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1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特别涉及在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中使用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技术背景10 内窥镜的黏膜切除术作为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这样的肿瘤性黏膜病变部的根治术,作为低侵袭且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其有用性被认识。 近年来,作为利用内窥镜黏膜切除可切实地一并摘除向大范围扩散的病 变部的方法,开发有被称为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的方法,并 逐渐普及。该方法是如下所述的方法,S卩,切开肿瘤周围的黏膜后,将15 该黏膜和固有筋层间的黏膜下层切断,从而一并摘除肿瘤黏膜。该方法 可按目标划出切开线,可切实地进行肿瘤摘除,但另一方面,存在技术 难度高、需要熟练的处置、处置时间长的问题。为了消除上述问题,提案有各种内窥镜用处置工具。例如,专利文 献1中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是由弯曲棒形成前端的高频电极的曲刃20 (hookknife),通过将该曲刃的前端挂在黏膜组织上引入到筒(sheath) 内,从而切除黏膜组织。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是在针状手术刀的前端安装有绝缘体的IT刃,根据绝缘体可防止刺入固 有筋层。通过使用这些内窥镜用处置工具,或多或少都可降低内窥镜黏 膜下层剥离术的技术难度。25 专利文献h (日本)特开2004—2756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99355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有可能因前端部的角度或姿 30势而损伤固有筋层,存在操作难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因在内窥镜的观察图像的范围之外进行处置,故存在需要熟练 的技术的问题。这样,以往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存在如下问题,即,在 进行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时难以操作,难以迅速且安全地进行处置。 特别是,以往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存在难以迅速且安全地切断(剥离) 5 黏膜下层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内窥镜 黏膜下层剥离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 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 10 在所述处置部的前端侧和基端侧设有山部和谷部,在该谷部设有所述切断设备o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 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置部由配置成放射状的多个板状体构成,该板状体的前端侧及基15端侧因外周部突出并形成有山部,故在中央部形成有谷部,在该谷部设 有所述切断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 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置部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山部和谷部的齿轮状,在所述谷部设有所20 述切断设备。本发明的发明人着眼于黏膜及固有筋层与黏膜下层的物理性状显著 不同这一点,利用切断对象即黏膜下层是网状的纤维质、且柔软并具有 伸缩性的特点,可仅切断黏膜下层。即,因本发明第一、第二、第三方 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处置部设有山部和谷部,在该谷部设有切断设25备,故在将处置部压入黏膜下层时,山部进入到黏膜下层的纤维质中, 并且黏膜下层的纤维质集中到谷部,黏膜下层被切断设备切断。这种结 构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将处置部压入固有筋层或黏膜时,即便山部与 固有筋层或黏膜抵接也不与切断设备接触,故不会损伤固有筋层或黏膜。 因此,可迅速且安全地仅切断作为切断对象的黏膜下层。另外,根据第30—、第二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因切断设备设于基端侧,故通过进行使处置部向基端侧移动的牵引操作,可将纤维质的黏膜下层集中到谷 部并将其切断。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三方面的内窥镜用 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设备是与高频电流供给设备 5 连接的导体。根据第四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通过对作为切断设备 的导体通电高频电流,可切断黏膜下层,与电手术刀等的情况同样地, 可进行切断而不会对人体的各组织带来强烈影响。另外,作为高频处置 工具,既可为导体构成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的单极型,也可为导体构成一 对电极中的双方的双极型。单极型的高频处置工具可提供结构简单、且 10 便宜的处置工具。另外,双极型的高频处置工具不需要安装在被检测者 身上的极板,可提供安全性高的处置工具。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三方面的内窥镜用 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设备照射激光而进行切断。 根据第五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通过照射激光,可安全地切断黏膜 15 下层。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三方面的内窥镜用 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设备通过振荡超声波而进行 切断。根据第六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通过振荡超声波,可安全地 切断黏膜下层。20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插通到内窥 镜的钳子管道中。根据第七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可相对于内窥镜 的钳子管道将内窥镜用处置工具插入或拔出。