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义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61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义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疾人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义肢。
背景技术
用传统手撑式的单拐或双拐来支撑身体的移动是腿残人员的主要方式,虽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成本低,但在使用时,其手未得到解放;且在复杂地面使用不方便,容易跌到。而在现有的义肢中,其大腿肢节与小腿肢节的连接处即膝关节的关节螺栓位置居中,使肢节的大腿端偏离义肢的重心而前倾,使用时容易摔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易摔交的义肢。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义肢,它包括大腿肢节、小腿肢节,在大腿肢节的上部设有残肢腔和用于固定的系带,大腿肢节的下部设有榫槽,相应在小腿肢节的上部设有榫头,在大腿肢节与小腿肢节的内弯处均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螺栓座。
为使肢残人在初学时不摔交,本实用新型在大腿肢节与小腿肢节的外弯处设有弹力橡筋。
为使肢残人在使用时,保持柔韧和自然,本实用新型小腿肢节上脚掌部的前端即脚尖处设有柔软填充物。
为使肢残人使用时舒适,本实用新型在大腿肢节的残肢腔设有柔软内衬。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装卸方便、柔韧性好,易于抬腿投足,由于使用材料为木制,其重量轻,透气性好,成本低,是肢残人的理想用义肢。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可知,一种义肢,它包括大腿肢节3、小腿肢节6,在大腿肢节3的上部设有残肢腔11和用于固定的系带1,大腿肢节3的下部设有榫槽10,相应在小腿肢节6的上部设有榫头9,在大腿肢节3与小腿肢节6的内弯处均设有通过螺栓4连接的螺栓座5。这样,使人在站立时,不产生前倾现象;在行进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为使肢残人在初学时不摔交,本实用新型在大腿肢节3与小腿肢节5的外弯处设有弹力橡筋8。
为使肢残人在使用时,保持柔韧和自然,本实用新型小腿肢节6上脚掌部的前端即脚尖处设有柔软填充物7。这样,最大限度的防范人走路时一瘸一拐的现象出现。
为使肢残人使用时舒适,本实用新型在大腿肢节3的残肢腔11设有柔软内衬2。
对低位义肢,也可参照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
权利要求1.一种义肢,它包括大腿肢节[3]、小腿肢节[6],在大腿肢节[3]的上部设有残肢腔[11]和用于固定的系带[1],其特征是大腿肢节[3]的下部设有榫槽[10],相应在小腿肢节[6]的上部设有榫头[9],在大腿肢节[3]与小腿肢节[6]的内弯处均设有通过螺栓[4]连接的螺栓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义肢,其特征是在大腿肢节[3]与小腿肢节[5]的外弯处设有弹力橡筋[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义肢,其特征是小腿肢节[6]上脚掌部的前端即脚尖处设有柔软填充物[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义肢,其特征是在大腿肢节[3]的残肢腔[11]设有柔软内衬[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义肢,其特征是在大腿肢节[3]的残肢腔[11]设有柔软内衬[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不易摔交的义肢,它包括大腿肢节[3]、小腿肢节[6],在大腿肢节[3]的上部设有残肢腔[11]和用于固定的系带[1],其特征是大腿肢节[3]的下部设有榫槽[10],相应在小腿肢节[6]的上部设有榫头[9],在大腿肢节[3]与小腿肢节[6]的内弯处均设有通过螺栓[4]连接的螺栓座[5],本实用新型装卸方便、柔韧性好,易于抬腿投足,由于使用材料为木制,其重量轻,透气性好,成本低,是肢残人的理想用义肢。
文档编号A61F2/60GK2810526SQ20052005137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
发明者欧润生 申请人:欧润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