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2869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肛肠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症以 病变肠段的肌肉和粘膜下层中结肠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由于神经细 胞缺如,神经冲动得不到调节,导致肠壁纵肌和环肌过度收缩而呈现痉 挛状态,蠕动功能消失,使直肠肛门松弛反射消失,它是新生儿肠梗阻 的常见原因。可通过洗肠扩肛治疗此病症,但实施很麻烦,会给患儿带 来生理与心理负担。目前,小儿巨结肠症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自从
Swenson手术成功后,各种手术方法五花八门,均有独到之处。/人Swenson 的"开腹开肠"拖出,到Haitt的"开腹不开肠"拖出,又到现在的"不 开腹经肛门"拖出,对减轻患儿的手术创伤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对 排便控制功能的改进不甚显著。另外手术会妨碍患儿生理,不利于健康 成长。尽管有关巨结肠症的研究在小儿外科发展史上年限最长,经验与 探讨均较广泛和深入,但是目前疗效仍不尽人意,主要存在手术合并症 多和排便习惯与控制不良的问题,其中以巨结肠术后顽固性便秘就诊者 居多。小儿巨结肠术后便秘与失控是近年来倍受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就 诊患儿越来越多,但医生们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没有较好的治疗方 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治疗小儿巨结肠症 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 一 个目的在于提供 一 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山药、白术、红曲和大黄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 合使得个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有有效治疗小儿巨结肠症。
山药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药性论》"补五劳七伤。"《本草求真》"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 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本草经读》"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 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倶是寻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药,故神农另 提出久服二字。"山药是地下茎食物,含有大量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 菌赖以生存的食物。它能有效减轻便秘,降低肠道pH值,恢复肠道细 菌平衡。益生元是一类低聚寡糖,在人、畜上消化道不能被吸收,只能 在结肠内由生理性细菌所产生的酶分解,并被生理性细菌消化吸收。益 生元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生理性细菌所必需的营养和生长促进物 质,使用益生元能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使人 体转为健康。研究发现益生元可使双歧杆菌增殖,使钙、镁、锌、铁等 矿物质吸收,进而调节血糖、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
白术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肾,燥湿,和中。《曰华 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白术能通大便。含挥 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xaetylOl ),苍术酮(Atraetylon ) 等,并含有维生素A。
大黄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本经》"下瘀血……,荡 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是一味"以 通为补"保健佳味,具有通里攻下,活血化瘀之功效。可^f吏肠道通畅、 毒浊下泄,痰湿减少,血脉周流、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红曲性味甘,温。入肝、脾、大肠经。《饮膳正要》"健脾,益 气,温中。"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红曲米。红曲 是发酵食品,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益生菌有助于免疫系统抵抗更危 险的细菌;它们还能将营养成分分解;甚至还能控制身体储存脂肪。红 曲增强免疫功能,含有癸烯鲲(C0Q)是细胞代谢及细胞呼吸激活剂, 能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对免疫系统有非特异性 增强作用,增强抗体,改善T细胞功能。红曲促进肠道蠕动及菌群平衡。
红曲霉的代谢产物对乳酸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使其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对大肠杆菌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明显緩解便秘。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 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山药6 8 4分、白术3~4>[分、红曲6 84分,大黄5 7^f分。 优选为山药8份、白术4份、红曲8份,大黄7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 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口给药或者冲 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口服。
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白术、红曲、大黄分别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红曲和大黄;
3)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80 - 1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100目的细粉。 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白术、红曲、大黄分别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红曲和大黄;
3) 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获得滤液,即可获得本药物的有效成分。 所述步骤3 )中将药物加水煎煮提取时,第一次加7倍药物重 量的水,煎煮1. 5小时,第二次加5倍药物重量的水,煎煮1小 时。
