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5878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湿热内蕴型尿浊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尿浊症是指小便混浊,白如泔浆,而溲时无尿道疼痛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热”所致,其次脏气亏虚也可导致此症。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症状表现为小便乳白粘稠,或挟赤,胸闷口渴,小便时阳中涩痛,不腹不适,腰酸倦怠,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濡数。尿检有大脓细胞、白细胞。目前,国内外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萆、肉苁蓉、莲子心各18-20克,黄芪25-30克,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各12-15克,黄柏、白术、山萸肉各9-12克。
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萆、肉苁蓉、莲子心、黄芪、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黄柏、白术、山萸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汤剂药物里萆具有祛风、利湿作用;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作用;莲子心具有清心祛热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作用;菖蒲具有散风祛湿作用;茯苓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作用;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作用;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壮阳作用;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作用;白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作用;山萸肉具有补肚肾、涩精气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辨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清热化湿、益肾养阴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的原料配方萆、肉苁蓉、莲子心各18克,黄芪25克,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各12克,黄柏、白术、山萸肉各9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萆、肉苁蓉、莲子心、黄芪、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黄柏、白术、山萸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实施例2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的原料配方萆、肉苁蓉、莲子心各20克,黄芪30克,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各15克,黄柏、白术、山萸肉各12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萆、肉苁蓉、莲子心、黄芪、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黄柏、白术、山萸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症状是否消失。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患者15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3例,好转2例,治愈率87%,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萆薢、肉苁蓉、莲子心各18-20克,黄芪25-30克,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各12-15克,黄柏、白术、山萸肉各9-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萆薢、肉苁蓉、莲子心、黄芪、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黄柏、白术、山萸肉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湿热内蕴型尿浊症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萆薢、肉苁蓉、莲子心各18-20克,黄芪25-30克,菖蒲、茯苓、车前子、菟丝子各12-15克,黄柏、白术、山萸肉各9-12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13/00GK1872247SQ20061007930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0日
发明者林莲球, 林磊, 叶军 申请人:林莲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