因此,可与其他处置工具 进行替换,可容易地进行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等处置。25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山部 彼此间的间隔扩大或縮小。根据第八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通过使 山部彼此间的间隔扩大并将谷部扩大,从而扩大通过一次操作可切断处 理的范围,可迅速地进行处置。另外,通过使山部彼此间的间隔缩小,30可縮小处置部,例如可使其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经由调节该 处置部的姿势的活动机构被支承。根据第九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因经由活动机构支承处置部,故可自由地调节处置部的姿势,可容易地 5 进行处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 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谷部设有多个切 断设备,并且,设有从该多个切断设备中选择要使用的切断设备的选择 设备。根据第十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因在处置部设有多个切断设10 备,可选择使用的切断设备,故例如可调节切断深度。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十方面中的任一 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设备配置于 从所述处置部的厚度方向的端面离开的位置。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内窥镜 用处置工具,因在从厚度方向的端面离开的位置配置有切断设备,故在15 使厚度方向的端面与固有筋层或黏膜接触时,也不会切断固有筋层或黏 膜。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第一 第十一方面中的任 一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山部形成为其 前端侧逐渐变细的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其前端倒圆角而具有非切开性。20 因此,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容易将山部插入纤维质的 黏膜下层,并且,可防止山部切断固有筋层。另外,非切幵性指的是仅 抵靠而不被切断。根据本发明,因由山部和谷部构成处置部,并仅在谷部设置切断设备,故可仅切断纤维质的黏膜下层,可迅速且安全地进行内窥镜黏膜下 25 层剥离术。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处置部的主视图; 30 图3是表示沿图2的3 — 3线的剖面的、处置部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沿图2的4一4线的剖面的、处置部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操作方法的说明图,图5A表示在病 变部的周围进行标记的状态,图5B表示使病变部膨胀隆起的状态,图 5C表示黏膜切开中的状态,图5D表示黏膜切开后的状态,图5E表示黏 5膜下层的切断中的状态,图5F表示黏膜下层的切断后的状态; 图6是表示切断状态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的处置部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10 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处置部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处置部的剖面图; 15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图13的处置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 立体图;20 图16是图15的处置部的侧视图;图17是沿图16的17—17线的、处置部的剖面图;图18是说明图15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操作方法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活动自如地支承处置部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剖面图;图20是表示使图19的弯曲部弯曲的状态的剖面图;25 图21是表示具有与图19不同结构的活动机构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剖面图;图22是说明与图3结构不同的处置部的说明图,图22A表示将山部 30A、 30A、 30A的间隔縮小的状态,图22B表示将山部30A、 30A、 30A 的间隔扩展的状态;30 图23是表示具有与图3、图4的处置部形状不同的山部的处置部的图,图23A表示处置部的平面剖面图,图23B表示处置部的侧面剖面图;图24是表示具有与图16、图17的处置部形状不同的山部的处置部 的图,图24A表示处置部的侧视图,图24B表示处置部的平面剖面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 5 立体图;图26是图25的处置部的平面剖面图; 图27是图25的处置部的侧面剖面图; 图28是图25的处置部的后视图;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 10 立体图;图30是图29的处置部的平面剖面图; 图31是图29的处置部的主视图; 图32是图31的处置部的后视图;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处置部的 15 立体图;图34是图33的处置部的侧视图;图35是表示图33的处置部的变形状态的平面剖面图; 图36是表示图33的处置部的变形状态的平面剖面图; 图37是表示图1的处置部的变形状态的立体图。20附图标记说明10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2插入部14便携式操作部16挠性筒18导线20处置部30 本体 -30A 山部30B 谷部30D 山部o 彰32 电极板33 电极板80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2处置部84 本体84 A 山部助86B 电极部130处置部132 本体132A 山部132B 谷部132C 山部132D 谷部134 电极板136 电极板140处置部142 本体142 A 山部142B 谷部142C 山部142D 谷部144 电极板146 电极板150处置部152 本体152A 山部152B 谷部152C 山部152D 谷部154 电极体156 电极体1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0的立体图。