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撑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87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撑开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引导管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撑开钳。
背景技术
在战场和某些事故现场,受伤者会出现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此时抢救必须分秒必争,因为人在窒息2~4分钟就会心脏停跳,大脑出现不可逆的变性。目前的气管切开装置全部要由医生护士操作,在战场或事故现场没有送护人员或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必须在2~4分钟的时间迅速抢救受伤者的生命,需要设计一种快速气管切开装置,并且由非医护人员操作完成。而非医护人员很难直接在颈部进行气管穿刺,扎不正很容易损害两侧大血管,并且会使甲状腺处出血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撑开钳,以满足现场急救场合可由非医护人员操作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包括弧形的管状主体,在该主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的尖端,在该尖端外侧设有切向的引导凹槽,在所述的主体的靠近尖端处的外侧设有进气孔;在主体的后端设有手柄和水平翼,在该手柄后端设有通气管接口,在靠近所述的手柄的主体的背面设有沿其长方向的长度刻度。在所述的主体的弧弯内侧外面中间设有正中矢状线。
在所述的通气管接口连接有供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管、储气囊和打气筒,所述的通气管接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气囊的出气口连接,该储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打气筒的出口连接。
一种环甲膜穿刺专用撑开钳,包括钳口和钳柄,所述的钳口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的引导管尖端外侧的引导凹槽吻合的曲面,在钳口的另一侧中间设有沿长方向的切开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环甲膜有一凹陷处,故每个人都能摸到,并且环甲膜凹陷处与气道最近,所以从该处穿入气管定位准确,容易操作,适于非医护人员操作。将环甲膜穿刺引导管一旦穿刺进入气管,由于引导管主体上的进气孔可向气管通入空气,使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立即好转,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后续的操作,比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经皮扩张气管插管”有很大优势。还可利用打气筒、储气囊和通气管向引导管主体压入空气,一个人就可操作,可大大提高在野外抢救危急患者的成功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导管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F方向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有供气装置的实施例构成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撑开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B-B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7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包括弧形的管状主体1,在该主体1的前端设有封闭的尖端3,在该尖端外侧设有切向的引导凹槽5,可以让撑开钳顺凹槽插入气管。在所述的主体1的靠近尖端3处的外侧设有数个进气孔4;在主体1的后端设有手柄2和水平翼16,在主体1的弧弯内侧外面中间设有正中矢状线17,水平翼16和矢状线17能够确保引导管的尖端3进入气管的方向。而水平翼16还可当把手,方便向上挑的动作。在该手柄2得后端设有通气管接口15,接口15采用适于与软管连接的结构,如环形凸棱。在主体1的背面靠近所述的手柄2处设有沿其长方向的长度刻度10。环甲膜穿刺引导管上的刻度10,可以使操作者看到进入皮肤的深度,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还可配置简易的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括连接管6、储气囊7和打气筒8,所述的引导管D的通气管接口通过连接管6与储气囊7的出气口连接,该储气囊7的进气口与打气筒8的出口连接。储气囊7可以储存由打气筒8打出的气体,以均匀地供气。
参见图5和图6,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甲膜穿刺专用撑开钳,包括钳口91和钳柄92,所述的钳口91的上侧设有与所述的引导管尖端外侧的引导凹槽5(参见图3)吻合的曲面93,在钳口91的下侧设有中间设有沿长方向的切开刃94。
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将伤者仰卧,不需要头后仰,摸到颈部喉结(即甲状软骨11处)向下可摸到甲状软骨11与环状软骨12之间有一凹陷处,将环甲膜穿刺引导管D由此穿入,用打气筒8打入空气,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现象立即改善。空气撑起储气囊7,将引导管尖端3向下沿气管14的长轴向里推进,由于引导管D是弧形,在推进时尖端3自然向上挑破皮肤穿出来,穿出的位置一般在二与三气管环之间,或在三与四气管环13之间。用撑开钳9的钳口91的曲面93沿引导管尖端3背面的凹槽5插入,先向下纵向剪开皮肤约1~2厘米,撑开钳9插入气管14中,将这一口撑开,再用普通硬质气管插管18,插入气管14内并固定,将气管里血痰吸干净把连接软管6从环甲膜穿刺引导管接口15拨下,连接在气管插管18上,打气筒8继续打气,确保气管插管18在气管里准确无误,从“喉结”下拨出环甲膜穿刺引导管D,完成了抢救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的管状主体,在该主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的尖端,在该尖端外侧设有切向的引导凹槽,在所述的主体的靠近尖端处的外侧设有进气孔;在主体的后端设有手柄和水平翼,在该手柄后端设有通气管接口,在所述的主体的弧弯外侧表面靠近所述的手柄处设有沿其长方向的长度刻度,在所述的主体的弧弯内侧表面中间设有正中矢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通气管接口连接有供气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管、储气囊和打气筒,所述的通气管接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气囊的出气口连接,该储气囊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打气筒的出口连接。
3.一种环甲膜穿刺专用撑开钳,包括钳口和钳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口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的引导管尖端外侧的引导凹槽吻合的曲面,在钳口的另一侧中间设有沿长方向的切开刃。
专利摘要一种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管,包括弧形的管状主体,在该主体的前端设有封闭的尖端,在该尖端外侧设有切向的引导凹槽,在所述的主体的靠近尖端处的外侧设有进气孔;在主体的后端设有手柄和水平翼,在该手柄后端设有通气管接口,在靠近所述的手柄的主体的背面和内侧分别设有沿其长方向的长度刻度和矢状线。还包括一种与引导管配套使用的撑开钳,其钳口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的引导管尖端外侧的引导凹槽吻合的曲面,在钳口的另一侧中间设有沿长方向的切开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从环甲膜的凹陷处插入气管,管定位准确,容易操作,适于非医护人员操作。还可利用供气装置向引导管主体压入空气,一个人就可操作,可大大提高在野外抢救危急患者的成功率。
文档编号A61M25/00GK2865594SQ200520130338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海钟 申请人:张海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