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820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粪便储存用口袋的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具有粪便储存用口袋的一次性尿布是公知的。例如,特开2002-315778号公报(专利文献1)揭示的一次性尿布是具有粪便储存用口袋的一次性尿布的一个例子,扩展到前后腰部区和裤裆区,形成由透液性片和不透液性片夹着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而构成的大的条片,同时,在该大的条片上形成粪便储存用的凹部。另外,这种尿布,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被透液性片包裹,在尿布的内表面侧,扩展到前腰部区和裤裆区的一部分形成与大的条片重叠的小的条片。这种小的条片,在裤裆区覆盖形成在大的条片上的粪便储存用的凹部的一部分,在大的条片和小的条片之间,形成向后腰部区开口的口袋。从后腰部区流向裤裆区的粪便能够流入到起着粪便储存作用的该口袋内。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5778号公报发明内容在专利文献1揭示的粪便储存用的口袋中,从凹部的底面到小的条片的尺寸和凹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成为口袋的开口尺寸。为了口袋能够开成比较大的口,增大该开口尺寸即可,但是,当为此而把凹部加深时,大的条片变厚,尿布的裤裆区的变得膨大。另外,当小的条片吸收体液,使小的条片的芯材膨润,或芯材的刚性降低时,小的条片以缩小口袋的开口尺寸的方式向凹部的内侧下垂,粪便很难流入到口袋内。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通过两个条片的重合形成储存粪便用的口袋的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中,进行改进,使两个条片相互离开,可以将口袋开成大的开口。
用于解决前述课题的本发明由第一发明、第二发明和第三发明构成。在这些第一发明、第二发明及第三发明中,其对象是前述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由前腰部区、后腰部区以及位于这两个区之间的裤裆区构成的、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的不透液性片,具有第一内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一外表面,在前述第一内表面侧形成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和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所述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一内表面面对的第二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二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后腰部区和裤裆区中的至少前述后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所述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的第三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三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不扩展到前述后腰部区,在前述裤裆区,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第二内表面重合,在前述裤裆区中,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各个边缘部与前述不透液性片以及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结合,另一方面,前述两个边缘部之间的部位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能够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地形成,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经由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工艺,形成使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的机构。
在所述连续的制造方法中,前述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向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一无纺布的工序;(2)前述第一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上间歇式地向前述内表面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的工序;(3)向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一透液性片,利用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一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一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一连续体的工序;(4)向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二无纺布的工序;(5)前述第二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上间歇式地向前述内表面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的工序;(6)向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二透液性片,利用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二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二连续体的工序;(7)以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与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相互面对的形式、向着位于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和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延长线上的第三机械方向汇合,同时,在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的位置相一致,并且,在与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部分地重合的工序;(8)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重合的部分在前述第二芯材在第三机械方向上对向的各个侧缘部的附近相互结合,形成由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构成的第三连续体的工序;(9)利用向前述交叉方向延伸的切割线在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将前述第三连续体切断,形成每一个都包含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且由相互邻接的一对前述切割线划分成相互平行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的多个第一复合体的工序;(10)向第四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不透液性片,将前述复合体的每一个以前述第一无纺布和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对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内表面的方式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周缘部分结合到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形成第四连续体的工序;
(11)将具有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侧缘部和第二侧缘部、前述第二侧缘部由在其延伸的方向上能够弹性伸缩的带状材构成的一对防漏用翻边连续体各自的前述第一侧缘部,在前述第二侧缘部伸长的状态下,在安装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前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各自的附近,结合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工序;(12)将结合到前述第一边缘部附近的前述翻边连续体和结合到前述第二边缘部附近的前述翻边连续体,以前述第二侧缘部彼此相互面对的方式,重叠到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结合到分别与前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交叉延伸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各个端缘部附近的工序;(13)将前述各个翻边连续体的前述第二侧缘部的一部分,在与前述第四连续体的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间部位处,与前述第二透液性片结合,形成与前述各个翻边连续体分离的第一分离机构的工序;(14)在前述工序(13)以后,在相互邻接的前述第一复合体彼此之间,将前述第四连续体分割,依次形成单独的前述尿布以及前述尿布的前身中的一个的工序。