如该图 所示,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0主要由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12和与插入部20 12连接设置的便携式操作部14构成,插入部12其结构包括非导电性 的挠性筒16、插通配置于该挠性筒16的内部的导电性的导线18、安装 于挠性筒16前端的处置部20。导线18的前端与处置部20连接,导线 18的基端与便携式操作部14的接线柱22连接。接线柱22电连接有供给 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流供给装置(未图示)。另外,便携式操作部14的把25 持部24上设有操作按钮26,通过按压操作该操作按钮26,导线18被通 电高频电流。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IO如下操作,即,把持 便携式操作部14的把持部24,将插入部12插入内窥镜的钳子管道(未 图示)或从中拔出。图2是从箭头A方向看图1的处置部20的主视图。另外,图3是沿30图2的3 — 3线的、处置部20的平面剖面图,图4是沿图2的4一4线的、处置部20的侧面剖面图。处置部20的本体30由陶瓷或塑料等非导电性材料构成,并且形成为锯齿状,该锯齿状具有前端侧的两个山部30A、 30A、设于该山部30A、 30A之间的谷部30B、基端侧的两个山部30D、 30D、设于该山部30D、 5 30D之间的谷部30E。山部30A、 30A的前端形成为非锋利的钝形状,构 成为即便将山部30A、 30A抵接后述的黏膜34或固有筋层36 (参照图6) 也不会切断组织。即,山部30A、 30A构成为相对黏膜34或固有筋层36 具有非切断性。在本体30的谷部30B设有电极板32。电极板32由金属等导体构成, 10 如图3所示,与导线18电连接。导线18如前所述与图1的接线柱22电 连接,通过将接线柱22与高频电流供给设备(未图示)连接,可使高频 电流在电极板32中流动。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0 是在处置部32仅设置一个电极的单极性类型,另一个电极(极板)安装 于被检测者。15 如图3所示,电极板32设于谷部30B,电极板32的前端配置于山部30A的顶点和谷部30B的底部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因此,在使山部 30A、 30A与黏膜或固有筋层抵接时,谷部30B的电极板32与黏膜或固 有筋层不接触。另外,电极板32也可不形成在山部30A,其形成范围并 未特别地限定。因此,既可将电极板32仅仅形成在谷部30B的底部,也20可形成在除山部30A的顶点附近以外的宽广范围内。另外,如图2、图4所示,电极板32在本体30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 本体30的大致中间位置。g卩,电极板32以距本体30的下面30C的距离 h为本体30的厚度t的1/2的方式配置。因此,在使本体30的下面30C 例如与固有筋层抵接时,因电极板32从固有筋层离开距离h,故不会损25 伤固有筋层。另外,电极板32的高度位置(即距离h)并不限定于本体 30的厚度t的l/2,可设定在从本体30的下面30C离开的任意位置,可 在高度方向上自由地设定根据电极板32的切断位置。山部30D、谷部30E及设于谷部30E的电极板33分别与山部30A、 谷部30B及电极板32具有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30 接着,基于图5A、 5B、 5C、 5D、 5E及5F说明使用上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IO进行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的方法。以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的手术,即,在黏膜34存在病变部34A,以不损伤固有筋层36的方 式除去该病变部34A。首先,根据设于内窥镜插入部40的观察光学系统(未图示)确认病 5变部34A。此时,从内窥镜插入部40的喷射口散布靛蓝胭脂红等色素而 将病变部34A染色即可。接着,如图5A所示,在病变部34A的周围以规定间隔进行标记42、 42...。标记42的方法并未特别地限定,例如使用前端为针状的高频手术 刀44。高频手术刀44是将细金属导线插通到绝缘管的内部并使该金属导 10线的前端从绝缘管的前端突出规定长度的手术刀,金属导线的突出部分 成为电极,根据高频电流的流动,切开或切除体腔内壁。接下来,如图5B所示,使注射针46插通到内窥镜插入部40的钳子 管道中并从前端导出。利用该注射针46,将药液局部注射到病变部34A 周围的黏膜34的黏膜下层38 (参照图6)。作为药液, 一般是生理盐水, 15但也可使用粘性大的透明质酸钠。这样,通过在病变部34A的整个周围 进行局部注射,病变部34A整体变为大的膨胀隆起的状态。接下来,从内窥镜插入部40的钳子管道拉拔注射针46,使高频手术 刀44插通。如图5C所示,沿标记42、 42...的位置,使用高频手术刀44 切开病变部34A外周的黏膜34。当结束切开操作时,则如图5D所示, 20病变部34A的黏膜34收縮,可看到黏膜下层38。接下来,从内窥镜插入部40的钳子管道拉拔高频手术刀44,使本实 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0插通到钳子管道中,导出处置部20。从切 开位置将该处置部20压入黏膜下层38。接着,如图6所示,使处置部 20抵接到病变部34A下方的黏膜下层38。此时,因处置部20的山部30A、 25 30A进入到黏膜下层38的纤维质中,故黏膜下层38的纤维质进入到山 部30A、 30A之间、即谷部30B中。因黏膜下层38的纤维质与切断设备 即电极板32接触,故高频电流集中流动,黏膜下层38被切断。通过反 复进行该操作,如图5E所示,病变部34A逐渐从黏膜下层38剥离。由 此,如图5F所示,可切除病变部34A。 30 在进行上述的黏膜下层38的切断(剥离)作业时,即便本体30的下面30C与固有筋层36抵接,由于电极板32从下面30C离开距离h, 因而不会与固有筋层36接触。因此,在固有筋层36中高频电流不会集 中地流动,故可防止固有筋层36的损伤。另外,在按压处置部20时,当本体30的山部30A、 30A与固有筋 5层36或黏膜34抵接时,因不是纤维质的固有筋层36或黏膜34不进入 谷部30B,故固有筋层36或黏膜34不会被切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使处置部20向基端侧移动的拉回操 作时,也可进行切断。即,在处置部20的拉回操作时,本体30的谷部 30D、 30D插入纤维质的黏膜下层38之间,黏膜下层38集中到谷部32E 10 并与电极板33接触,故可安全地切断黏膜下层38。此时,因边拉回处置 部20边进行切断,故对处置部20容易施加力,可迅速且安全地切断黏 膜下层38。这样,因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0仅切断是纤维质的黏膜下层38,故不 会误切断固有筋层36或黏膜34,可迅速且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 15 断。