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69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肝脏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过多,贮积量超过肝重量5%以上,或在组织学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脂肪肝既可由饮酒、肥胖、也可由妊娠、药物、中毒、营养不良、糖尿病、肝炎病毒或其他病源体感染,以及先天性代谢缺陷等引起。脂肪肝发病率为10%以上,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30岁左右男性中有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75-90%嗜酒者有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已有年轻化趋势,且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平时应酬,经常参加“肠胃扩大聚餐”的30-40岁男性属高发人群,尤其是重度肥胖者脂肪肝发生率高达61-90%。在校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已高达46.7%,这与肥胖门诊单纯肥胖儿童的脂肪肝检出率43.1%相似,超重儿童脂肪肝检出率为12.8%,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0.7%。脂肪肝本来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乙型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成为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并且也成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主要前期病症之一。寻求高效安全治疗脂肪肝药物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脂肪肝归属中医“积症”、“肝癖”。《内经》云“肝之积,曰肥气”,中医学认为,肥气就是指大量脂肪在肝细胞堆积,阻滞于肝,以致肝功能失常,疏泄受阻,升降失职,横逆乘脾犯胃,又造成脾运失键,湿聚生痰,由痰致瘀,留而不去,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聚滞为积,造成肝脾肿大,积滞痰湿之实,贯穿脂肪肝病的始终。脂肪肝病位在肝,然常肝脾同病,又与肾有关,因“肝肾同源”,又是母子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内居元阴元阳,肝之疏泄,脾之运化,无不依赖肾气鼓动,若肾气不足,肾阳虚弱,气化不及,更加痰浊瘀滞,故肾为痰之根,脾为痰之源。肝脾两脏,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木需土荣,土需木疏,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木茂,土荣则木不郁。如太阴不升,则木气不陷,木气下陷,则肝气郁滞,其病在肝,其本在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它可以调节身体本身平衡,从其发病根源上治疗脂肪肝。
经20多年几千例临床验证,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本发明药物配方以去除病因为治疗之本,逐湿运脾,疏肝散瘀;并辅以对症药物护肝降脂治其标。实脾一法,贯穿脂肪肝病的治疗始终,也是治疗脂肪肝关键所在;脾实无土壅木郁之虚;脾实则气血化源充足;肝体得其滋养而其用自调,在这方面,仲师谆谆告诚“知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本发明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黄芪85-100份、白术70-95份、苍术70-95份、泽泻80-100份、猪苓70-95份、茯苓70-90份、大黄60-75份、连翘60-80份、三棱45-60份、莪术45-60份、山楂65-80份、荷叶55-70份、肉桂45-60份。
上述药物自然干燥或烘干,粉碎后用80-100目筛网筛过,装胶囊,每粒重0.5克,每次服5-6粒,每日服3次,2个月为1疗程。或制成水丸,每次服6克,每日服3次,也可制成蜜丸,每丸重12克,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
上述药物进一步方案为黄芪95份、白术90份、苍术80份、泽泻95份、猪苓85份、茯苓85份、大黄65份、连翘76份、三棱55份、莪术55份、山楂77份、荷叶65份、肉桂55份。
本配方每味药的作用黄芪味甘性温,补气升清,补脾健胃,护肝降酶、降糖,有激素样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增加肝细胞免疫效能。
白术味甘苦,补脾益气,土实则湿自降,土旺则清气上升而精微上奉,浊阴下降而糟粕下输,护肝、降酶、降糖,临床广泛应用各种脂肪肝。