在由第一个本发明获得一次性尿布中,由第一无纺布、第一透液性片、以及它们所夹着的第一芯材形成第一体液吸收部,由第二无纺布、第二透液性片、以及它们所夹着的第二芯材形成第二体液吸收部。由一对翻边连续体形成一对防漏用翻边。在穿用这种尿布时,当由防漏用带状材构成的翻边的第二侧缘部收缩时,第二透液性片结合到其第二侧缘部上的第二体液吸收部被抬起,离开第一体液吸收部,起着在第一体液吸收部和第二体液吸收部之间打开大的开口的储存粪便用的口袋的作用。根据第一个发明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翻边连续体这样接合到第二透液性片上,可以将该防漏用翻边作为使第一、第二体液吸收部相互分离的第一机构。
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和叠层在前述薄膜的内外表面的至少一个上的无纺布构成。在以这种形式制造的尿布中,穿用尿布时的肌肤的触感像接触布一样。
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带状材由无纺布和在伸长的状态下安装到前述无纺布上的橡胶丝形成。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制作弹性伸缩的防漏用翻边。
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纵向方向相一致,在将前述第一复合体旋转90°之后,将其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由于尿布的横向方向与第一机械方向和第二机械方向相一致,所以,可以容易地将向尿布的横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弹性构件安装到尿布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在前述工序(6)之后,在前述工序(7)中,将重合到前述第一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部位的一部分,以与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彼此重合的方式沿着平行于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折叠线折回,使得在前述第二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向前述翻边连续体,在前述工序(13)中,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的第二侧缘部的一部分代替前述第二透液性片结合到前述第二无纺布上。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可以将翻边连续体结合到夹着第二芯材的第二透液性片和第二无纺布中的第二无纺布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在将前述第一复合体旋转90°之后,将其载置于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由于尿布的纵向方向与第一机械方向和第二机械方向相一致,所以,在尿布制造生产线上,可以上下并列地供应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可以缩小在该制造生产线的宽度方向的距离。
在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并且包括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切断获得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将前述第二连续体切断获得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中之一旋转90°的工序。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将向尿布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连续地供应并安装到第二无纺布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个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式中,进一步包括这样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能够在裤裆区缩短前述尿布的宽度、使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分离的带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连续体,在伸长的状态下安装到前述第一连续体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之一上,由前述间隔件连续体形成第二前述分离的机构。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作为使第二体液吸收部与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用的机构,除翻边连续体之外,可以安装起着缩短尿布的宽度的作用的间隔件连续体。
作为前述连续的制造方法之一的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述第二个发明的特征,包括以下工序(1)向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一无纺布的工序;(2)前述第一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上,在前述内表面上间歇式地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的工序;(3)连续地向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供应第一透液性片,用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一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一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一连续体的工序;(4)向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二无纺布的工序;(5)前述第二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上,在前述内表面上间歇式地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的工序;(6)向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二透液性片,用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二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二连续体的工序;(7)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带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连续体,使之跨越前述第一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一芯材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二芯材中的一个,并结合到前述第一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二无纺布的一个上,形成第二前述分离机构的工序;(8)以前述第一透液性片与前述第二无纺布相互面对的形式,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向着位于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和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延长线上的第三机械方向汇合,同时,在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芯材与前述第二芯材的位置相一致,并且在与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部分地重合的工序;(9)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重合部分在前述第二芯材的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的侧缘部的附近相互结合,形成由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构成的第三连续体的工序;(10)利用向前述交叉方向延伸的切割线将前述第三连续体依次切断,形成每一个都包含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由相互邻接的一对前述切割线划分成相互平行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的多个第一复合体的工序;(11)向第四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不透液性片,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每一个以前述第一无纺布和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对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内表面的方式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周缘部分结合到前述不透液性片上,形成第四连续体的工序;(12)在前述工序(11)以后,在相互邻接的前述第一复合体彼此之间,将前述第四连续体切断,形成单独的前述尿布以及前述尿布的前身中的一个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第二发明,通过采用在伸长的状态下将带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连续体跨过第一芯材及第二芯材中的一个、结合到第一连续体及第二连续体中的一个上的工序,可以利用间隔件连续体获得使尿布中的第一、第二体液吸收部相互分离用的第二机构。