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处置部2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设置山部 30A、 30D、谷部30B、 30E以及电极板32、 33,但也可如图37所示, 仅在处置部20的前端侧设置山部30A、谷部30B、电极板32。另外,省 略图示,也可仅在处置部20的基端侧设置山部30D、谷部30E、电极板2033。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可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断。接着,参照图7、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7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该处置 部的侧面剖面图。在图7、图8中,虽然表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部(山 部、谷部及电极板)的例子,但在基端侧也设置有与前端侧相同结构的25切断部。既可如图7、图8所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部,也可仅在基端侧 设置切断部(未图示)。如这些图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50在处置部20 的谷部30B设有三个电极板32、 32、 32。电极板32、 32、 32分别以距 本体30的下面30C不同的距离平行地配置。另外,电极板32、 32、 3230分别与不同的导线18、 18、 18连接,该三条导线18、 18、 18与便携式操作部14的切换开关52连接。切换开关52构成为以择一地选择三条导 线18、 18、 18中的一条的方式与接线柱22连接。因此,通过操作切换 开关52,可选择电极板32、 32、 32中的任一个而使高频电流在其中流动。 另外,导线18、 18、 18或用非导电性部件的外皮包覆以使其不短路、或 5 以通过非导电性的分隔部件隔开的状态进行配置。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50因可选择三个电极板32、 32、 32中的一个而使高频电流在其中流动,故可在处置部20的本体30的厚 度方向选择切断位置。S卩,根据内窥镜用处置工具50,可在三阶段调整 切断深度,可在稳定的深度进行剥离。 10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三个电极板32、 32、 32,但电极板32的个数并不限于此,也可选择设置两个或四个以上的电极板32。接着,参照图9、图IO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 9、图10分别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部54的主视图、平面剖面图。 另外,在图9、图10中,虽然表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部(山部、谷部 15及电极板)的例子,但在基端侧也设置有与前端侧相同结构的切断部。 既可如图9、图IO所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部,也可仅在基端侧设置切 断部(未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是在处置部54设置用于使高频电 流流动的一对电极的双极型处置工具。即,在处置部54,两个电极板32A、20 32B设置于本体30的谷部30B。如图9所示,各电极板32A、 32B配置 成与本体30的下面30C相距规定距离h。另外,如图10所示,该两个 电极板32A、 32B对置地配置于谷部30B的侧面,各电极板32A、 32B 电连接有导线18A、 18B。导线18A、 18B与便携式操作部14 (参照图1) 的接线柱22连接,通过在接线柱22连接未图示的高频电流供给设备,25 可对两个电极板32A、 32B通电高频电流。另外,两条导线18A、 18B或 用非导电性部件的外皮包覆以使其不短路、或利用非导电性的分隔部件 隔幵地设置。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通过在一对电极板32A、 32B之 间使高频电流流动而切断体组织。因此,仅切断进入到谷部30B的纤维 30质的黏膜下层38,故不会切断黏膜34或固有筋层36,可安全且迅速地切断黏膜下层38。另外,因上述内窥镜用处置工具为双极型,故不需要安装在被检测 者身上的极板(未图示),并且,穿孔的风险小且高频电流对周围部位的 影响小。5 另外,两个电极板32A、 32B的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将两个电极板32A、 32B在不同的高度(深度)位置平行地设置。接下来参照图11、图12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 11、图12分别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处置部56的主视图及平面剖面图。 在图11、图12中,虽然表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设备的例子,但在基端 10 侧也设置有与前端侧相同结构的切断部(山部、谷部及电极板)。既可如 图11、图12所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部,也可仅在基端侧设置切断部(未 图示)。在这些图所示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处置部56中,本体30形成为 具有三个山部30A、 30A、 30A和两个谷部30B、 30B的锯齿状,在谷部 15 30B、 30B分别设有电极板32、 32。各电极板32、 32经由金属板58与一 条导线18电连接,该导线18与便携式操作部14 (参照图1)的接线柱 22连接。因此,通过在接线柱22连接高频电流供给设备(未图示),可 从两个电极板32、 32同时流动高频电流。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由于可在两个谷部30B、30B同时 20切断黏膜下层38 (参照图6),故切断面积增大,可有效地进行黏膜下层 38的切断。另外,谷部30B、 30B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也可设置三个以 上的谷部30B,在各谷部30B设置电极板32。这样,这样通过设置多个 谷部30B,切断范围变宽广,可进一步迅速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断。 25 即便是设置多个谷部30B、 30B的情况,也可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构 成为在各谷部30B设置多个电极板32并选择切断深度,或在一个谷部 30B设置两个电极而构成双极型。接下来参照图13、图14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 13、图14分别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处置部60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30 如这些图所示,处置部60主要由上片62、下片64及承载台66构成。