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粘连分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11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膜粘连分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涉及一种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中渗出性胸腔积液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经常出现胸膜粘连,使胸腔积液分隔,难于抽出,目前,处理这种胸膜粘连,主要通过溶栓药物进行处理,但效果不肯定,有时会对病人产生一些副反应,若粘连较重,影响肺功能,需行开胸手术,这样对病人创伤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粘连,消除分隔,利于制取胸腔积液,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的胸膜粘连分隔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钝头针管、导丝、套管、针芯、横轴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管和两根导丝的一端共同固定在一横轴上,且针管的头部为钝头,针管外套一带两侧孔的套管,套管的头部为尖头,其长度短于针管,两根导丝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管的侧孔上,针管内有实心的针芯,针管上设有多个固定孔,套管通过固定孔与针管相连,并能调节导丝长度。导丝为扁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克服了溶栓药物溶解粘连不彻底,及反复注药的情况.减少药物副反应。2.导丝根据粘连范围调节,可长可短易于操作。使用灵活方便。3.效果肯定,克服粘连时间偏长,用药无效的情况。(4)钝头针管和针芯及弯曲成环状的导丝安全可靠防止对肺及胸膜造成损害。(5)减少开胸手术创伤。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套管(1)、针管(2)、导丝2根(3)、横轴(4)、针芯(5)组成,针管(2)和两根导丝(3)的一端共同固定在一横轴(4)上,且针管(2)的头部为钝头,针管(2)外套一带两侧孔的套管(1),套管(1)的头部为尖头,其长度短于针管(2),两根导丝(3)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管(1)的侧孔上,针管(2)内有实心的针芯(5),针管(2)上设有固定孔,套管(1)通过固定孔与针管(2)相连,导丝(3)为扁形。导丝(3)为扁形旋转时易于切割。使用时,当套管(1)穿刺到胸膜腔时,针管(2)和导丝共同推进导丝(3)弯曲成环状,然后再旋转,将胸膜粘连的纤维打断,拔出针芯抽液。
权利要求1.胸膜粘连分隔器,由套管(1)、针管(2)、导丝2根(3)、横轴(4)、针芯(5)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管(2)和两根导丝(3)的一端共同固定在一横轴(4)上,针管(2)外套一带两侧孔的套管(1),两根导丝(3)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管(1)的侧孔上,针管(2)内有实心的针芯(5),针管(2)上设有固定孔,套管(1)通过固定孔与针管(2)相连,导丝(3)为扁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膜粘连分隔器,其特征在于针管(2)的头部为钝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膜粘连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套管(1)的头部为尖头,且长度短于针管(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膜粘连分隔器,其特征在于导丝(3)为扁形。
专利摘要胸膜粘连分隔器,由套管(1)、针管(2)、导丝2根(3)、横轴(4)、针芯(5)组成,针管(1)和两根导丝(3)的一端共同固定在一横轴(4)上,针管(2)外套一带侧孔的套管(1),两根导丝(3)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管(1)的侧孔上,针管(2)内有实心的针芯(5),针管(2)上设有固定孔,套管(1)通过固定孔与针管(2)相连。本实用新型容易切割粘连,消除分隔,利于抽取胸腔积液,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
文档编号A61B17/00GK2862992SQ20062008006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8日
发明者王立芹, 李君 , 赵萌 申请人:王立芹, 李君 , 赵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