在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和叠层在前述薄膜的内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无纺布构成。在以这种形式制造的尿布中,穿用尿布时的肌肤的触感像接触布一样。
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纵向方向相一致,在将前述第一复合体旋转90°之后,将其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由于尿布的横向方向与第一机械方向和第二机械方向相一致,所以,可以容易地将向尿布的横向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弹性构件安装到尿布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由于尿布的纵向方向与第一机械方向和第二机械方向相一致,所以,在尿布制造生产线上,可以上下并列地供应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可以缩小在该制造生产线的宽度方向的距离。
在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并包括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切断而获得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以及将前述第二连续体切断而获得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旋转90°的工序。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相对于第二无纺布连续地供应并安装向尿布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弹性构件。
在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所述工序为,将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第一侧缘部和第二侧缘部、前述第二侧缘部由能够在其延伸的方向上弹性伸缩的带状材料构成的一对防漏用翻边连续体的各自的前述第一侧缘部,在安装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前述第一边缘部和前述第二边缘部各自的附近,结合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根据这种形式的制造方法,可以一面将翻边连续体向第四机械方向直线地供应,一面安装到向第四机械方向行进的第四连续体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二个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中,包括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的一部分结合到夹着前述第二芯材的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及前述第二无纺布中的一个上的工序。根据这种制造方法,可以追加防漏用翻边,作为使尿布的第一体液吸收部与第二体液吸收部分离用的机构。
作为前述连续的制造方法之一的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前述第三个发明,其特征为,包含以下工序(1)向第一机械方向上连续地供应具有前述第一内表面和前述第一外表面的前述不透液性片的连续体的工序;(2)将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安装到前述连续体中将要成为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前腰部区、后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中的至少将要成为前述后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处的前述第一内表面上的工序;(3)将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以前述第二外表面在前述裤裆区中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前述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方式,载置到前述连续体中前述不透液性片将要成为前述前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上,在前述裤裆区,将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前述边缘部结合到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以及在前述横向方向上位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的外侧的前述连续体中的一个上的工序;(4)将一对防漏翻边用构件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给安装有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前述连续体上,所述一对防漏用翻边构件由带状材料形成,所述带状材料从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起向将要成为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后腰部区的部位延伸,能够在该延伸方向弹性地伸缩,并具有相互平行的内侧缘部和外侧缘部,在前述裤裆区,将前述构件的各自的前述外侧缘部在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外侧安装到前述连续体上,同时,用前述构件各自的前述内侧缘部覆盖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的工序;(5)利用下面所述的a、b中的至少一项,形成前述分离机构的工序a.在前述连续体上的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上,将处于伸长的状态下的前述防漏翻边用构件的前述内侧缘的一部分结合到前述一部分所覆盖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一部分上的工序;b.在前述连续体中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上,将夹在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两部分中的状态下横贯这两个部分的带状弹性间隔件伸长,将其安装到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至少一个的各个前述边缘部上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第三个发明,在尿布的制造工艺中,通过采用将防漏翻边用构件的内侧缘部的一部分结合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一部分上的工序以及将带状弹性间隔件安装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第二体液吸收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部上的工序中的至少其中的一个工序,可以形成将第二体液吸收部从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的第一和/或第二机构。


图1是尿布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尿布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尿布的制造工艺的图示。
图6是表示实施形式的一个例子的制造工艺的部分图示。
图7是表示实施形式的另一个例子的制造工艺的部分图示。
图8是表示实施形式的进一步的另一个例子的制造工艺的部分图示。
图9是表示实施形式的进一步的另一个例子的制造工艺的部分图示。
图10是与图1不同的形式的尿布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1一次性尿布3前腰部区4后腰部区5裤裆区10不透液性片(衬里片)10a第一内表面10b第一外表面11第一体液吸收部(第一条片)11a边缘部12第二体液吸收部(第二条片)12a边缘部12d部位13防漏翻边31第二外表面32第二内表面33第一芯材41第三外表面42第三内表面43第二芯材51间隔件
101第一无纺布101a内表面101b外表面106第一透液性片107第一连续体201第二无纺布201a内表面201b外表面203第二透液性片204间隔件连续体205第二连续体301第三连续体302分割线303边缘部304边缘部305第一复合体305a第一侧缘305b第二侧缘401第一不透液性片401a内表面401b外表面402第四连续体403第一翻边连续体403a第一侧缘部403b第二侧缘部403d无纺布403e橡胶丝404第二翻边连续体404a第一侧缘部