承载台66固定在挠性筒16的前端。另外,在承载台66上设有摇动自如 地支承上片62及下片64的轴体68。在轴体68的上端设有凸缘68A,通 过与后述的上片62卡合,可防止上片62的脱落。并且,在承载台66上 竖直设置有用于限制上片62及下片64的摇动范围的限制销72、 74。 5 上片62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具有山部62A、 62A和谷部62B。在谷部62B设有电极板32,在将上片62安装到承载台66时,该电极板32 与导线18电连接。另外,在上片62设有孔62D,通过使承载台66的轴 体68插通该孔62D,上片62摇动自如地被承载台66支承。在上片62 形成有限制槽62E,在该限制槽62E中卡合有前述的限制销72,上片62 的摇动范围被限制。在上片62的下面62C形成有槽62F,在其内部配设 有后述的弹簧76。下片64与上片同样地形成为大致V字形状,具有山部64A、 64A和 谷部64B。在谷部64B设有电极板32,在将下片64安装到承载台66时, 该电极板32与导线18电连接。另外,在下片64形成有孔64D,通过使 承载台66的轴体68插通该孔64D,下片64摇动自如地被承载台66支 承。在下片64形成有限制槽64E,在该限制槽64E中卡合有前述的限制 销74,下片64的摇动范围被限制。在下片64的上面64C形成有槽64F, 在该槽64F的内部配设有弹簧76。通过将弹簧76配置在上片62的槽62F 和下片64的槽64F的内部,如图13所示,上片62和下片64向宽广的 方向施加作用力。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上片62及下片64被摇动自如 地支承。因此,通过将上片62和下片64重合,可縮小处置部56,使处 置部56插通到内窥镜插入部40 (参照图5)的钳子管道中。另外,在将处置部56从钳子管道导出时,因上片62和下片64根据 弹簧76的作用力而打开,故电极板32、 32的切断范围变宽广,可有效 地进行切断作业。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构成为通过使上片62和下片64摇动,山部彼此 间的间隔或打开或关闭,但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图22A 及图22B所示的内窥镜处置工具的处置部20其本体30由非导电性的橡 胶构成,电极板32、 32由导电性的橡胶构成,电极板32、 32与本体30粘接。本体30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如图22B所示,山部30A、 30A、 30A 彼此间的间隔打开。如图22A所示,该本体30可弹性变形以使山部30A、 30A、 30A彼此间的间隔縮小,在该状态下可使其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 道(未图示)中。处置部20在从钳子管道导出时,如图22B所示,本体 5 30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山部30A、 30A、 30A彼此间的间隔扩展。因此, 因谷部30B、 30B扩展,故可根据电极板32、 32在宽广的范围内进行黏 膜下层38的切断。另外,上述第一 第五实施方式通过将山部30A和谷部30B排列成 直线状而将处置部20的本体30形成为锯齿状,但本体30的形状并不限 10于此,也可将山部30A和谷部30B配置成圆周状而将本体30形成为齿 轮状。以下,说明该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的立体图。另外, 图16是该处置部82的侧视图,图17是沿图16的17—17线的、处置部 82的剖面图。15 如这些图所示,在挠性筒16的前端安装有处置部S2的本体84。处置部82的本体84形成为齿轮状,在本体84的外周面上,U状或V状的 多个谷部(槽)84B以一定间隔形成。gp,在本体84的外周面上,山部 84A和谷部84B相互交替地反复形成。在各谷部84B设有由金属等导体 构成的电极部86B。如图17所示,电极部86B通过埋入本体84内部的20 —张金属板86而构成,通过使该金属板86的一部分在谷部82B向外部 露出而形成电极部86B。金属板86与导线18电连接,该导线18被插通 到挠性筒16中,与便携式操作部14的接线柱22连接。因此,通过在接 线柱22连接未图示的高频电流供给设备,可向各电极部86B通电高频电 流。25 如图16所示,电极部86B配置成与本体84的底面84C相距规定距离h,在使底面84C与固有筋层36 (参照图6)抵接时,电极部86B与 固有筋层36不接触。另夕卜,电极部86B、 86B…也可构成为在各谷部84B分别配置导体。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如图18所示,从内窥镜插入 30部40的钳子管道导出处置部82,将该处置部82向导出方向(箭头A方向)挤出,相对于切开后的黏膜下层38而靠近。接着,使处置部82对应每个内窥镜插入部40向本体84的径向(箭头B方向)移动。由此, 本体84的山部84A、 84A…进入黏膜下层38的纤维质,该黏膜下层38 的纤维质集中到谷部84B、 84B...。接下来,因黏膜下层38的纤维质与 5谷部84B的电极部86B接触,故在黏膜下层38高频电流集中地流动而将 其切断。这样,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仅通过使处置部82沿本体84的径向移 动即可容易地切断黏膜下层38。此时,因处置部82始终配置于内窥镜插 入部40的前方,故可始终根据内窥镜观察切断作业,可容易地进行操作。10 另外,因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在本体84的谷部84B设有电极部86B, 故可仅切断是纤维质的黏膜下层38。 S卩,在不是纤维质的黏膜或固有筋 层36这种情况下,因不会与山部84A、 84A…抵接而进入谷部84B、 84B, 故不会因电极部86B而损伤黏膜34或固有筋层36。并且,因内窥镜用 处置工具80中将电极部86B配置成与本体84的下面84C相距规定的距15 离h,故即便本体84的下面84C与固有筋层36抵接,固有筋层36也不 会被切断。因此,根据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可安全且迅速地仅切断黏 膜下层38。另外,因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向从钳子管道导出的导出方向挤出并 向黏膜下层38靠近,故容易向切断部分靠近,操作性良好。20 在上述内窥镜用处置工具80的情况下,既可构成为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可调节切断深度,也可构成双极型处置工具。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山部30A、 62A、 64A、 84A 的形状并未特别地限定,优选为如下形状,即,可容易地插入是纤维质 的黏膜下层38、且可防止固有筋层36的切断。例如,如图23A、图23B25 所示,前端侧的山部30A、 30A形成为越靠近前端则变得越细的大致圆 锥状的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山部30A、 30A的前端倒圆角而形成,具有 非切开性。