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41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病(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肿块以及乳腺炎等)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药物只能将肿快软化减少疼痛,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将病灶清除达到完全治愈,每当停药等又会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短、疗效好、不易复发、费用低、达到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内服药与外用药,按重量份计,内服药组分为没药6-12份配菊花6-20份、天花粉6-15份,夏枯草10-25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8-10份配香附8-10份、甘草8-10份、薄荷8-10份、皂角8-10份,研极细末外用;上述内服药进一步的组分方案为,按重量份计,还可以配有当归6-15份、赤芍8-18份、茜草6-15份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分;上述内服药更进一步的组分方案为,按重量份计,还可以配有白芍6-25份、柴胡3-18份、陈皮6-12份、甘草6-12份、金银花12-25份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分。
外用药组分中,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用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乳房胀痛等妇科病症;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功用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等症;白菊花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用于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症;皂角祛痰开窍,用于顽痰阻塞,胸闷咳喘,咯痰不爽。
上述治疗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如下(1)将相应配比的组分原料晒干;(2)用高速中药粉碎机将上述组分原料粉碎、混合;(3)装胶囊,或者制成水丸服用。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治疗乳腺病的中药所存在缺陷,提供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新药物,这种药物经过大量的临床试用证明,药物的作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消痈散结,临床有效率90%,治愈率70%以上;本发明配方采用内外结合的疗法,综合了以往单纯内治法和外治法的优点,使肿块在本药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液体,从口鼻流出,彻底清除病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内服药按重量份计,没药6份配菊花6份、天花粉6份、夏枯草10份、当归6份、赤芍8份、茜草6份、白芍6份、柴胡3份、陈皮6份、甘草6份、金银花12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8份配香附8份、甘草8份、薄荷8份、皂角8份,研极细末外用;制作方法(1)将相应配比的组分原料晒干;(2)用高速中药粉碎机将上述组分原料粉碎、混合;(3)装胶囊,或者制成水丸服用。
其中,没药苦平、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经闭、痛经、胃腹疼痛、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及肠痈等症;当归甘平温、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痈疽疮疡;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肝气不和、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柴胡苦辛微寒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或头痛、月经不调;陈皮辛苦湿、理气调中燥温化痰,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菊花辛甘苦、疏肝清热、解毒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天花粉苦微甘寒、清热生津、消肿生肌,用于痈肿疮疡、热毒炽盛、赤肿?痛之症;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用于血滞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诸症;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润肠止咳、缓和药性、缓急止痛,用于痈疽疮毒、食物及药物中毒;茜草苦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及瘀滞作痛及痹证关节疼痛等症;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用于疮痈疖肿;夏枯草苦辛寒、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内服药用药方法每天三次每次三克,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用药期间忌辛辣、发物、生冷。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没药12份、菊花20份、天花粉15份、夏枯草25份、当归15份、赤芍18份、茜草15份、白芍25份、柴胡18份、陈皮12份、甘草12份、金银花25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8份配香附9份、甘草10份、薄荷8份、皂角9份,研极细末外用。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没药10份、菊花13份、天花粉10份、夏枯草18份、当归10份、赤芍13份、茜草10份、白芍16份、柴胡10份、陈皮9份、甘草9份、金银花18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9份配香附10份、甘草10份、薄荷10份、皂角10份,研极细末外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份、菊花6份、天花粉15份、夏枯草10份、当归15份、赤芍8份、茜草15份、白芍6份、柴胡18份、陈皮6份、甘草12份、金银花19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10份配香附8份、甘草9份、薄荷8份、皂角9份,研极细末外用。