404b第二侧缘部404d无纺布404e橡胶丝MD1第一机械方向MD2第二机械方向MD3第三机械方向MD4第四机械方向CD3交叉方向(第三交叉方向)CD4交叉方向(第四交叉方向)A纵向方向B横向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连续的制造方法详细情况。
图1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一次性尿布1的透视图。尿布1具有面向穿用者的皮肤的内表面1a和作为其相反面的外表面1b,用双箭头A、B、C表示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其纵向方向A是尿布1的前后方向,横向方向B是尿布1的宽度方向。在尿布1中,在纵向方向A呈长的矩形的条片状部2,由前腰部区3、后腰部区4和介于这两个区3、4之间的裤裆区5构成,包括与纵向方向A平行延伸的一对纵向方向边缘部6和向横向方向B平行延伸的一对横向方向边缘部7。另外,条片状部2还具有不透液性的衬里片10,在该衬里片10的内表面侧设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一条片11和第二条片12,这两个条片11、12被沿着条片状部2的各个边缘部6向纵向方向延伸的防漏翻边13部分地覆盖。防漏翻边13具有前端缘部16、后端缘部17、内侧边缘部18和外侧边缘部19,前后端缘部16、17和外侧边缘部19结合到衬里片10上。在内侧边缘部18上以伸长的状态安装弹性构件21。另外,在条片状部2中,在后腰部区4上以伸长的状态安装向横向方向B延伸的腰部弹性构件20,在边缘部6的附近,以伸长的状态安装腿部弹性构件27。其中,图中所示的条片状部2,这些弹性构件20、21、27处于收缩的状态,尿布1的外表面1b以成为凸状的方式在纵向方向A上弯曲。这种条片状部2的前腰部区3具有向横向方向B延伸的一对前方翼部23,后腰部区4具有向横向方向B延伸的一对后方翼部24。后方翼部24的内表面具有可剥离地固定到前腰部区3的外表面或者前方翼部23的外表面的所需部位上的紧固件26。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尿布1在纵向方向A上处于弯曲状态。在条片状部2中,衬里片10,通过层叠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构成的内表面片10a和无纺布构成的外表面片10b形成,腰部弹性构件20在这两个片10a、10b之间结合到至少一个片上。第一条片11扩展到条片状部2上的前后腰部区3、4和裤裆区5中的至少后腰部区3和裤裆区5上,图中所示的例子的第一条片11具有位于靠近前腰部区3处的前方部分38和位于靠近后腰部区4处的后方部分39。这种第一条片11由以下部分形成由无纺布、优选地由不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的第一外表面片31;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的第一内表面片32;介于这两个片31、32之间的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33。第一芯材33是粉碎纸浆、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等体液吸收性材料的集合体,优选地,在与第一外表面片31和第一内表面片32接触的面中,至少与第一内表面片32接触的面用薄纸等构成的透液性的体液扩散性的第一扩散性片34覆盖。其中,图示的例子的第一芯材33分成前方部分33a和后方部分33b,在这两个部分33a、33b之间,通过第一内表面片32和第一扩散性片34弯曲而重合到第一外表面片31上,在第一条片11上形成凹部36。该凹部36在图1中利用大致描画成T字形的虚线37表示。
条片状部2中的第二条片12由以下部分形成由无纺布、优选地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的第二外表面片41;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的第二内表面片42;介于这两个片41、42之间的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43。第二芯材43是粉碎纸浆、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等体液吸收性材料的集合体,优选地,在与第二外表面片41及第二内表面片42接触的面中,至少与第二内表面片42接触的面用薄纸等构成的透液性的体液扩散性的第二扩散性片44覆盖。这种第二条片12扩展到前腰部区3和裤裆区5的一部分上,不扩展到后腰部区4,具有位于前腰部区3处的前方部分46和位于裤裆区6处的后方部分47。前方部分46具有粘合剂(图中未示出)结合到衬里片10上。后方部分47是在裤裆区5上以能够与第一条片11分离地重合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在图中,其后方部分47以向图的上方隆起的方式变形,从第一条片11分离开。优选的尿布1,在划分部分47中的后端47a(同时参照图1)位于将尿布1的纵向方向A的尺寸二等分的中心线P与将从中心线P到条片状部2的前方的边缘部7的尺寸二等分的线Q之间。间隔件51介于相互分离的第一条片11的前方部分38与第二条片12的后方部分47之间。间隔件51是通过在伸长状态下由无纺布53覆盖至少一条橡胶丝52而形成的带状物,以相对于尿布1向横向方向B伸长的状态安装,而在图中处于其橡胶丝52收缩的状态。
在这样的尿布1中,在裤裆区5,在比中心线P靠前腰部区3处隆起的第二条片12的后方部分47形成将尿布1前后分成两部分的的壁,同时,在与第一条片11的前方部分38之间形成向着后腰部区5开口的口袋56。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该III-III线位于比中心线P靠前腰部区3处,横断第一条片11和第二条片12。在翼状部2的缘部6各自的附近,腿部弹性构件27位于外表面片10a和内表面片10b之间,与这些片10a、10b的至少一个结合。在第一条片11两侧的各个边缘部11a处,第一外表面片31、第一内表面片32和第一扩散性片34从第一芯材33向侧方延伸,通过粘接或熔合而相互结合,同时,与内表面片10b结合。在第二条片12两侧的缘部12a,第二外表面片41、第二内表面片42和第二扩散性片44从第二芯材43向侧方延伸,通过粘接或熔合而相互结合,同时,与第一条片11的第一内表面片32结合。间隔件51以跨越第一芯材33和第二芯材43的方式在第一条片11的边缘部11a与11a之间、以及在第二条片12的边缘部12a与12a之间延伸,在这些芯材43的侧缘部43a的附近,通过粘结或熔敷结合到第一内表面片32和/或第二外表面片41上。防漏翻边13,其外侧缘部19在第一条片11的边缘部11a与第二条片12的边缘部12a的外侧通过粘结或熔敷结合到内表面片10a上,内侧缘部18覆盖第一条片11和第二条片12的一部分(参照图1)。另外,内侧缘部18,在弹性构件21的附近用虚线表示的部分61经由粘结剂60结合到第二条片12的第二内表面片42上。弹性构件21与部分61之间的部分62,通过弹性构件21收缩,向第二内表面片42的上方竖起。在这样形成的一对防漏翻边13之间,内侧缘部18彼此分离尺寸W,第一条片11的一部分和第二条片12的一部分现于两个内侧缘部18之间(参照图1)。在新生儿用尿布或乳幼儿(学龄前儿童的总称)用尿布中,优选地,将该尺寸W设定在20~50mm左右。
图4是尿布1的分解透视图。当从下往上追随图4时,在图的最下部,表示形成衬里片10的内表面片10a和外表面10b叠层前的状态。在内表面片10a上,安装一对前方翼部23和一对后方翼部24。在内表面片10a的上方,表示形成第一条片11的第一外表面片31、第一芯材33、第一扩散性片34、第一内表面片32。在第一内表面片32的上方,表示间隔件51。在间隔件51的上方,表示形成第二条片12的第二外表面片41、第二芯材43、第二扩散性片44、第二内表面片42。在第二内表面片42的上方,表示一对防漏翻边13。在图中,表示在第一外表面片31和第二外表面片41上的假想线,表示在尿布1的制造过程中,弯折这些片31、41时的弯折导向线。在第一芯材33上的部位66处,芯材空缺,在该部位66上,形成图2所示的凹部36。另外,在第二芯材43上的一对弧状部位67,也是芯材空缺的部位,在穿用尿布1时,第二条片12容易沿着尿布穿用者的腿围的周围变形。这样的部位67也出现在图3中。
这样形成的尿布1,当其被穿用而在纵向方向A上弯曲时,通过弹性构件21的收缩,防漏翻边13的内侧缘部18以向尿布1的内侧(在图1中的上方)竖起的方式,即以从衬里片10的外表面朝着内表面的方向竖起的方式动作,在部位61处结合到该防漏翻边13上的第二条片12,以在中心线P的附近隆起的方式变形,离开第一条片11,使口袋56开成大的开口。在本发明中,这样作用的防漏翻边13是使第一条片11与第二条片12分开用的第一机构。另外,在尿布1的横向方向B上,在口袋56的开口附近,当间隔件51弹性收缩时,如图3的例子所示,第一条片11以向尿布1的外侧(在图1中的下方)凸出的方式变形,第二条片12以向尿布1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变形,与不存在间隔件51的情况相比,口袋56开成更大的开口。在本发明中,这样作用的间隔件51是使第一条片11与第二条片12分离用的第二机构。以向尿布1的内侧隆起的方式变形的第二条片12的后方部分47,通过后端47a位于线P与线Q之间,可以位于尿布穿用者的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位置上。这样的后方部分47,例如,可以止住从后腰部区4或裤裆区5流向前腰部区3的软便,使之进入口袋56,或者可以止住从前腰部区3或裤裆区5流向后腰部区4的尿。从而,软便和尿在裤裆区5中混合,可以防止污染尿布穿用者的皮肤。
但是,在尿布1中,这样使第二条片12从第一条片11分离用的机构,有时只通过将防漏翻边13在部位61处结合到第二条片12上、以及设置间隔件51中的一种方式就足够了。到底采用哪一种机构,根据弹性构件21、弹性构件52的收缩力的强度、在第一条片11、第二条片12的横向方向B上的弯曲刚性的大小等决定。另外,在尿布1中,如图的例子所示,当用第一扩散性片34、第二扩散性片44覆盖第一芯材33、第二芯材43的内表面时,体液在这些芯材33、43的内表面上的扩散变得容易,另外,在芯材33、43内含有高吸水性聚合物微细粉末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该微细粉末向第一条片11、第二条片12的外部泄漏。具有这种作用的第一、第二扩散性片34、44,也可以和被覆第一、第二芯材33、4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另外,在第一内表面片32、第二内表面片42是和第一、第二扩散性片34、44具有同等作用的情况下,在尿布1中,也可以省略第一、第二扩散性片34、44。在尿布1中,在没有必要在第一条片11上形成凹部时,可以作为在图4中的第一芯材33,可以使用部位66的材料。腰部弹性构件20、腿部弹性构件27在没有必要时也可以省略。