由此,可容易地将山部30A、 30A插入到是纤维质的黏膜下 层38中,并且,当山部30A、 30A与固有筋层36抵接时,可防止损伤 固有筋层36。另外,图23A、图23B表示仅在前端侧设置切开设备的例30子,优选在基端侧也设置相同结构的切断设备。S卩,将基端侧的山部30D、30D (参照图3、图4)形成为越靠近前端则变得越细的大致圆锥状的前 端细的形状、且在前端设置圆角而具有非切开性。另外,在仅在基端侧 设置切断设备的情况下也可同样地构成。同样地,也可将图16、图17所示的山部84A、 84A形成为图24A、 5 图24B所示的形状。图24A、图24B所示的山部84A、 84A形成为越靠 近前端则变得越细的大致圆锥状的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其前端倒圆角而 具有非切开性。由此,可容易地将山部84A、 84A插入到是纤维质的黏 膜下层38中,并且,当山部84A、 84A与固有筋层36抵接时,可防止 损伤固有筋层36。0 接下来,基于图25 图28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25 图27分别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30的立体图、平面剖面 图、侧面剖面图,图28是从基端方向看处置部130的后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30在非导电性本体132的 前端侧和基端侧分别设有切断设备。即,在本体132的前端侧设有电极15板134,在本体132的基端侧设有电极板136。处置部130的本体132在前端侧具有两个山部132A、 132A,在该山 部132A、132A之间形成有谷部132B,并且,在基端侧具有两个山部132C、 132C,在该山部132C、 132C之间形成有谷部132D。另外,前端侧的山 部132A、 132A的间隔形成为比基端侧的山部132C、 132C的间隔小,在20 整个本体132中,前端侧形成为比基端侧小。另外,本体132的大小实 质上形成为比内窥镜的钳子管道的内尺寸小,可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 道中。如图26的平面图及图27的侧视图所示,山部132A及山部132C构 成为,形成前端逐渐变细的大致圆锥状的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其前端倒 25圆角而具有非切开性。因此,可顺畅地将山部132A和山部132C插入纤 维质的黏膜下层38,并且,在将山部132A、 132C与固有筋层36抵接时, 可防止固有筋层36被切断。在谷部132B、谷部132D分别设有电极板134、 136。如图27所示, 电极板134、 136设置于本体132厚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在固有筋层 3036与本体132的上下面接触时,固有筋层36与电极板134、 136不接触。另外,如图26所示,电极板134、 136配置于谷部132B、 132D的内部、 即从山部132A的顶点或山部132C的顶点离开的位置,在将山部132A 的顶点或山部132C的顶点与固有筋层36抵接时,电极板134、 136与固 有筋层36不接触。另外,电极板134和电极板136通过导体138电连接, 5 进而与导线18连接。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30在切断黏膜下层38时, 首先,通过使本体132向前端侧移动而压入黏膜下层38的内部。由此, 前端侧的山部132A、 132A被插入纤维质的黏膜下层38,黏膜下层38集 中到谷部132B而与电极板134接触。由此,高频电流在黏膜下层38中 10流动,黏膜下层38被切断。因此,可边切断黏膜下层38边将处置部130 向前端侧前进。在将整个本体132压入黏膜下层38后,使本体132向基端侧移动, 进行退回操作。由此,本体132的基端侧的山部132C、 132C插入纤维 质的黏膜下层38间,黏膜下层38集中到谷部132D而与电极板136接触。 15由此,高频电流在黏膜下层38中流动,黏膜下层38被切断。因此,可 边切断黏膜下层38边将处置部130向前端侧前进。接着,进行再次将处置部130向前端侧前进并切除黏膜下层38的压 入切除操作,此后,进行将处置部130向基端侧拉回并切除黏膜下层38 的退回切除操作。这样,通过反复进行压入切除操作和退回切除操作, 20黏膜下层38被切断。因此,根据第七实施方式,因在处置部130压入时 和退回时都切断黏膜下层38,故可迅速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断。特别是,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因边退回处置部130边切断黏膜下层 38,故力容易地传递到黏膜下层38,可切实地切断黏膜下层38。另外, 在边退回边切断时,因在处置部130的基端侧进行切断,故可边从内窥 25 镜的观察光学系统观察切断部分边进行操作。另外,上述第七实施方式在处置部13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都设置切 断设备,但也可仅在基端侧设置切断设备。目卩,在图25 图28的处置工 具中,也可将本体132的前端侧形成为前端侧变小的前端细的形状、且 其前端倒圆角的形状。此时,在使本体132向前端侧移动并压入纤维质 30的黏膜下层38后,通过将本体132退回,从而可切断黏膜下层38。另外,在上述第七实施方式中,也可仅在前端侧设置切断设备。此时,基端侧 优选为退回时不形成大的阻力的形状。接下来,基于图29 图32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图29 图32分别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40的立体图、平面剖面 5图、从前端侧看的主视图、从基端侧看的后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40的非导电性本体142形 成为使四个板部件组合成十字状的形状。即,本体142以90。间隔配置四 个板部件,形成在处置部140的中心轴侧连结的十字状。本体142的前端侧因各板部件的外周部分向前端侧突出而形成有四 10个山部142A、 142A...。在山部142A、 142A…间、即中央部分形成有谷 部142B。同样地,本体142的基端侧因各板部件的外周部分向基端侧突 出而形成有山部142C、 142C...,在这些山部142C、 142C…间形成有谷 部142D。如图31所示,在前端侧的谷部142B设有十字状的电极板144。电15极板144从各山部142A的顶点分离而配置,即便山部142A与固有筋层 36接触,电极板144也不与固有筋层36接触。同样地,如图32所示, 在基端侧的谷部M2D设有十字状的电极板146。电极板146从各山部 142C分离而配置,即便山部142C与固有筋层36接触,电极板146也不 与固有筋层36接触。如图30所示,电极板144和电极板146由导体14820电连接,进而,电极板146与导线18电连接。另外,本体142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小,容易将本体142压入 黏膜下层38。另夕卜,本体142的各山部142A、 142C形成为前端侧变小、 且其前端倒圆角而具有非切开性。