也可购买经过炮制的白术、红曲和大黄进行制备。 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与唾液混合,制成口给药形式。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 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 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嚢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对胃主受纳,脾立健运,肠主吸收均有相互相成作用,
具有促进巨结肠患儿自然排大便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散剂制备
1) 白术、红曲、大黄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8克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4克、红曲8克和大黄7
克;
3)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1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制剂制备
1) 白术、红曲、大黄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6克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3克、红曲6克和大黄5
克;
3)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8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
4) 加入蜂蜜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
1) 白术、红曲、大黄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7克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3克、红曲7克和大黄6
克;
3)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9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
4) 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并干燥,压制成片。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的口服液制备
1) 白术、红曲、大黄进行炮制;
2) 称取山药6克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4克、红曲8克和大黄5 克;
3)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75克倍药物重量的水,煎煮1.5
小时,第二次加水125克,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 滤,获得滤液,即可获得本药物的有效成分。 试验例1 本发明药物治疗小儿巨肠结症的临床观察
病人3个月至一周岁,巨肠结症患儿,10人,其中男、女各5 人。
—症状便秘、腹胀、呕吐、烦燥、哭闹诸症状。
治疗方法每日服用实施例1所述药物1.5克,分多次,将药物纳 入患儿舌尖或舌下,让其用唾液溶化药粉,不必用开水送服。口给药与 一般服药方法不同,口给药是药物纳入口内,运用口中唾液慢慢溶化, 緩緩咽吞。
一般中药煎剂大口饮服或丸散用开水送服,与"口给药"药效大相 径庭。口给药为集药物与唾液结合,以及口中金津玉液等综合产生多维 疗法。
唾液功用咽津养生,历史悠久。《本草.巻五十二》对唾液说明 "人舌下有四转,两药通心气,两秀补肾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
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唾 液除了水分之外,还含有淀粉酶、溶酶酶、粘液蛋白、氨基酸以及少量 钠、钙等多种物质,具有多方面生理功能,有利于消化、养生、强身。 唾液有消毒、解毒等作用。
口腔功能口腔藏舌,舌诊有五脏分区,有经脉经过,舌下有金津 玉液穴。疾病乃五脏六腑不平衡所致,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致病。《灵 枢 经脉》"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口腔 是脏腑、经络、气血汇集点、邪气侵入点、疾病反应点与药物含服治疗 所,口通鼻、耳、咽喉、五官各腔聘,带动药物辐射的气味感受细胞一 嗅觉细胞传给大脑。这些药物气味疗法具有深奥的学问。
美国气味专家摘取诺贝尔桂冠,发现嗅觉系统组织原理,对研究人 体其他感觉系统也具有价值。如他们发现鼻上皮其他领域还存在能够检 测信息的受体,这些受体与气味受体存在相似。另,科学家还发现舌头 味蕾中,也存在与气味受体类似受体。
下病上取小儿巨结肠运用口给药法,《索问.五常政大论》"病 在下,取之上。"口给药促进口中经络经穴。唾液分泌与药物等充分结 合,调动自身防治疾病积极因素。
疗效自服药之日起不需洗肠,服药20 - 30天就能正常通大便。 经多年跟踪,健康状况良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山药6~8份、白术3~4份、红曲6~8份,大黄5~7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其特征在 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山药8份、白术4份、红曲8份,大黄7 份。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小儿巨结肠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1) 白术、红曲、大黄分别进行炮制;2) 称取山药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红曲和大黄;3) 将上述原料药研磨成粒径为80 - 1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研磨 成粒径为100目的细粉。
5、 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 白术、红曲、大黄分别进行炮制;2) 称取山药及上述炮制好的白术、红曲和大黄;3) 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过滤,获得滤液,即可获得本药物的有效成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药 物加水煎煮提取时,第一次加7倍药物重量的水,煎煮l. 5小时, 第二次加5倍药物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
7、 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与唾液混合,制成口给药形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巨结肠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山药6~8份、白术3~4份、红曲6~8份,大黄5~7份。本发明药物对胃主受纳,脾立健运,肠主吸收均有相互相成作用,具有促进巨结肠患儿自然排大便功能,避免了患儿手术治疗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1181462SQ20071000980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魏贤辉 申请人:魏贤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