图5是表示连续制造图1所示的尿布1用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中的第一机械方向MD1上,在第一工序501中,供应第一连续的无纺布101。第一连续的无纺布101具有内表面101a和外表面101b,在第二工序502中,在内表面101a上涂布热熔性粘结剂(图中未示出)之后,在第一机械方向MD1上,间歇地配置图2所例示的第一芯材33,在该第一芯材33的内表面上涂布热熔性粘结剂(图中未示出)。在第三工序503中,向第一机械方向MD1供应由薄纸等构成的、体液能够透过且具有体液扩散能力的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用第一连续的扩散性片103和第一连续的无纺布101夹持各个第一芯材33,同时,将第一连续无纺布101的两侧边缘部的每一个折叠到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的两侧边缘部的每一个上,通过熔敷或粘结等将其封接。在第四工序504中,向第一机械方向MD1供应体液能够透过的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用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和第一连续无纺布101夹着第一芯材33和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同时,通过熔敷或粘结将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结合到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和第一连续无纺布101上,获得第一连续体107。
在图中的第二机械方向MD2上,在第五工序505中,供应连续的第二无纺布201。第二连续无纺布201具有内表面201a和外表面201b,在第六工序506中,在内表面201a上涂布热熔性粘合剂(图中未示出)之后,在第二机械方向MD2上间歇地配置图2所例示的第二芯材43,在该第二芯材43的内表面上,涂布热熔性粘合剂(图中未示出)。在第七工序507中,向第二机械方向MD2供应由薄纸等构成的、体液能够透过并具有体液扩散能力的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利用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和第二连续无纺布201夹着各个第二芯材43,同时,将第二连续无纺布201的两侧边缘部的每一个折叠到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的两侧边缘部的每一个上,通过熔敷或粘结等将其封接。在第八工序508中,将能够向第二机械方向MD2弹性伸缩的间隔件连续体204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到第二连续无纺布201的外表面201b上,跨过第二芯材43的后方部分47(参照图2),在第二芯材43的两侧边缘部43a(参照图3)附近,通过熔敷或粘结结合到第二连续无纺布201上。在第九工序509中,向第二机械方向MD2供应体液能够透过的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用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和第二连续无纺布201夹着第二芯材43和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同时,通过熔敷或粘结将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结合到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和第二连续无纺布201上,获得第二连续体205。
图中的第三机械方向MD3是第一连续体107和第二连续体205汇合行进的方向,位于第一机械方向MD1和第二机械方向MD2的延长线上,在第三机械方向MD3上的第十工序510中,在第三机械方向MD3上的第一芯材33和第二芯材43的位置相一致,在相对于第三机械方向MD3的第三交叉方向CD3上,以第二芯材43的后方部分47从上方重合到第一芯材33的前方部分38(参照图2)上的方式,使第一连续体107和第二连续体205汇合。在第十一工序511中,在相邻的第二芯材43与43之间,在图中用斜线表示的部位,通过熔敷或粘结将相互对向的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与第二连续无纺布201结合,获得第三连续体301。在第十二工序512中,利用向第三交叉方向CD3延伸的分割线302将第三连续体301依次切断,获得第一复合体305,所述笫一复合体具有每一个都包含第一芯材33和第二芯材43、利用相邻的分割线302和302形成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侧缘303和第二侧缘304。在第十三工序513中,使第一复合体305旋转90°。旋转过的第一复合体305具有前后端缘305a、305b。
在图中的第四机械方向MD4上的第十四工序514中,供应具有内表面401a和外表面401b的连续不透液性片401。在图中所例示的连续不透液性片401的情况下,内表面401a用不透液性塑料薄膜形成,外表面401b用无纺布形成,通过粘结或熔敷将这些薄膜和无纺布层叠。在第十五工序515中,将在第十三工序513中旋转90°的第一复合体305以使第一复合体305上的第一、第二连续无纺布101、201面对连续不透液性片401的内表面401a的方式,在第四机械方向MD4上间歇地载置在连续不透液性片401上,通过熔敷或粘结将第一复合体305的周缘部分结合到内表面401a上,获得第四连续体402。在第十六工序516中,分别在伸长状态下向第四机械方向MD4供应作为可弹性伸缩的防漏翻边用带状构件的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将这些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的外侧缘部403b、404b在第一复合体305的各个第一、第二边缘部303、304附近,通过熔敷或粘结结合到第四连续体402上。另外,在第十六工序516中,以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的内侧缘部403a、404a相互面对的方式,将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重叠到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和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上,在形成于第一复合体305的前后的边缘部305a、305b附近,结合到第四连续体402上。在前述第十六工序516中,在第四连续体402的相对于第四机械方向MD4的第四交叉方向CD4的中间部位上,经由粘结剂403c、403c,将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的内侧缘部403a、404a的一部分结合到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上。在第十六工序516中供应的各个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由在第四机械方向MD4上连续的无纺布403d、404d和在伸长状态下安装到该无纺布403d、404d上的橡胶丝403e、404e构成。在第十七工序517中,在第四连续体402的边缘部的各个所需部位,安装形成尿布1中的前方翼部23和后方翼部24用的翼部构件405、406、407、408。在翼部构件407、408上安装图1的紧固件26。在第十八工序518中,利用向第四交叉方向CD4延伸的分割线410,将第四连续体402在相互邻接的第一复合体305彼此之间依次切断,获得单独的尿布1或者尿布1的前身。这里,所谓前身,指的是在第十八工序518之后的工序中进行预定的某种加工处理的尿布。
在这种尿布制造工艺中获得的尿布1,在不配备腰部弹性构件和腿部弹性构件这一点上,与图1所示的尿布不同,对于这些弹性构件,后面将利用图6、7进行说明。在图5所示的制造出的尿布1中,如果不要图2、3所示的间隔件51的话,则可以省略在第八工序508中的间隔件连续体204的供应。另外,在尿布1中,若作为使第二条片12与第一条片11分离用的机构没有必要使用防漏翻边13的话,则可以省略经由粘合剂403c、404c将第一、第二翻边连续体403、404上的内侧缘部403a、404a的一部分与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的结合。进而,如果在尿布1上不需要第一扩散性片34及第二扩散性片44的话,则可以省略在第三工序503中的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及在第七工序507中的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的供应。如通过对比图1的尿布1和图5的制造工艺可以看出的那样,由图5中的第一连续无纺布101、第一芯材33、第一连续扩散性片103以及第一连续透液性片106获得第一条片11。另外,由第二连续无纺布201、第二芯材43、第二连续扩散性片202、间隔件连续体204以及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获得第二条片12。
图6是表示在与图5不同的形式中的第十四、十五工序514、515的图示。在图6的第十四工序514中,在形成不透液性连续片401的外表面401b的两个侧缘部413、414的每一个上,利用粘合剂(图中未示出)在伸长的状态下安装连续弹性构件411、412,所述连续弹性构件411、412形成图1中的两个腿部弹性构件27的每一个。然后,经由粘合剂(图中未示出)将内表面片401a和外表面片401b结合,获得不透液性连续片401。在工序515,在不透液性连续片401上结合第一复合体305,获得第四连续体402。如果使用这样的第四连续体402的话,可以将弹性构件安装到在图5中获得的尿布1的腿部。