因此,容易将山部142A和山部142C 压入纤维质的黏膜下层38,并且可防止因山部142A和山部142C而损伤25固有筋层36。另外,本体142的大小实质上形成为比内窥镜的钳子管道 的内尺寸小,可无障碍地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如上所述构成的第八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反复进 行边将处置部140向前端侧靠近边切断黏膜下层38的压入切断操作、和 边将处置部140向基端侧退回边切断黏膜下层38的退回切断操作,从而30切断黏膜下层38。因此,因在处置部140的压入时和退回时都切断黏膜下层38,故可迅速地切断黏膜下层38。另外,根据第八实施方式,因电极板144、 146配置于处置工具140 的中央(中心轴侧),故即便处置工具140绕轴线旋转,电极板144、 146 也始终配置于中央。因此,不受处置部140的姿势的影响,可进行黏膜 5 下层38的切断。另外,上述第八实施方式在处置部14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都设有切 断设备,但也可仅在基端侧设置切断设备。S卩,也可将本体142的前端 侧形成为前端侧变小的前端细的形状、且其前端倒圆角的形状。另外,上述第八实施方式将四个板状部件组合而形成本体142,但板 10状部件的个数也可为三个或五个以上。无论是那种情况,优选为以相等 的角度间隔配置板状部件。接下来,基于图33 图36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处置工具。图 33、图34分别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50的平面剖面图、侧视图。 图35表示向前端侧移动时的处置部150,图36表示向基端侧移动时的处 15置部150。这些图所示的处置部150的本体152由非导电性橡胶等弹性部件形 成工字状(或H形状)。因此,本体152在前端侧具有山部152A、 152A, 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谷部152B,并且,在基端侧具有山部152C、 152C, 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谷部152D。如图33及图34所示,各山部152A及各 20 山部152C构成为前端侧逐渐变细的前端细的形状、且其前端倒圆角而具 有非切开性。在谷部152B、 152D分别设有电极体154、 156。电极体154、 156在 本体152的厚度方向配置于大致中间位置。另外,电极体154、 156配置 成不与山部152A或山部152C的顶点接触。电极体154和电极体156由 25导体158连接,进而,电极体156与导线18连接。电极体154、 156由 导电性橡胶等具有导电性的弹性部件构成,与本体152同时弹性变形。在本体152的内部埋入有刚体160、 160。刚体160配置于与前端侧 的山部152A和基端侧的山部152C连接的位置。因此,由弹性部件构成 的本体152,除刚体进入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弹性变形。具体地说,或 30如图35所示,以前端侧的山部152A、 152A的间隔扩展而基端侧的山部152C、 152C的间隔縮小的方式弹性变形,或如图36所示,以前端侧的 山部152A、 152A的间隔缩小而基端侧的山部152C、 152C的间隔扩展的 方式弹性变形。另外,在自然状态下,如图33所示,刚体160、 160相 互平行,处置部150的最大外径尺寸变得最小。 5 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50在黏膜下层38的内部向 前端侧靠近时,黏膜下层38成为阻挡,如图35所示,山部152A、 152A 彼此间的间隔自动扩展。因此,可在前端侧的谷部152B集中大范围的黏 膜下层38,通过谷部152B的电极体154可迅速地切断黏膜下层38。另夕卜,若将处置部150在黏膜下层38的内部向基端侧靠近,则基端 10侧的黏膜下层38成为阻挡,如图36所示,山部152C、 152C彼此间的间 隔自动扩展。因此,可在前端侧的谷部152D集中大范围的黏膜下层38, 通过谷部152D的电极体156可迅速地切断黏膜下层38。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处置部150,因切断后的本体152恢复到图34 所示的自然状态,故本体152的最大外径尺寸变小,可容易地使处置部 15 150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另外,在上述第九实施方式中,优选构成为可在处置部150的最大 外径尺寸最小的状态下(即图33的状态)进行固定。例如,在山部152C、 152C设置从基端侧嵌入的环状的嵌合部件,沿筒16滑动自如地设置该 嵌合部件,并且在便携式操作部14设置嵌合部件的滑动操作设备即可。 20 此时,因可使用嵌合部件固定处置部150的山部152C、 152C,故可在处 置部150的最大外径尺寸最小的状态下固定,可切实地使处置部150插 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上述第一 第九实施方式将各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紧固在挠性筒16的前端,但不并限于此,也可经由活动机构支承各 25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图19是在处置部82和挠性筒16间设置弯曲部92(活动机构)的内 窥镜用处置工具90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处置部82被由多个(例如五个)杯状部件100、 100...构 成的弯曲部92支承。在各杯状部件100形成有孔IOOA,在该孔100A中 30插通有导线18。导线18其前端固定于处置部82的本体84,并且,基端与便携式操作部14的滑块94连结。滑块94被便携式操作部14的本体 96滑动自如地支承,通过操作设于滑块94的锁定螺钉98,可进行滑块 94和本体96的锁定及锁定解除。另外,在滑块94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术 大夫的食指和中指的凸缘94A,在本体96的基端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术大 5 夫的大拇指的环部96A。挠性筒16的基端紧固于便携式操作部14的本体96,其前端紧固于 最基端侧的杯状部件100。另外,挠性筒16具有合适的刚性,在使滑块 94向基端侧滑动而增大导线18的张力时,挠性筒16不折断或压坏。弯曲部92被由橡胶等软性材料构成的包覆管102包覆。包覆管102 10 的前端紧固于处置部82的本体84,包覆管102的基端安装于挠性筒16 的基端。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90使便携式操作部14的滑块94 相对于本体96向前端侧滑动,从而降低导线18的张力,各杯状部件100 彼此间的摩擦减小。因此,可使弯曲部92自由弯曲,例如可如图20所15 示进行弯曲。与此相反,若使滑块94向本体96的基端侧滑动,则导线18的张力 上升,各杯状部件IOO彼此间的摩擦增大。因此,弯曲部92以该形状被 固定。