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207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血管,它是一种用于置换受损血管或作血管搭桥用的装置,属于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用人工血管置换病变血管或在病变两侧搭桥。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血管主要是涤纶编织管及膨体聚四氟乙烯管,都是合成材料制造的,虽然可以形成假内膜,维持其长期畅通性,但它们始终作为永久异物存在于体内,总会或多或少的引起慢性弱排异反应,对机体不利,而且其抗凝血性欠佳,口径6mm以上才有较好的长期畅通性,6mm以下尤其4mm以下口径的人工血管,植入后极易发生栓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稳定性高、长期通畅性好的生物型人工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生物型人工血管,它由经固定剂交联固定和去抗原处理过的动物血管所形成的基材,以及键合在基材内表面上的含有抗凝血组分的表面层组成。
动物血管组织主要由胶原蛋白、糖胺聚糖等组成,易被微生物降解或分解。传统上用醛类(甲醛、戊二醛等)与之交联固定来提高其稳定性;但醛类是靠缩醛反应与蛋白质交联的,其交联产物降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的醛,使得用醛固定的制品有长期残留毒性。当应用环氧化物或二酰二胺或二异氰酸酯或碳化二亚胺等非醛类固定剂来代替醛类作固定试剂时,就无这一缺点,以环氧化物为例,由于环氧化物是靠开环反应来交联蛋白质分子的,开环后不能再轻易形成环氧化物,其降解产物是可被机体代谢或排出体外的多元醇,无醛类的残留毒性,处理后的动物血管的稳定性比原有用醛类固定的高,用作固定试剂的环氧化物可以是单环氧化物 也可以是双环氧化物 这里R=CnH2n+1-,n=0-10,还可以是低聚环氧化物如聚缩水甘油醚;根据现代免疫学理论,动物组织的抗原性主要是由蛋白质中某些特殊位置的活性基团及特异构象引起的,这些活性基团主要有-OH,-NH2,-SH等,而特异构象常常由于蛋白质分子螺旋链的某些持殊氢键引起,在处理动物血管时,用一种或多种易与这些基团起反应的活泼试剂(如酸酐、酰氯、酰胺、单环氧化物等)与这些基团结合,将其封闭起来,从而去除其抗原,同时,还应用强氢键试剂(如胍类化合物),置换引起特异构象的氢键,改变其构象,进一步消除其抗原性。动物血管经环氧化物等非醛类固定剂交联固定后,提高了其稳定性,无残留毒性,再通过封闭蛋白质中的活性基团和改变其构象的方法,有效的去除其免疫抗原性,所形成的基材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无慢性免疫排异反应,安全可靠,在基材内表面上键合含抗凝血组分的表面层,不易被血液冲走,可以维持长时间的抗凝血效果,保证了植入后的长期通畅性。
所述的表面层中的抗凝血组分可以是令表面层带负电荷的物质,也可以是肝素,但表面负电荷太强不利于也是带负电荷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着床生长和繁殖,以肝素为佳。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在表面层内还含有可粘附生长因子的特定多肽,这些多肽对血管的生长因子诸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血管通透性因子(VPF)等有广谱粘附和富集作用,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特定多肽之一是由16个赖氨酸(K16)、甘氨酸(G)、精氨酸(R)、天冬氨酸(D)、丝氨酸(S)、脯氨酸(P)及半胱氨酸(C)缩聚而成的多肽,其组成序列为K16-G-R-G-D-S-P-C。
所述基材的形状为直管状体或U型管状体或C型管状体或Y型管状体,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植入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血管的优点是稳定性高,去抗原彻底,无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高,血液相容性好,不易发生凝血,可保证植入人体后的长期通畅性,由于其基本组成与人体相近,其降解最终产物是组成所有生物蛋白的20种氨基酸及醣类,可被人体组织吸收利用,是血管再生的良好载体,可诱导血管组织往其中生长,而且经偶联特定多肽后,还可以富集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被自体化为新生血管组织,其性能显著优于合成材料的人工血管。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垂直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式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式意图;1、基材,2、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和2所示,生物型人工血管,它由经环氧化物交联固定和去抗原处理过的动物血管所形成的基材1,以及键合在基材1内表面上的含有抗凝血组分的表面层2组成。
所述的基材1为直管状体,所述的表面层2中的抗凝血组分为肝素;表面层还含有由16个赖氨酸(K16)、甘氨酸(G)、精氨酸(R)、天冬氨酸(D)、丝氨酸(S)、脯氨酸(P)及半胱氨酸(C)缩聚而成的多肽。
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是以天然的动物血管为基材,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使用广谱灭菌剂如新洁尔灭、洗必泰等进行初步灭菌后修剪去除多余组织;(2)、脱脂使用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无水酒精或它们的共混物抽提基材1中的脂肪;(3)、固定使用双环氧化物 n=0-10,交联固定基材1中的蛋白质分子;(4)、去除抗原使用活泼试剂如小分子有机酸酐、酰氯、酰胺、单环氧化物等封闭基材蛋白质中的特异活性基团-OH或-NH2或-SH,并用强氢键试剂如胍类化合物置换基材蛋白质分子螺旋链中的特殊氢键;(5)、抗凝血修饰使用偶合剂将抗凝血组分偶合在基材1的内表面上,形成表面层2。
(6)、偶联多肽它还在表面层2内通过偶联剂二酰二胺偶联对生长因子有广谱粘附能力的由16个赖氨酸(K16)、甘氨酸(G)、精氨酸(R)、天冬氨酸(D)、丝氨酸(S)、脯氨酸(P)及半胱氨酸(C)缩聚而成的多肽多肽,其组成序列为K16-G-R-G-D-S-P-C。
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基材1为U型管状体,其他技术特征同实施例1,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3如附图4所示,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基材1为C型管状体,其他技术特征同实施例1,在此不予赘述。
实施例4如附图5所示,生物型人工血管的基材1为Y型管状体,其他技术特征同实施例1,在此不予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型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它由动物血管所形成的基材(1),以及键合在基材(1)内表面上的含有抗凝血组分的表面层(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型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1)为直管状体或U型管状体或C型管状体或Y型管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型人工血管,它由经固定剂交联固定和去抗原处理过的动物血管所形成的基材(1),以及键合在基材(1)内表面上的含有抗凝血组分的表面层(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血管的优点是生物相容性高,血液相容性好,不易发生凝血,可保证植入人体后的长期通畅性,由于其基本组成与人体相近,其降解最终产物是组成所有生物蛋白的20种氨基酸及醣类,可被人体组织吸收利用,是血管再生的良好载体,可诱导血管组织往其中生长,而且经偶联特定多肽后,还可以富集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被自体化为新生血管组织,其性能显著优于合成材料的人工血管。
文档编号A61L27/00GK2860403SQ200520062038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徐国风 申请人:广东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