图7也表示在与图5不同的形式中的第十四、第十五工序514、515。在图7的第十四工序514中,经由粘合剂(图中未示出)在伸长的状态下将向第四交叉方向CD4延伸的弹性构件20(参照图1)安装到形成不透液性连续片401的外表面片401b上。弹性构件20与图1中的尿布1的腰部弹性构件20相同,在图中,两条弹性构件20形成一组,将每一组在第四机械方向MD4上间歇地安装。之后,将内表面片401a层合到外表面片401b上。在第十五工序515中,将第一复合体305在一组弹性构件20和一组弹性构件20之间,载置、结合到内表面片401a上,获得第四连续体402。如果使用包含弹性构件20的这种第四连续体402的话,则可以将弹性构件20安装到在图5中获得的尿布1以及使用图6的工序获得尿布1腰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一个例子的与图5同样的工序的一部分的图示。在图中所示的制造工艺中,在将第一芯材33载置到向第一机械方向MD1行进的第一连续无纺布101上时,将第一芯材33的前方部分38和后方部分39朝向第一机械方向MD1。另外,在将第二芯材43载置到向第二机械方向MD2行进的第二连续无纺布201上时,将第二芯材43的前方部分46和后方部分47朝向第二机械方向MD2。在这种制造工艺中,例如,将在第一机械方向MD1上基本上水平地排列的多个机械装置和向第二机械方向MD2基本上水平地排列的多个机械装置上下配置,使这两个机械方向MD1、MD2从上下方向汇合时,可以缩小在尿布制造工场中的横向方向的距离。
图9也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一个例子的与图5同样的工序的一部分的图示。在图中所示的制造工序中,第一连续无纺布101和第一芯材33以和图8相同的形式向第一机械方向MD1行进。第二连续无纺布201和第二芯材43,以和图5相同的形式向第二机械方向MD2行进。在第二机械方向MD2上,使利用分割线211和212将由第二连续无纺布201和第二连续透液性片203夹着第二芯材43和第二扩散性片202而构成的第二连续体205依次切断所获得的第二条片前身213旋转90°,之后,将所述前身载置到向第一机械方向MD1行进的第二连续体107上。在这种制造工序中,与图5的情况一样,向第二机械方向MD2连续地供应间隔件连续体204是容易的,另外,也容易例如将腰部的弹性构件20等向腰部方向延伸的橡胶丝连续地供应给第二条片的前身213。
图10、11,是根据本发明获得的与图1同样的尿布1的透视图,和图10的XI-XI线剖视图。这种尿布1的第二条片12具有后方部分47的一部分与第二内表面片42彼此重合地折回构成的弯折部12d。在弯折部12d,第二外表面41露出到口袋56的外部。各个防漏翻边18,在部位61结合到弯折部12d中的第二外表面片41上。当尿布1被穿用而进一步弯曲时,防漏翻边18借助弹性构件21的收缩作用,以从条片状部2竖起的方式动作,这时,在第二条片12的后方部分47中,向图11的上方抬起形成弯折部12d和口袋56的部分。被抬起的弯折部12d的顶部12e,能够在尿布穿用者的生殖器和肛门之间与皮肤接触,这样接触时的弯折部12d,可以阻止软便向前方的流动和尿朝着后方的流动。在这种尿布1中的弯折部12d,可以在图5中的第九工序509和第十工序510之间,通过折回第一连续体205的所需部分来形成。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连续地制造一次性尿布,所述一次性尿布在裤裆区附近,使为了形成储存粪便用的口袋而重合的第一条片和第二条片相互分离,可以将该口袋开成大的开口。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由前腰部区、后腰部区以及位于这两个区之间的裤裆区构成的、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的不透液性片,具有第一内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一外表面,在前述第一内表面侧形成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和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所述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一内表面面对的第二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二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后腰部区和裤裆区中的至少前述后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所述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的第三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三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不扩展到前述后腰部区,在前述裤裆区,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第二内表面重合,在前述裤裆区,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各个边缘部与前述不透液性片以及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结合,另一方面,前述两个边缘部之间的部位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能够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地形成,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经由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工艺,形成使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的机构(1)向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一无纺布的工序;(2)前述第一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上间歇式地向前述内表面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的工序;(3)向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一透液性片,利用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一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一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一连续体的工序;(4)向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二无纺布的工序;(5)前述第二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上间歇式地向前述内表面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的工序;(6)向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二透液性片,利用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二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二连续体的工序;(7)以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与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相互面对的形式、向着位于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和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延长线上的第三机械方向汇合,同时,在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的位置相一致,并且,在与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部分地重合的工序;(8)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重合的部分在前述第二芯材的第三机械方向上对向的各个侧缘部的附近相互结合,形成由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构成的第三连续体的工序;(9)利用向前述交叉方向延伸的切割线依次将前述第三连续体切断,依次形成每一个都包含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且由相互邻接的一对前述切割线划分成相互平行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的多个第一复合体的工序;(10)向第四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不透液性片,将前述复合体的每一个以前述第一无纺布和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对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内表面的方式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周缘部分结合到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形成第四连续体的工序;(11)将具有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侧缘部和第二侧缘部、前述第二侧缘部由在其延伸的方向上能够弹性伸缩的带状材料构成的一对防漏用翻边连续体各自的前述第一侧缘部,在前述第二侧缘部伸长的状态下,在安装