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32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
背景技术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常用的手术,负压吸引是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医务人员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结构由吸引管、贮液瓶和负压装置构成,吸引管的尾部通过胶管与贮液瓶的吸入管连接,贮液瓶的抽气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其操作方法是通过吸引管将宫内绒毛膜、胚胎组织及附属物、羊水、血水等吸入贮液瓶中,而吸引管的负压主要靠另一只手指按压胶管来控制负压的大小。这种单纯由操作者自行凭手感控制方法的缺点是随意性强,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负压操作,极易出现偏差,造成手术失败,损伤患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的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由尾部与负压胶管连接的吸引管、吸引管前端的吸孔、以及刻在吸引管侧面的与前端距离的刻度组成,所述吸引管的尾部还加装有两端带有螺纹孔且两螺纹孔相贯通的阀体,阀体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柱状阀芯,柱状阀芯的侧面制有可导通阀体两端螺纹孔的通孔,柱状阀芯的下端与阀体之间安装有使柱状阀芯回位的弹簧,柱状阀芯的侧面安装有轴向限位槽,阀体上安装有嵌入柱状阀芯限位槽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由于在吸引管的尾部加装按压式阀门,使负压的导通和关闭仅通过一只操作手术的手指按压阀门的柱状阀芯来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负压的大小可凭手指按压柱状阀芯位移的大小来决定,非常方便,减少了医生的随意性,增加了控制负压的主动性和自动性,使生在操作时会感到轻松、方便,从而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吸引管;2吸孔;3刻度;4阀体;5弹簧;6螺纹孔;7柱状阀芯;8通孔;9螺纹孔;10胶管;11螺钉;1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吸引管1的前端是吸孔2,吸引管的中部侧面制有控制进出宫腔长度的刻度3,吸引管尾部连接带有负压的胶管10。为了控制吸引管内的负压,在吸引管的尾部还加装有前后两端带有螺纹孔6、9且两螺纹孔相通的阀体4,阀体两螺纹孔与吸引管螺纹连接,阀体内垂直安装有可上下位移的柱状阀芯7,柱状阀芯的侧面制有可导通阀体两端螺纹孔的通孔8,柱状阀芯下端与阀体之间还安装有使柱状阀芯回位的弹簧5,柱状阀芯的侧面还制有控制其位移的限位槽12,在阀体的侧面还安装有嵌入限位槽的螺钉11,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由尾部与负压胶管连接的吸引管、吸引管前端的吸孔、以及刻在吸引管侧面的与前端距离的刻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尾部还加装有两端带有螺纹孔且两螺纹孔相贯通的阀体,阀体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柱状阀芯,柱状阀芯的侧面制有可导通阀体两端螺纹孔的通孔,柱状阀芯的下端与阀体之间安装有使柱状阀芯回位的弹簧,柱状阀芯的侧面安装有轴向限位槽,阀体上安装有嵌入柱状阀芯限位槽的螺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流产负压自控吸引管。其特点是吸引管的前端制有吸孔,吸引管的侧面制有长度刻度,吸引管的尾部连接负压胶管,在吸引管的尾部还加装有两端制有螺纹孔且两螺纹孔相贯通的阀体,阀体两端螺纹孔与吸引管螺纹连接,阀体内垂直安装可上下移动的柱状阀芯,阀芯的侧面制有可导通阀体两螺纹孔的通孔,柱状阀芯下端与阀体之间安装有使柱状阀芯回位的弹簧,柱状阀芯的侧面还制有轴向限位槽,阀体侧面安装有嵌入柱状阀芯限位槽的螺钉,从而使控制吸引管的负压更加有效,大大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1/00GK2902207SQ200620025588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2日
发明者范金媛 申请人:范金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