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2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用于后装治疗机医疗设备的源线驱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发现后装治疗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放射源与模拟源的驱动轮直径容易变化,变化后导致的出源精度不准确,治疗过程中步长不准确会影响治疗效果。(2)放射源与模拟源的驱动轮为平面轮,又接触面积较小,夹持源线容易打滑,也会导致送线长度不准。(3)不能直接在储源罐中心判断放射源的完整性,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出源精度准确,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轮、储线管和储源罐,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设计为啮合的驱动齿轮,两齿轮的齿顶对应设有钢丝绳源线V型槽。钢丝绳源线在齿轮啮合时所形成的◇型槽中靠摩擦力传动,啮合传动,避免了打滑现象,送源准确。两驱动齿轮,一个为主动齿轮,一个为被动齿轮,被动齿轮设有轴向移动装置,如涨紧弹簧、涨紧轴,通过调整压紧螺母,实现轴向距离的调节。钢丝绳源线在齿轮的V型槽接触中如果磨损,可以通过调整轴向移动装置,使被动齿轮在轴向方向作微小移动,而两个齿轮的中心距始终保持不变,源线始终是在◇型槽的中间靠摩擦传动,源线的中心到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中心的距离始终不变,大大提高了后装治疗机的送源精度和步长精度,还可以设置齿轮的齿厚,使齿轮与源线的点接触变为线接触,进一步克服了源线的打滑现象。
在储线管上间隔开设槽孔,槽孔上配装有光电位移传感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可实现送源位置的监控。
按一定规律设置一定数量的光电位移传感器,其中部分按标准距离L,并在计算机里面设置相应的程序代码,可以做到(1)可实时监测电机是否掉步,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时修正。我们可以计算出步进电机要走标准距离L所需要的标准脉冲数M和步进电机走一步所需要的脉冲数M1,通过光电位移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我们可以判断放射源或者模拟源在走哪一段距离时步进电机发生丢步现象。步进电机编码器的电信号与标准脉冲数比较得出步进电机在走距离L时丢的步数n,通过计算机程序步进电机在走下一个距离L时所应该走的脉冲数是M+n M1,再通过光电位移传感器可以检测步进电机在下一个距离是否走了M+n M1个脉冲,通过这种闭环反馈控制,实现所要求的实时验证送源精度并实时对送源精度进行校正。(2)通过在特定位置上的光电位移传感器的监测,让步进电机将源线准确地送到指定位置。
在储源罐中心设置长度传感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能够直接在储源罐中心判断放射源的完整性,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安全可靠。尤其将储源罐设计成“S”型的剖分式对称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可更好地防止射线泄漏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储线管的末端增设限位开关,包括软限位和硬限位,软限位开关为光电限位开关,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硬限位开关为机械限位开关,由连接钢丝绳源线的限位筒和阻挡限位支架组成。
通过调整支架来调整光电限位开关的位置,可以使放射源精确的停在储源罐中心,利用此时光电开关的信号与储源管中心的长度位移传感器的信号的比较就可以直接精确检测放射源的完整性,使后装治疗机运行更安全。硬限位开关用于防止光电开关失灵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时来进行限位,此时后装治疗机需要停机进行检修。采用双限位方式,可以使后装治疗机的限位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出源精度准确,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保证了后装治疗机的治疗效果。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示意图。
图2、驱动齿轮啮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驱动齿轮啮合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4、光电位移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图5-1、“S”型剖分式对称结构储源罐结构示意图。
图5-2、一体式储源罐结构示意图。
图6、用长度传感器测量放射源完整性示意图。
图7、限位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开关 2、光电位移传感器 3、储线管 4、驱动齿轮 5、储源罐 6、动力轴 7、调整螺母 8、弹簧 9、从动轴 10、从动齿轮 11、源线 12、V型槽13、光电位移传感器发射端 14、光电位移传感器接收端 15、17、长度传感器 16、18、长度传感器引线 19、光电位移传感器接收端 20、光电位移传感器发射端 21、钢丝绳源线末端 22、光电开关接收端 23、限位筒 24、支架 25、开关底座 26、螺杆 27、光电开关发射端 28、调整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轮、储线管和储源罐,其驱动轮为啮合的驱动齿轮4,两齿轮的齿顶对应设有钢丝绳源线V型槽12;两驱动齿轮,一个为主动齿轮4,一个为被动齿轮10,被动齿轮10设有轴向移动装置,由调整螺母7和弹簧8完成从动齿轮10的轴向距离调节。
如图1、4所示,在储线管3上间隔开设槽孔,槽孔上配装有光电位移传感器,分别由发射端13和接收端14组成。
如图5-1、5-2所示,储源罐可以呈剖分式对称结构或一体式结构,储源罐中心设置长度传感器15、17,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由引线16、18引出接线。
如图6所示,可以在末端部设置光电开关的发射端20和接受端19,由于钢丝绳源线11的长度一定,可以检测放射源的完整性。
如图7所示,在储线管3的末端设有光电限位开关,由发射端27和接收端22组成,由螺杆26和调整螺母28调节位置;还设有机械限位开关,由连接钢丝绳源线的限位筒23和阻挡限位支架24组成。机械限位开关起到了进一步的限位保护作用,防止光电限位开关失灵后引起事故,更加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轮、储线管和储源罐,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为啮合的驱动齿轮,两齿轮的齿顶对应设有钢丝绳源线V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驱动齿轮,一个为主动齿轮,一个为被动齿轮,被动齿轮设有轴向移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线管上间隔开设槽孔,槽孔上配装有光电位移传感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源罐中心设置长度传感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源罐呈剖分式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源罐呈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线管的末端设有光电限位开关,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线管的末端增设有机械限位开关,由连接钢丝绳源线的限位筒和阻挡限位支架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轮、储线管和储源罐,其特征在于驱动轮为啮合的驱动齿轮,两齿轮的齿顶对应设有钢丝绳源线V型槽;两驱动齿轮,一个为主动齿轮,一个为被动齿轮,被动齿轮设有轴向移动装置;储线管上间隔开设槽孔,槽孔上配装有光电位移传感器,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本实用新型后装治疗机源线驱动系统,出源精度准确,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保证了后装治疗机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8/00GK2902324SQ20062008452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
发明者陈万忠, 吕坤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