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5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颈椎牵引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医生都是采用座位或卧位直线牵引的方法,这种方法使颈椎前凸曲度更加变直,牵引力量不均匀;也有医生,凭经验将患者枕头垫高,再将牵引重物通过牵引绳和滑轮挂于患者颈部。由于枕头易变形,导致牵引方向及力度不精确,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根据颈椎前凸曲度变直或消失等曲度的不同来调整曲度和高度,使牵引在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的前提下进行,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前提下使各椎体阶段受到牵引的颈椎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这样完成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由底座及若干固定于底座上的颈托板组成,颈托板之间活动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牵引滑轮。
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两个颈托板之间由一弹性板连接,颈托板之间还设有螺母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由一“土”字型金属座,其中上端的横杆活动套接于纵杆上并设有固定螺母,纵杆的顶端设有三个牵引滑轮;上端的横杆还设有两根颈托板支撑杆,支撑杆为两套接的金属杆并设有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颈椎前凸曲度变直或消失等曲度的不同来调整曲度和高度,使牵引在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的前提下进行,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前提下使各椎体阶段受到牵引,该牵引器还能针对局部调整角度,使局部有病变时可针对局部产生牵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调整精度准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托板螺母调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颈托板螺母调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颈托板支撑杆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横杆结构图。
其中1.底座纵杆;2.底座横杆;2a.横杆固定螺母;3.颈托板;3a.颈托板调节螺母;3b.颈托板调节弹簧;4.弹性连接板;5.颈托板支撑杆;5a.支撑杆调节螺母;5b.支撑杆套杆;6.牵引滑轮;6a.滑轮角度调节螺母;7.颈托板固定杆;8.颈托板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颈托板3之间由弹性连接板4连接并固定于颈托板固定杆7和8上。底座横杆2套接于底座纵杆1上,可左右移动并由横杆固定螺母2a固定;两根颈托板支撑杆5固设于底座横杆2和颈托板固定杆8之间,如图5支撑杆5高度可调。如图1和图6,滑轮角度可由滑轮角度调节螺母6a调节。如图3和图4,颈托板3之间的角度可由颈托板调节螺母3a和颈托板调节弹簧3b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多个调节机构,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作精确调整。为满足颈部舒适感,在颈托板3上可覆盖一层棉垫。
本实用新型颈部垫弧形垫符合生理曲度,并可根据需要调整曲度以及可根据病变需要在病变局部调整曲度,更有利于治疗。本实用新型牵引方向在切线方向,更有利于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以及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颈椎前凸曲度变直或消失等曲度的不同来调整曲度和高度,使牵引在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的前提下进行,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前提下使各椎体阶段受到牵引,该牵引器还能针对局部调整角度,使局部有病变时可针对局部产生牵引。
权利要求1.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由底座及若干固定于底座上的颈托板组成,颈托板之间活动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牵引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两个颈托板之间由一弹性板连接,所述的颈托板为七片;颈托板之间还设有调节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底座由一“土”字型金属座,其中上端的横杆活动套接于纵杆上并设有固定螺母,纵杆的顶端设有三个牵引滑轮;上端的横杆还设有两根颈托板支撑杆,支撑杆为两套接的金属杆并设有调节螺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机构为螺母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器,其特征是由底座及若干固定于底座上的颈托板组成,颈托板之间弹性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牵引滑轮。本实用新型颈部垫弧形垫符合生理曲度,并可根据需要调整曲度以及可根据病变需要在病变局部调整曲度,更有利于治疗。本实用新型牵引方向在切线方向,更有利于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以及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颈椎前凸曲度变直或消失等曲度的不同来调整曲度和高度,使牵引在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的前提下进行,在维持颈椎曲度的前提下使各椎体阶段受到牵引,该牵引器还能针对局部调整角度,使局部有病变时可针对局部产生牵引。
文档编号A61F5/048GK2766808SQ20052008134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
发明者熊慧夷 申请人:熊慧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