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份、菊花6份、天花粉6份、夏枯草10份。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12份、菊花20份、天花粉15份、夏枯草25份。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9份、菊花13份、天花粉10份、夏枯草18份。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份、菊花6份、天花粉6份、夏枯草10份、当归6份、赤芍8份、茜草6份。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12份、菊花20份、天花粉15份、夏枯草25份、当归15份、赤芍18份、茜草15份。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10份、菊花13份、天花粉10份、夏枯草18份、当归11份、赤芍13份、茜草10份。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份、菊花6份、天花粉10份、夏枯草20份、当归6份、赤芍18份、茜草8份、白芍6份、柴胡18份。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12份、菊花6份、天花粉15份、夏枯草10份、当归6份、赤芍18份、茜草6份、白芍25份、柴胡3份、陈皮12份。
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10份、菊花20份、天花粉6份、夏枯草25份、当归15份、赤芍8份、茜草15份、白芍6份、柴胡18份、陈皮6份、甘草6份。
实施例14本实施例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12份、菊花6-20份、天花粉6-15份、夏枯草10-25份、当归6-15份、赤芍8-18份、茜草6-15份、白芍6-25份。
实施例15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服药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含有没药6-12份、菊花6-20份、天花粉6-15份、夏枯草10-25份、当归6-15份、赤芍8-18份。
以上实施例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一样,以上各个实施例技术解决方案皆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按照以上各种配比进行临床观察2004-2005二年共临床观察人数几百例,患者服药1-3个疗程,便可见效,有效率达90%以上,经本药治疗完全康复的160人,治愈率达70%。
患者,孙静,女,38岁黑龙江人,双侧乳房增生约15年,从23岁开始,出现乳房胀痛,继而右侧也出疼痛,医院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时好时坏,于2004年进行复查增生肿块不但没有减小,而且肿块增生增多增大,经本发明治疗,给以口服药物10天,外用药物6天治疗,患者服药后第四天晚上,乳房有明显的收缩感觉,第二天早晨,鼻孔流出粘稠液体,乳房肿块比以前明显减小2/3,继续服药20天肿块全消,病情痊愈,至今没有复发。
患者,张玉,女,35岁烟台芝罘区人,双侧乳腺增生约11年,不断地打针吃药和贴膏药治疗,肿块始终没有消除,只能改善病痛。近期病情加重,尤其是右侧重,胀痛,肿胀至锁骨窝处,并放射到肩胛骨、背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于2004年3月份治疗(患者来时带了5个医院的病历),经采用本发明内消外引的治疗方法,给口服药10天,外用药秀10天,用药第三天,鼻孔内流出粘稠液体,口吐很粘的痰液,经继续治疗10天胀痛明显减轻,症状消失,至今没有复发。
患者,李美艳,女,患者25岁威海市人,患乳腺炎约40天,2006年1月份治疗,口服药物4天,用药4天鼻流黏液较多,10天后病情痊愈。
患者,朴海梅,女,朝鲜族,患乳腺炎约10天,2006年3月份治疗,用药5天后病情痊愈。
本发明采用内外结合的疗法,综合了内治法和外治法的优点。结合中医辨证学原理认为,乳腺病病多因于肝气郁洁,痰瘀凝结,阻滞经络不通则成,“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肿块在药物的作用下软化为痰饮,根椐经络学原理,足厥阴肝经循行,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痰饮循经络从口鼻流出,彻底清除病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经过几年的应用,具有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无副作用,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7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服药与外用药,按重量份计,内服药组分为没药6-12份配菊花6-20份、天花粉6-15份,夏枯草10-25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8-10份配香附8-10份、甘草8-10份、薄荷8-10份、皂角8-10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内服药组分还可以配有当归6-15份、赤芍8-18份、茜草6-15份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内服药组分还可以配有白芍6-25份、柴胡3-18份、陈皮6-12份、甘草6-12份、金银花12-25份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分。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服药组分制作工序为(1)将相应配比的组分原料晒干;(2)用高速中药粉碎机将上述组分原料粉碎、混合;(3)装胶囊,或者制成水丸服用;(4)外用药组分研极细末外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服药与外用药,按重量份计,内服药组分为没药6-12份配菊花6-20份、天花粉6-15份,夏枯草10-25份;外用药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白菊花8-10份配香附8-10份、甘草8-10份、薄荷8-10份、皂角8-10份。制作方法(1)将相应配比的组分原料晒干;(2)用高速中药粉碎机将上述组分原料粉碎、混合;(3)装胶囊,或者制成水丸服用。本发明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达70%以上。本发明具有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5/00GK1883552SQ2006100442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0日
发明者姜川 申请人:姜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