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断钉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8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内断钉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器械,是一种用于将骨内断钉取出的器械。
背景技术
临床骨科传统断钉取出术中,因残留于骨内的断钉与骨组织结合紧密,为了取出骨密质深部残留的断钉,通常,手术需要在硬度很高的骨密质上对骨组织进行劈、凿、剔等扩创性操作,并达到一定范围、深度,暴露残留骨内断钉的一定长度,在断钉与骨组织间留出一定间隙,才能探进器械将其取出,而常造成骨缺损;且常有部分断钉因所处位置特殊,操作极度困难取出失败而长期滞留于骨折周围的骨密质深部;手术过程中,不规范的别、拧、劈、剔等操作过度用力,易造成断钉周围的骨组织过多损伤,创沿、创壁参差不齐,且由于凿、劈、剔骨组织时产生的震动,使骨折两端承力不均,易造成骨折间隙及其周围的骨痂等修复性新生组织脱落、骨折块移位,甚至可能发生断钉外围的劈裂性骨折;某些断钉是因不规范的操作,将骨钉固定于骨折线或易移动的骨折块之上,形成活动性断钉,该活动性断钉残端存留在骨折间隙周围,常易导致骨折的畸形愈合、骨愈合延迟、骨不连接甚至骨坏死;手术操作时,这类断钉极易发生轴向移位,操作不当更易导致骨髓组织破坏,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手术野暴露过久,易并发感染,形成骨髓炎。
实用新型专利00237495.1公开了名为“环钻式残钉取出器”,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有1、电钻的震动力对骨折周围的冲击或震动,使得修复性骨组织在取钉操作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取出器钻切入骨组织时产生的振幅使得主管体与手电钻的电机产生共振而发生扭曲变形;2、主管体壁厚仅0.5mm,入骨时难以克服骨皮质的阻力;3、该设备“主管体上端”强调了“对开两个滑槽”更破坏了其整体强度,使进入骨皮质时极易扭曲变形,无法完成残钉取出的全过程;4、滑槽内(即内主管体)没有推杆及其相应装置经临床实验及实际操作证明残钉取出时所带出的骨组织与管壁紧密连接不用推出装置很难将其推出;5、整体设置缺乏限制入骨深度的装置,取钉时极易伤及对侧骨外组织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残钉取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内断钉取出器,该骨内断钉取出器不仅能快速方便的取出残钉,节时省力,操作便捷,而且可避免引发的新的骨组织损伤、骨愈合延迟、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后遗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骨内断钉取出器由主管体、前锯齿端、尾端、缓冲结、泻力窗、推杆、螺杆、螺帽八部分构成,主管体前端环形齿状结构的齿体呈顺时针方向斜倾,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尾端长10-20mm,缓冲结连接尾端与主管体部分,泻力窗是在主管体前端上部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有刻度线,推杆是以钢制柱件旋切成的圆柱,中央前端处旋攻成丝孔,螺杆-螺帽是以钢柱件加工成的带螺帽的螺杆,与推杆连接,将推杆固定于主管体相应的刻度线上。
主管体全长76mm,根据人体四肢管壮骨最粗部分(成年男性股骨上1/3平均最大直径3.375cm)设定最大钻取长度为4.0cm,骨科常用骨钉的5种规格的最大直径为5mm,限定骨内断钉取出器主管体的外径为7.6mm、壁厚1mm、内径6mm,将骨组织的损伤限定在最小范围(损伤半径=0.26mm2)。
前锯齿端切割呈顺时针方向斜倾30°,共12齿的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5°。主要作用为①入骨时与骨壁产生一定斜面,增加切入骨质速度,同时在切入两骨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减少取出器与骨质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取出器的钻入和退出,便于抓持骨皮质表面。②由于齿面外倾,使取出器主管体的外壁与残钉周围的被切取的骨组织密切接触,使之变成极细的粉末状,该粉末状骨组织紧密包裹残钉,使残钉在取出过程中不随钻取时产生的压力或震动力的作用而发生侧移或被推出骨折对侧的骨皮质外,防止残钉尖端刺伤对侧骨皮质外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尾端长10-20mm,削成3个平面,增加与骨科手电钻时的接触面,借助电力传动,加快入骨速度,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野的感染机会。
缓冲结连接尾端与主管体部分,主要作用①用于缓冲电钻的震动力,减少对骨折周围的冲击或震动,防止修复性骨组织在取钉操作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②吸收手电钻对取出器产生的冲击力,缓解并吸收取出器钻切入骨组织时产生的振幅,防止主管体与手电钻的电机产生共振而发生扭曲变形。
泻力窗是在主管体前端以上2cm处,刨削成宽×高=4.2mm×40mm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成间距为1mm的刻度线,作为限定设备钻入骨的深度的限位刻度。泻力窗的作用槽窗的宽度限定在4.2mm,在设备转动时与骨组织之间产生一定的微间隙,增加设备入骨速度;槽窗开向主管体一侧,不破坏主管体整体结构的有效承力作用,避免了两侧开窗而降低设备的牢固性;经多次实验证明,能有力泻减设备入骨时产生的阻力,同时宣泄了对骨折周围分散性震动力,可有力保护修复性骨组织推杆以医用不锈钢柱件,旋切成直径5.5mm,长45mm的圆柱,中央前端25mm处旋攻成M4的丝孔,作用为借助连接管外的螺杆螺帽,将钻取在骨内断钉取出器内的断钉推出。
螺杆-螺帽以不锈钢柱件经旋床加工成带螺帽的螺杆与推杆连接,将推杆固定于主件相应的刻度线。其主要作用为将推杆固定于相应的刻度,限定取出器的钻入深度,防止伤及对侧骨皮质以外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以免造成骨愈合延迟、骨不连接或缺血性骨坏死等并发症。