由此,在使弯曲部92弯曲时,可保持其弯曲形状地固定。在该状 态下,通过紧固锁定螺钉98,可维持弯曲状态。20 这样,根据内窥镜用处置工具90,因可使弯曲部92弯曲,故可自由地调节并固定处置部82的姿势。由此,处置部82向黏膜下层38的靠近 变得容易,并且,可容易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断作业。另外,各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的活动机构 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如图21所示构成。图21所示的内25 窥镜用处置工具110的处置部82经由弯曲部112而被支持。弯曲部112 具有圆筒状的多个调节环114、 114...,调节环114彼此通过销116旋转 自如地连结。多个调节环114中位于前端的调节环114紧固于处置部82, 在该调节环114固定有操作导线118、 118的前端。操作导线118、 118 被插通到挠性筒16内并巻绕在便携式操作部14的带轮120上。因此,30利用旋钮(未图示)等使带轮120旋转,从而对操作导线118、 118进行推拉操作,调节环114、 114...转动,弯曲部112被弯曲操作。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110,可使弯曲部112自由地弯曲,可自由调整处置部82的姿势。因此,处置部82向黏膜下层38的 靠近变得容易,并且,可容易地进行黏膜下层38的切断作业。 5 另外,在图21中,虽然表示了仅在两方向(上和下)弯曲的弯曲结构,但弯曲方向并不限于此,也可构成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弯曲的结构。 各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的活动机构例如或 使用齿条和小齿轮使处置部82转动,或使用由形状记忆材料构成的线状 部件支承处置部82,对该线状部件通电加热而使其变形,从而改变处置10 部82的姿势。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切断设备使高频电流流动而进行切断,但切 断设备的种类并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利用激光或超声波的切断设备。例 如,在上述电极板32、 33、 86B、 134、 136、 144、 146、 154、 156的位 置配置光纤的前端部,使该光纤插通到挠性筒16中,并且,使光纤的基15 端部与激光振荡装置连接。由此,因激光照射到进入谷部的黏膜下层38, 故可使用激光切断黏膜下层38。此时,激光的照射设备可以设置于谷部 内部的一山部侧而向另一山部侧照射激光。由此,可切实地仅切断进入 谷部的黏膜下层38。另外,在使用根据超声波的切断设备时,在上述电 极板32、 33、 86B、 134、 136、 144、 146、 154、 156的位置配置超声波20 振荡元件,使与其连接的导线插通到挠性筒16的内部,并与外部的驱动 电路连接。由此,朝进入谷部的黏膜下层38振荡超声波,黏膜下层38 因超声波而被切断。在上述第一 第九实施方式中,各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的大小优选形成为比内窥镜的钳子管道实质上小,可插通到内窥25 镜的钳子管道中。实质上,小指的是可无障碍地将各处置部20、 54、 56、 60、 82、 130、 140、 150引入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例如,使用橡胶等 弹性材料构成本体30、 84、 132、 142、 152,并且,在其外周部设置圆角 时,即使本体30、 84、 132、 142、 152的外尺寸比钳子管道的内尺寸大10 %左右也可无障碍地引入到钳子管道中,故处置部20、 54、 56、 60、 82、30130、 140、 150的优选大小为相对于钳子管道内尺寸的大约110%以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置部的前端侧和基端侧设有山部和谷部,在该谷部设有所述切断设备。
2. —种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 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由配置成放射状 的多个板状体构成,该板状体的前端侧及基端侧因外周部突出并形成有山部,故在中央部形成有谷部,在该谷部设有所述切断设备。
3. —种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 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形成为交替地具 有山部和谷部的齿轮状,在所述谷部设有所述切断设备。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15于,所述切断设备是与高频电流供给设备连接的导体。
5.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切断设备照射激光而进行切断。
6.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切断设备超声波振荡而进行切断。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部插通到内窥镜的钳子管道中。
8. 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处置部的所述山部彼此间的间隔扩大或縮小。
9. 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25于,所述处置部经由调节该处置部的姿势的活动机构被支承。
10. 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谷部设有多个切断设备,并且,设有选择设备,该选择设备 从该多个切断设备中选择使用的切断设备。
11. 如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 30在于,所述切断设备配置于从所述处置部的厚度方向的端面离开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其特征 在于,所述山部形成为其前端侧逐渐变细的前端细的形状,并且其前端 倒圆角而具有非切开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内窥镜黏膜下层剥离术中适用于切断黏膜下层的内窥镜用处置工具,该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在插入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处置部,该处置部具有切断设备。处置部的本体形成为具有山部和谷部的锯齿状,在该谷部设有作为切断设备的电极板。
文档编号A61B18/00GK101272744SQ20068003535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6日
发明者山本博德 申请人: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