苍术味辛苦,善解湿邪,升则健脾,降则和胃,补运相兼,行气消胀,护肝降酶、降糖,尤以对体肥痰浊壅盛的脂肪肝疗效更佳。
泽泻甘淡性寒,宣通内脏之湿,利水除积,去浊,积浊去,脾肾得补,改善微循环,改善肝脏血流,从而改善肝脏代谢,促进脂肪在肝脏氧化而降低血脂含量,降胆固醇。
猪苓味甘淡性平,渗湿利水,护肝降酶,改善肝功能,增强组织细胞免疫功能。
茯苓味甘淡性平,味淡利窍,甘以助阳、甘平补阳、益脾逐湿,为除湿之圣药。护肝降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使谷丙转氨酶ALT下降,能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体液免疫功能。
大黄味苦性寒,苦以泄滞,去陈垢而安五脏,增加胃肠蠕动,荡涤肠胃,促进脂类排出,以通为补,健脾利胆,增加胆汁分泌,抗炎,护肝降酶,降胆固醇,抑制肝纤维化,防止肝硬化发生和发展。并能增强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免疫力,减肥。
连翘味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肝损坏,护肝降酶,加速肝肿胀细胞消退,减少肝细胞的气球样变和肝细胞脂滴,促进肝糖和核糖核酸恢复,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活力,临床运用各型肝病的治疗。
三棱味苦性平,活血行气,消积止痛,阻止肝纤维化。
莪术味苦性平,化脂磨积,消气血凝滞,疗肝脾肿大。
山楂味酸微温,化脂磨积,活血散瘀,可减轻脂类在器官的沉积,护肝降酶,抑制胆固醇合成,抗脂肪肝,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脂肪肝。
肉桂味辛性温,宣通阳气,温肾化气,益火则水流湿祛。
荷叶味苦性平,升发清阳,醒脾,化痰降浊,有更好的减肥消脂之效。
本配方欲开其脉先开其瘀滞,欲开其瘀滞先调其气机;欲降其脂膏先利其痰湿,欲利其痰湿先健其脾胃的原则,使肝气条达,肝络无瘀阻之患,脂肪无堆积之害;脾土健运,痰湿无滋生之源;肾气得充,气机宣通,血脉畅利,水精四布,湿痰瘀得除,脂浊难凝,则其病难成。
本发明药物优点在于1、本发明药物有效率为97%,治愈率在66%,明显高于现有药物。见表1。2、标本两端选药,中的性强,除了按传统中药理论选药治本;又按着现代药理选药治标。3、注重扶正,正强邪自除。4、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久服无弊,安全可靠。5、配制简单,经济价廉,服用、协带方便,便于推广。6、采用的药物都是渐消缓散之剂,药效缓缓渗透至病邪。
临床试验时间2002年4月-2005年12月病人选择标准选门诊病人2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
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均具备以下5项条件,①身体肥胖,嗜酒史,或有肝炎病史。②肝脏增大,质中等硬度。③谷丙转氨酶、麝浊、麝絮轻或中度异常。④血脂明显增高。⑤B超检查提示肝脏增大。
治疗组100例,其中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39.8岁;男性86例,女性14例;病程6个月-9年,平均4.5年;有肝炎病史36例,嗜酒者93例,脾大者48例,肝纤维化者15例,伴糖尿病者12例。
对照组100例,其中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38.9岁;男性90例,女性10例;病程8个月-10年,平均4.3年,有肝炎病史者37例,嗜酒者91例,脾大者46例,肝纤维化者13例,伴糖尿病者10例。
两组大部分患者有程度不同的肥胖,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胁痛、恶心、喛气、其中少数出现黄疸。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病史相近似,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药物,每次服胶囊5粒,每日服3次,2个月为1疗程,连续服3个疗程。对照组服西药非诺贝特,每日1粒,2个月为1疗程,也连续服3个疗程。两组服药其间停服其他药,服完疗程后进行复查对比。
两组用药其间,每20天观察1次,症状及体征;每个月复查1次肝功,并做B超检查。服完3个疗程后,进行全面复查,判定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指标有以下5项①肝脏回缩至正常。②肝功能恢复正常。③血脂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内。④B超检查脂肪肝声像图恢复正常。⑤临床症状消失。
痊愈治疗3个疗程(6个月)后,5项疗效指标全部达到。
显效5项指标中,达到3-4项者。
有效5项指标中,达到2项者。
无效5项指标中,达到1项或无改变者。
表1本发明药临床疗效对照表 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8%。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66%;对照组为28%,有显著差异(P<0.05)病案举例
例1刘振华,男,43岁,厨师,2002年4月28日就诊。
