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71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穿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关节腔穿剌 等。现有穿刺针多与普通注射针没什么区别,只是针体略粗,为中空的管状结 构,仅针管两端各有一环形孔洞,且针尖多为斜面。有的带有针芯,有的表面 有刻度,极少数针尖尖端的针壁上开有多个小孔。但穿刺效果均不理想。
临床使用的过程中,有时用普通穿刺针便很难穿刺出液体,但腔内液体并 不是少到不能穿刺出的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穿刺时患者体位不正确 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穿刺针影响穿剌质量, 一旦液体内有较大颗粒或分隔时, 若穿刺针只有针尖处一个孔洞便容易被堵住,这时就抽不出液体,不得不重复 操作,增加患者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穿刺针,能够适应临床抽取人体、动物 体内各种积液的需要,特别是液体内有较大颗粒或分隔时,穿剌针不容易被堵 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由套管及与之配套的针芯组成, 靠近套管左端的管壁上开有至少1个小孔, 一般为3-6个小孔,沿套管左端均 布,因此当液体内有较大颗粒或分隔时,穿刺针不容易被堵塞。针芯的端部为 圆锥状,套管左端端面与轴线垂直,不是斜面,从而使穿刺针进入体内时一般 不会发生方向偏移的现象,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套管外壁每隔一定距离平均刻
有一刻度圈,可以使人掌握穿刺针进入体内的深度。套管进入积液的深度应大 于穿刺针套管外壁开有小孔的部分的长度,以保证多个小孔均位于积液内。套 管为中空的圆柱管状结构,针芯插入套管后,沿套管中空管腔纵向延伸至针芯 圆锥状针尖露出套管,针芯与套管紧密接触,又能灵活插拔。拔出针芯后,穿 刺针针座接注射器便可以将积液抽出。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由不锈钢制成,可反 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积液内有较大颗粒或分隔时,穿刺针不容易 被堵塞;穿剌针进针方向不会因针尖因素发生偏移,从而提高穿刺准确度;针 壁上的刻度可以反映出穿刺针的进针深度,从而使操作准确迅速,减少患者痛 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穿刺针由不锈钢制成,可反复使用。

图1为穿刺针套管。
图2为穿刺针针芯。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穿刺针由套管1和针芯2组成, 套管1为中空圆柱管状结构,靠近套管左端的管壁上至少开有1个小孔,例如 开有6个小孔,均布于套管左端。套管上每隔一定距离平均刻有一刻度圈,例 如每隔10mm刻一个刻度圈,通过这些刻度圈可以掌握穿刺针进入体内的深度。 针芯2的端部3为圆锥状,套管左端端面4与轴线垂直,不是斜面。如图3所 示,当针芯2插入套管1后,沿套管1中空管腔纵向延伸,圆锥状针尖3露出 套管外。针芯2与套管1紧密接触,又能灵活插拔。穿刺针进入人体后,针芯2 即可抽出,穿刺针针座5可与注射器连接,吸取体内积液。
权利要求1、一种穿刺针,包括套管(1)及与之配套的针芯(2)两部分,其特征在于靠近套管左端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小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端部(3) 为圆锥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管壁上每隔 一定距离平均刻有一刻度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靠近左端的管壁上开有3-6个小孔,并均布在套管左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左端端面(4)与轴线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穿刺针,它包括套管(1)及与之配套的针芯(2)两部分。其技术方案为靠近套管左端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一个小孔,当液体内有较大颗粒或分隔时,不容易被堵塞。套管(1)管壁上每隔一定距离平均刻有一刻度圈,可以掌握穿刺针的进针深度。针芯长度大于套管长度,针芯(2)尖端(3)为圆锥状,这样穿刺针进针方向一般不会发生偏移,提高穿刺准确度,从而使操作准确迅速,减少患者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005761SQ20062016197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解建军, 闫荣军, 涛 黄 申请人:闫荣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