用于灌注药物的导管顶端侧面的开口有2~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用于灌注药物的导管顶端侧面的开口直径为0.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用于灌注药物的导管顶端侧面的开口之间间隔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囊位于离导管顶端7~12c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囊体积为1.0~1.5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囊上下两端各套有一个用于确定球囊在人体内位置的不透x光金属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不透x光金属环之间的距离是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囊管腔连接的第二个接口上面装有一个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胆管灌注化疗的鼻胆管,其包括一根导管,靠近导管顶端有一个α环,导管内部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独立管腔,其中一腔用于灌注药物,开口于导管的顶端的侧面,开口数量为2~8个,直径为0.8mm,开口之间的间距为12mm,另外一腔开口离开导管顶端一段距离,开口处套有一圈弹性薄膜,薄膜上下两端扎紧,在该管腔注入生理盐水或者空气等物质所形成的压力支撑下,薄膜膨胀形成球囊,该球囊位于距离导管顶端7~12cm处,体积为1.0~1.5ml;两个独立管腔一齐接入一个三通一端,在该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开,其中药物管腔伸出一端后连接第一个接口,连有球囊的管腔在三通另一端处连接第二个接口,该第二个接口上装有一个阀门。
文档编号A61M39/00GK2803420SQ20052004167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全志伟, 李济宇, 王雪峰, 董平 申请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