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99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热性型痛经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下腹疼痛。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引起痛经的原因原发性痛经一般由于妇女排卵周期刚建立,前列腺素分泌过多而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导致痛经;继发性痛经一般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等器质性病变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月经排出困难导致痛经。热性型痛经的症状表现除下腹疼痛外,伴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等明显症状。目前,国内外治疗热性型痛经的方法较多,如西药治疗法,常用药有消炎痛栓、芬必得、舒络安定片等;如中药治疗法,常用药有痛经丸、元胡止痛片、七制香附丸、六味地黄丸等。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草药汤剂治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热性型痛经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热性型痛经的中草药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各10-12克,红藤25-30克,败酱草18-20克,乳香、没药各4-5克。
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红藤、败酱草、乳香、没药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本发明内服中药里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作用;赤芍具有活血散瘀、泻肝火作用;生地具有清热凉血、润燥生津作用;金铃子具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作用;炒五灵脂具有活血散瘀、止痛作用;红藤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作用;败酱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作用;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没药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作用。上述中草药经有机组合、辩证配伍和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清热消肿、行瘀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热性型痛经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治疗热性型痛经有如下特点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服用方法1、药量每日一剂。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月经来潮时,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各10克,红藤25克,败酱草18克,乳香、没药各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红藤、败酱草、乳香、没药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的原料配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20克,乳香、没药各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配比量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红藤、败酱草、乳香、没药等中草药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入煎前将上述中草药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当煎熬15分钟左右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治疗热性型痛经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热性型痛经症状是否消失。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热性型痛经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热性型痛经症状部分消失和减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热性型痛经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热性型痛经患者42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36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张某某,女,32岁,职员。2003年10月就诊。患者自述有痛经史十多年,时轻时重。诊查发现患者舌质红、苔薄黄、脉胘数。诊断为热性型痛经,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从月经来潮第1天起,开始服药至月经结束,1个疗程后,热性型痛经症状完全消失。6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各10-12克,红藤25-30克,败酱草18-20克,乳香、没药各4-5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热性型痛经的内服中药,涉及治疗热性型痛经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金铃子、炒五灵脂各10-12克,红藤25-30克,败酱草18-20克,乳香、没药各4-5克。本发明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备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15/00GK1994393SQ20061013082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玉秀 申请人:王玉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