患者身高180cm,体重95kg,从事餐饮工作18年,平常嗜烟好酒,5年前检查为脂肪肝,肝区疼痛,未引起重视。现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无粘液,脘腹痞胀,如有物梗塞,舌质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沉细软无力。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22IU/L(正常10--40IU/L),甘油三脂9.5mmol/L(正常0.4-1.70mmol/L),胆固醇8.8mmol/L(正常3.0-5.20mmol/L)。B超提示肝体增大,剑突下6.5cm,右肋下4cm,肝内光点密集,回声衰减,肝前缘变纯,肝内脉管显示不清,诊断为重度脂肪肝。脉证合参,此乃脾胃虚弱,痰湿内盛,投以本发明药物3个疗程,共半年时间,服完疗程药后复查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均降至正常范围内。B超提示,肝脏大小正常,回声均匀,血管走向清晰,肝脂肪声像图消失,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例2阵昌军,男,34岁,兽医,2003年7月12日就诊。
患者形体肥胖,有嗜烟酒史,反复右胁腹胀痛10年有余,四肢酸软、精神疲乏,时时欲睡,头晕头胀,心慌心悸,动则气喘有1个月,舌质偏黯,并见瘀点,苔厚白腻,脉弦滑。实验室查甲、乙、丙、丁、戊型肝病,抗原均阳性,谷丙转氨酶132IU/L,甘油三脂8.6mmol/L,胆固醇9.3mmol/L。B超显示肝脏肿大,肝前缘变纯,见肝后段大量衰减波,肝内脉管显示不清CT扫描提示,重度脂肪肝。脉证合参为湿浊内蕴,痰瘀交阻。投以本发明药3个疗程,共180天后复查,体重减轻13kg,血脂、肝功能、化验均正常;B超复查肝脏声像图正常,临床治愈。一年后随访,疗效稳定,未有异常不适。
例3郝佳,女,35岁,会计,2004年2月18日就诊。
患者1年来感到乏力,头晕多汗厌油、肝区隐痛,劳累后尤甚,大便溏,每日3-4次,夹有不消化食物,月经色淡量少,矮胖体型,面色萎黄,舌质淡,舌尖、舌边有瘀点,脉细涩。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24IU/L,甘油三脂6.2mmol/L,胆固醇9.6mmol/L。B超提示肝肋下4.2cm,剑突下3.7cm,肝下缘变纯,肝内结构模糊,回声近声增强,远声衰减,诊断为脂肪肝,脉证合参,脾虚湿滞,痰瘀互生,肝失疏泄壅阻肝络。投以本发明药3个疗程,服完疗程后复查肝功、血脂、胆固醇均正常。B超显示肝脂肪样变性消失,1年后随访,未有不适与异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黄芪95份、白术90份、苍术80份、泽泻95份、猪苓85份、茯苓85份、大黄65份、连翘76份、三棱55份、莪术55份、山楂77份、荷叶65份、肉桂55份。
实施例2黄芪85份、苍术75份、白术80份、泽泻85份、猪苓75份、茯苓75份、大黄65份、连翘60份、三棱45份、莪术45份、山楂65份、荷叶55份、肉桂45份。
实施例3黄芪90份、苍术80份、白术85份、泽泻80份、猪苓80份、茯苓70份、大黄70份、连翘65份、三棱50份、莪术50份、山楂70份、荷叶60份、肉桂50份。
实施例4黄芪95份、苍术80份、白术95份、泽泻90份、猪苓95份、茯苓80份、大黄75份、连翘70份、三棱55份、莪术55份、山楂75份、荷叶65份、肉桂55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黄芪85-100份、白术70-95份、苍术70-95份、泽泻80-100份、猪苓70-95份、茯苓70-90份、大黄60-75份、连翘60-80份、三棱45-60份、莪术45-60份、山楂65-80份、荷叶55-70份、肉桂45-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黄芪95份、白术90份、苍术80份、泽泻95份、猪苓85份、茯苓85份、大黄65份、连翘76份、三棱55份、莪术55份、山楂77份、荷叶65份、肉桂5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黄芪85-100份、白术70-95份、苍术70-95份、泽泻80-100份、猪苓70-95份、茯苓70-90份、大黄60-75份、连翘60-80份、三棱45-60份、莪术45-60份、山楂65-80份、荷叶55-70份、肉桂45-60份。本发明药物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66%,明显高于现有药物。标本两端选药,中的性强,除了按传统中药理论选药治本;又按着现代药理选药治标。注重扶正,正强邪自除。药性平和,采用的药物都是渐消缓散之剂,药效缓缓渗透至病邪。无毒副作用,久服无弊,安全可靠。配制简单,经济价廉,服用、协带方便,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P1/00GK1876160SQ20061007729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4日
发明者张忠, 张洪波 申请人:张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