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前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各自的附近,结合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工序;(12)将结合到前述第一边缘部附近的前述翻边连续体和结合到前述第二边缘部附近的前述翻边连续体,以前述第二侧缘部彼此相互面对的方式,重叠到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结合到分别与前述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交叉延伸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各个端缘部附近的工序;(13)将前述各个翻边连续体的前述第二侧缘部的一部分,在与前述第四连续体的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中间部位处,与前述第二透液性片结合,形成与前述各个翻边连续体分离的第一分离机构的工序;(14)在前述工序(13)以后,在相互邻接的前述第一复合体彼此之间,将前述第四连续体分割,依次形成单独的前述尿布以及前述尿布的前身中的一个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和叠层到前述薄膜的内外表面的至少一个上的无纺布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带状材料由无纺布和在伸长状态下安装到前述无纺布上的橡胶丝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纵向方向相一致,在将前述第一复合体旋转90°之后,将其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在前述工序(6)之后,在前述工序(7)中,将重合到前述第一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部位的一部分,以与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彼此重合的方式沿着平行于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折叠线折回,使得在前述第二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向前述翻边连续体,在前述工序(13)中,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的第二侧缘部的一部分代替前述第二透液性片结合到前述第二无纺布上。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并且包括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切断获得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将前述第二连续体切断获得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中之一旋转90°的工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这样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将能够在裤裆区缩短前述尿布的宽度、使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分离的带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连续体,在伸长的状态下安装到前述第一连续体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之一上,由前述间隔件连续体形成第二前述分离的机构。
9.一种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由前腰部区、后腰部区以及位于这两个区之间的裤裆区构成的、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的不透液性片,具有第一内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一外表面,在前述第一内表面侧形成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和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所述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一内表面面对的第二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二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后腰部区和裤裆区中的至少前述后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所述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的第三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三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不扩展到前述后腰部区,在前述裤裆区,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第二内表面重合,在前述裤裆区,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各个边缘部与前述不透液性片以及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结合,另一方面,前述两个边缘部之间的部位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能够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地形成,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经由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工艺,形成使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的机构(1)向第一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一无纺布的工序;(2)前述第一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上,在前述内表面上间歇式地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一芯材的工序;(3)连续地向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供应第一透液性片,用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一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一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一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一连续体的工序;(4)向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形成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用的第二无纺布的工序;(5)前述第二无纺布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上,在前述内表面上间歇式地配置体液吸收性的第二芯材的工序;(6)向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第二透液性片,用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和前述第二无纺布夹着前述第二芯材,形成处于多个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向着前述第二机械方向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第二连续体的工序;(7)在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带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间隔件连续体,使之跨越前述第一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一芯材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二芯材中的一个,并结合到前述第一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一透液性片及前述第二连续体中的前述第二无纺布的一个上,形成第二前述分离机构的工序;(8)以前述第一透液性片与前述第二无纺布相互面对的形式,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向着位于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和前述第二机械方向的延长线上的第三机械方向汇合,同时,在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芯材与前述第二芯材的位置相一致,并且在与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部分地重合的工序;(9)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的重合部分在前述第二芯材的前述第三机械方向上的侧缘部的附近相互结合,形成由前述第一连续体和前述第二连续体构成的第三连续体的