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52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检测技术,尤其是一种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
技术背景目前内窥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管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均采用机械插入式的方法,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有时甚至需要在麻醉下进行,由于其光学特性和视觉的限制,对消化系统非形态性改变的隐性出血、贫血、炎症等也难有明确的诊断,特别是对小肠的诊断几乎成为盲区。常用的钡剂照影方法一般也只能检测溃疡病灶或实质性瘤体等,而不是直观式诊断,并且操作繁杂,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会因操作不当带来一些并发症。为减轻病人的痛苦,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有研究出的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不但克服了胃镜等传统推进式内窥镜体积大、检测过程痛苦的缺点,而且能检查以前不能通过仪器检查的小肠,可这些类似普通胶囊的内窥镜在吞下后,通过胃和肠的蠕动在体内一边前进,一边拍摄消化道内的图像,属于′被动型′,不能根据检测需要控制胶囊的转动方向,而且病人所做一次检查的费用也是比较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在体内根据检查需要转动的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
该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包括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记录背心和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所述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光学前盖、LED照明阵列、光学镜头、聚焦磁线圈、喷药仓、组织取样仓、电容器、产生电源的磁线圈、控制胶囊转动的三组线圈及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所述图像记录背心包括三组发射/接收线圈和与线圈连接的图像记录仪,所述小机器人胶囊以数字方式通过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由微波发送至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通过USB数据线传送至计算机影像工作站。
上述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分三组按60度间隔置于胶囊内部。
上述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磁线圈围绕光学镜头设置。
上述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仓设有阀门。
上述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取样仓设有阀门,其内部装有微型钛金属取样针。
该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系统的胶囊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患者服用后无恐惧感,在检查期间不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且操作简单无需住院不会因操作不当引致其他的并发症;本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现场实时观察和对照相胶囊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还有利于进行远程会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该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包括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图像记录背心和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所述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包括胶囊壳体1、光学前盖2、LED照明阵列4、光学镜头3、聚焦磁线圈5、喷药仓7、组织取样仓6、电容器8、产生电源的磁线圈11、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9及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10,所述图像记录背心包括发射/接收线圈和与线圈连接的图像记录仪,所述小机器人胶囊以数字方式通过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10由微波发送至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通过USB数据线传送至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所述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9分三组按60度间隔置于胶囊内部。所述聚焦磁线圈5围绕光学镜头设置。所述喷药仓7设有阀门71。所述组织取样仓6设有阀门61,其内部装有微型钛金属取样针。
参考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在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内部采用较先进的成像系统,具有很高的图像清晰度,它以数字方式由微波发送,被外部接受后转换成图像显示在屏幕上,进行实时检测,并可以硬盘储存,以便随时调取研究及判断。病人身穿嵌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背心以及和线圈连接的图像记录仪,线圈发送射频,将信号传送到图像记录仪上,图像记录仪再通过USB数据线传送到计算机影像工作站,实现信息交换。胶囊内同样有三组60度间隔的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9,在经产生电源的磁线圈11接收并经电容器8转换后感应出电流,形成一个三极电机的模式,从而控制胶囊的旋转,以便不同方向观察病灶。
在光学镜头3四周可以装二个白色灯和二个近红外线灯,从外部控制其不同亮度的比例,可产生模拟三维图像。镜头也可由外部控制来调节其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在病人无痛苦的情况下可观察胃肠道的实时运动,并可以网络传输,进行远程会诊。另外,胶囊内部的喷药仓7可根据需要对病灶喷药,组织取样仓6内部的微型金属针也可有外部控制根据需要进行取样。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所作更动与润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包括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记录背心和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所述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光学前盖、LED照明阵列、光学镜头、聚焦磁线圈、喷药仓、组织取样仓、电容器、产生电源的磁线圈、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及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所述图像记录背心包括三组发射/接收线圈和与线圈连接的图像记录仪,所述小机器人胶囊以数字方式通过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由微波发送至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通过USB数据线传送至计算机影像工作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胶囊转动的线圈分三组按60度间隔置于胶囊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磁线圈围绕光学镜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仓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取样仓设有阀门,其内部装有微型钛金属取样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胶囊腔体检查小机器人系统,包括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记录背心和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所述腔体检查小机器人胶囊包括胶囊壳体、光学前盖、LED照明阵列、光学镜头、聚焦磁线圈、喷药仓、组织取样仓、电容器、产生电源的磁线圈、控制胶囊转动的三组线圈及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所述图像记录背心包括三组发射/接收线圈和与线圈连接的图像记录仪,所述小机器人胶囊以数字方式通过微波讯号发送/接收器由微波发送至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通过USB数据线传送至计算机影像工作站。本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现场实时观察和对照相胶囊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控制,还有利于进行远程会诊。
文档编号A61B1/04GK2875317SQ200620003889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明 申请人:刘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