主管体及其附件均采用医用白钢为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骨内断钉取出器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快速,对骨组织创伤小,操作中,骨的承力点仅集中于残留断钉的周围,不引起断钉移动,不发生分散性力传导,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未发生骨折片移位及骨折端松动、骨折线移位、增宽,不影响骨性骨痂的形成等骨愈合进程。骨内断钉取出器可避免因骨内断钉残留及其传统的残钉取出术所引发的新的骨组织损伤、骨愈合延迟、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后遗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体力。该骨内断钉取出器不仅能用于临床主承力的四肢长管状骨各类骨折的或螺丝钉内固定过程中发生的骨质深部断钉尖端残留,也可用于各类末端无回弯、加锁的克氏针、斯氏针等骨内断钉、断针残留的取出,是一套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广阔发展前景的骨科手术配套器械。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体,2、前锯齿端,3、尾端,4、缓冲结,5、泻力窗,6、推杆,7、螺杆,8、螺帽,9、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骨内断钉取出器由主管体1、前端锯齿端2、尾端3、缓冲结4、泻力窗5、推杆6、螺杆7、螺帽8等八部分构成,主管体1全长76mm,最大钻取长度为4.0cm,内直径为6mm,外直径为7.6mm;前锯齿端2切割呈顺时针方向斜倾30°,共12齿的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5°;尾端3长10-20mm,削成3个平面;缓冲结4连接尾端与主管体部分,泻力窗5是在主管体前端上部的纵形槽窗,在主管体前端以上2cm处,刨削成宽×高=4.2mm×40mm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有间距为1mm的刻度线,推杆6以钢制柱件旋切成直径5.5mm,长45mm的圆柱,,中央前端25mm处旋攻成M4丝孔,螺杆7-螺帽8是以钢柱件加工成的带螺帽的螺杆与推杆连接,将推杆固定于主管体相应的刻度线上。断钉取出前先经X-ray准确定位,以确定断钉的正确位置。手术操作与传统骨科残钉取出术骨性操作前的手术操作程序相同,如常规麻醉,术野常规消毒(必要时驱血),切开皮肤、皮下暴露术野,去除固定螺钉、钢板;将灭菌的断钉取出器连接骨科手电钻,将断钉取出器前端对准已取出断钉尾端的骨孔,启动手电钻,略微施压,直至设备前端达到断钉位置。退出设备,松开定位螺帽向设备前端方向推动推杆将取出于内的断钉推出设备外。
本设备整体设计结构轻巧简捷,分别限定主管体的外径为7.6mm、壁厚6mm、内径1mm。是经多次实验使用过程中得出的结果,它即保证了设备的牢固、稳定性,又尽量减少了对骨组织的损伤程度。由于借助电力传动,取出残钉节时省力,操作便捷,任何骨科医生稍加训练即可灵活掌握技巧。将骨内断钉取出器的壁厚限定为1mm(经测定,设备内壁与容纳于设备内的断钉之间半径的间隙=0.26mm),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残钉取出术。是一套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广阔发展前景的骨科手术配套器械。
骨内断钉取出器适用于主承力的四肢长管状骨各类骨折的切开复位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过程中发生的骨质深部断钉残留。也可用于取出末端无回弯、加锁的克氏针、斯氏针等骨内断钉残留的取出。
权利要求1.一种骨内断钉取出器,由主管体、前锯齿端、尾端、缓冲结、泻力窗、推杆、螺杆、螺帽八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管体前端环形锯齿状结构的齿体呈顺时针方向斜倾,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尾端长10-20mm,缓冲结连接尾端与主管体部分,泻力窗是在主管体前端上部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有刻度线,推杆是以钢制柱件旋切成的圆柱,中央前端处旋攻成丝孔,螺杆-螺帽是以钢柱件加工成的带螺帽的螺杆,与推杆连接,将推杆固定于主管体相应的刻度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断钉取出器,其特征在于主管体全长76mm,前锯齿端切割呈顺时针方向斜倾30°,尾端长10-20mm并削成3个平面,推杆旋切成直径5.5mm,长45mm的圆柱,中央前端25mm处旋攻成M4的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内断钉取出器,其特征在于主管体的外径为7.6mm、壁厚1mm、内径6mm,前锯齿端共12齿的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5°,泻力窗在主管体前端以上2cm处,刨削成宽×高=4.2mm×40mm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成间距为1mm的刻度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内断钉取出器,由主管体、前锯齿端、尾端、缓冲结、泻力窗、推杆、螺杆、螺帽八部分构成。主管体前端环形锯齿状结构的齿体呈顺时针方向斜倾,环形锯齿状结构齿面外倾,尾端长10-20mm,缓冲结连接尾端与主管体部分,泻力窗是在主管体前端上部的纵形槽窗,槽窗的一侧刻有刻度线,推杆是以钢制柱件旋切成的圆柱,中央前端处旋攻成丝孔,螺杆-螺帽是以钢柱件加工成的带螺帽的螺杆,与推杆连接,将推杆固定于主管体相应的刻度线上。该取出器操作简单,对骨组织创伤小,骨的承力点仅集中于残留断钉的周围,不引起断钉移动,不发生分散性力传导,可避免引发的新的骨组织损伤等病症,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手术配套器械。
文档编号A61B17/92GK2891992SQ20052008529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0日
发明者沈先刚 申请人:沈先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