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331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的皮下分离棒。
背景技术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发于青年女性,手术治疗是此疾病的最终治愈手段之一,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颈部遗留一长约6~8cm的手术疤痕,给患者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腔镜甲状腺手术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伤口微小隐蔽,兼顾了安全切除甲状腺病变和美容的优点,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展。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制造皮下通道达到手术操作部位、术中止血等。腔镜甲状腺手术皮下分离棒是制造皮下通道的实用的手术器械。强生公司的皮下分离棒为塑料制品,长40cm,直径1cm,前端为圆锥型,较尖锐,在分离过程中,易损伤皮下血管和肌肉层,造成皮下出血,术野模糊,延长了手术时间,其塑料设计使产品较轻,不好掌握,增加了皮肤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在制造皮下通道过程中可避免对皮肤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缩短手术时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由手柄和分离棒本体固定连接而成,分离棒本体的前段为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纺锤体中部的宽度大于厚度。优选范围为纺锤体中部的宽度是厚度的1.2~1.8倍。
作为一种最佳方案,所述纺锤体的最大宽度为0.8~1.2cm,纺锤体长度为3.5~4.5cm;分离棒本体后段为圆柱体,直径为4~6mm,长度为30~35cm;手柄的长度为6~8cm。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述分离棒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皮下分离棒由于其前段为偏纺锤体状,不易损伤皮肤、肌肉和血管;纺锤体中部宽度较大,一次分离区域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其为金属设计,重量较重,易掌握并能持续发力,避免手的失控引起意外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皮下分离棒是这样使用的在专用注水针将膨胀液注入拟分离区皮下后,将本实用新型的皮下分离棒由胸骨前切口置入拟分离区深筋膜浅层,术者手控制手柄,纺锤体端头由下向上进行皮下分离。操作时发力要持续,一个方向一捅到底,不宜断续反复操作;分离棒与深筋膜角度掌握于2~5度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易损伤肌肉或皮肤。
实用新型人已成功应用腔镜甲状腺手术皮下分离棒施行35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皮下分离时间10~25min,平均11.5min,出血0~10ml,平均为2.4ml,无皮肤损伤,大多数分离层次清楚,术野清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皮下分离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皮下分离棒由分离棒本体1和手柄2固定连接而成,分离棒本体1由不锈钢制成,手柄可由塑料制成。分离棒本体1的前段为两头细中间粗的偏纺锤体11。纺锤体11中部最大的宽度a大约是厚度b的1.2~1.8倍。
作为优选方案,纺锤体的最大宽度a为0.8~1.2cm,纺锤体长度为3.5~4.5cm;分离棒本体后段为圆柱体,直径为4~6mm,长度为30~35cm;手柄的长度为6~8cm。
手术时,术者手控制手柄,分离棒前端从操作孔进入手术部位,纺锤体端头由下向上进行皮下分离。操作时发力要持续,一个方向一捅到底,不宜断续反复操作;分离棒与深筋膜角度掌握于2~5度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易损伤肌肉或皮肤。
权利要求1.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其特征在于由手柄和分离棒本体固定连接而成,分离棒本体的前段为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体中部的宽度大于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体中部的宽度是厚度的1.2~1.8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皮下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纺锤体的最大宽度为0.8~1.2cm,纺锤体长度为3.5~4.5cm;分离棒本体后段为圆柱体,直径为4~6mm,圆柱体长度为30~35cm;手柄的长度为6~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棒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皮下分离棒,由手柄和分离棒本体固定连接而成,分离棒本体的前段为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体。本实用新型的皮下分离棒由于其前段为偏纺锤体状,不易损伤皮肤、肌肉和血管;纺锤体中部宽度较大,一次分离区域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其为金属设计,重量较重,易掌握并能持续发力,避免手的失控引起意外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B17/94GK2904959SQ20062005721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存川, 杨景哥 申请人:暨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