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265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穴位贴。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和脏象学说,在人体内部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络,其向内可通往人体的腑脏,在体表则分布有许多穴位。当人体有病时,可通过针灸或按压相应的穴位加以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进行按压调理,以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的穴位贴。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包括压穴块,压穴块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其中所述压穴块朝外的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胶带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其中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其中所述压穴块采用金属或木材或石材或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的优点在于其压穴块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上,在使用时,压穴块可对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处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按压调理,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的效果,从而可治疗多种相关的疾病,并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如按中医经络气血理论、阴阳平衡理论、五行学说、人和二十四节气和子午流注开合时间学说来确定使用穴位贴的时机,其效果将会更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的结构示意图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的结构示意图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包括压穴块1,压穴块1采用金属或木材或石材或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压穴块1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1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2上,胶带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其压穴块1朝外的表面上可以设有凹槽3,凹槽3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或半圆形。在使用时,可在凹槽3内放置可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粉或药水,其治疗效果将会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穴位贴,其压穴块1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1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2上,在使用时,压穴块1可对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处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按压调理,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的效果,从而可治疗多种相关的疾病,并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如按中医经络气血理论、阴阳平衡理论、五行学说、人和二十四节气和子午流注开合时间学说来确定使用穴位贴的时机,其效果将会更佳。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穴块(1),压穴块(1)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1)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块(1)朝外的表面上设有凹槽(3),所述胶带(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或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块(1)采用金属或木材或石材或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穴位贴,包括压穴块,压穴块为球形体或圆柱形体或椭圆形体或矩形体,压穴块采用粘接或铆接固定在具有粘性胶层的胶带上。在使用时,压穴块可对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处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按压调理,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的效果,从而可治疗多种相关的疾病,并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如按中医经络气血理论、阴阳平衡理论、五行学说、人和二十四节气和子午流注开合时间学说来确定使用穴位贴的时机,其效果将会更佳。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进行按压调理,以达到调气舒血、舒经活络的穴位贴。
文档编号A61H39/04GK2863095SQ200520144838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5日
发明者范兴旺 申请人:范兴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