工序;(10)利用向前述交叉方向延伸的切割线将前述第三连续体依次切断,形成每一个都包含前述第一芯材和前述第二芯材、由相互邻接的一对前述切割线划分成相互平行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的多个第一复合体的工序;(11)向第四机械方向连续地供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第一不透液性片,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每一个以前述第一无纺布和前述第二无纺布面对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内表面的方式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将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周缘部分结合到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形成第四连续体的工序;(12)在前述工序(11)以后,在相互邻接的前述第一复合体彼此之间,将前述第四连续体切断,形成单独的前述尿布以及前述尿布的前身中的一个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由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和叠层在前述薄膜的内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无纺布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四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纵向方向相一致,在将前述第一复合体旋转90°之后,将其载置在前述第一不透液性片上。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及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纵向方向相一致,前述第二机械方向与前述不透液性片的横向方向相一致,并包括将前述第一连续体切断而获得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以及将前述第二连续体切断而获得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旋转90°的工序。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所述工序为,将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第一侧缘部和第二侧缘部、前述第二侧缘部由能够在其延伸的方向上弹性伸缩的带状材料构成的一对防漏用翻边连续体的各自的前述第一侧缘部,在安装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的前述第一复合体的前述第一边缘部和前述第二边缘部各自的附近,结合到前述第四连续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前述翻边连续体的一部分结合到夹着前述第二芯材的前述第二透液性片及前述第二无纺布中的一个上的工序。
16.一种一次性尿布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由前腰部区、后腰部区以及位于这两个区之间的裤裆区构成的、具有相互正交的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和厚度方向的不透液性片,具有第一内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一外表面,在前述第一内表面侧形成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和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所述条片状的第一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一内表面面对的第二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二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后腰部区和裤裆区中的至少前述后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所述条片状的第二体液吸收部具有与前述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对的第三外表面和作为其相反面的第三内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前述纵向方向上扩展到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裤裆区,不扩展到前述后腰部区,在前述裤裆区,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第二内表面重合,在前述裤裆区,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在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各个边缘部与前述不透液性片以及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中的一个结合,另一方面,前述两个边缘部之间的部位在前述厚度方向上能够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地形成,在所述一次性尿布中,经由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工艺,形成使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分离的机构(1)向第一机械方向上连续地供应具有前述第一内表面和前述第一外表面的前述不透液性片的连续体的工序;(2)将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安装到前述连续体中将要成为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前述前腰部区、后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中的至少将要成为前述后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处的前述第一内表面上的工序;(3)将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以前述第二外表面在前述裤裆区中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前述第一内表面相面对的方式,载置到前述连续体中前述不透液性片将要成为前述前腰部区和裤裆区的部位上,在前述裤裆区,将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前述边缘部结合到位于前述横向方向的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以及在前述横向方向上位于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的外侧的前述连续体中的一个上的工序;(4)将一对防漏翻边用构件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给安装有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前述连续体上,所述一对防漏用翻边构件由带状材料形成,所述带状材料从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起向将要成为前述前腰部区和前述后腰部区的部位延伸,能够在该延伸方向弹性地伸缩,并具有相互平行的内侧缘部和外侧缘部,在前述裤裆区,将前述构件的各自的前述外侧缘部在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外侧安装到前述连续体上,同时,用前述构件各自的前述内侧缘部覆盖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边缘部的工序;(5)利用下面所述的a、b中的至少一项,形成前述分离机构的工序a.在前述连续体上的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上,将处于伸长的状态下的前述防漏翻边用构件的前述内侧缘的一部分结合到前述一部分所覆盖的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一部分上的工序;b.在前述连续体中前述不透液性片的将要成为前述裤裆区的部位上,将夹在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和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两部分中的状态下横贯这两个部分的带状弹性间隔件伸长,将其安装到前述第一体液吸收部及前述第二体液吸收部的至少一个的各个前述边缘部上的工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的连续的制造方法,所述尿布可以使在裤裆区通过将两个条片重合形成的储存粪便用的口袋打开大的开口。在裤裆区相互重合形成粪便储存口袋用的第一、第二体液吸收部的两个边缘部上,形成弹性的防漏翻边的一次性连续的制造工艺中,以部分地被覆在裤裆区重合的第一、第二体液吸收部的方式、在伸长的状态下供应防漏用翻边连续体(403、404),将该翻边连续体(403、404)的侧缘部(403a、404a)的一部分结合到重合在第一体液吸收部的第一内表面上的第二体液吸收部的第二内表面的一部分上。
文档编号A61F13/15GK1937982SQ20058001043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星加和彦, 中岛海阳, 三岛祥宜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