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效保健药袋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69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效保健药袋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的外用医疗保健药袋,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用于防治流行性感 冒、鼻炎、小儿厌食及解困用的多功效中药外用保健药袋及其制作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外用保健物品,如药枕、护肚袋、护背、保健腰带等,可防治相 关疾病。这些传统外用药袋疗法(有时因常用芳香类药物为原料制造,也可称为香袋疗 法),其治病机理是通过口、鼻、皮肤毛嚢等空隙孔弯,在心肺、脾胃等脏腑功能作用 下,达到平衡气血(阴阳),调和五脏阴阳、镇静安神,振奋精神的目的效果。香袋(药 袋)疗法在古埃及和古印度时代便有人使用,古代中国亦有中医衣冠疗法,是用特殊中 药装入帽子或衣服内防治疾病,后来发展为药物枕头,肚兜等治疗各种疾病,也有在端 午节期间,儿童在胸前挂香袋防病。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号汉墓,墓主人双手各握 一个香袋,其绣花枕内有桂皮、茅香等,现代社会,即使在外国也有香疗法等报道,如 德国某《妇女》双周刊1998年24期曾有"香味为什么能使人节食?"的文章。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号97105701.X公开了一种利用乌药、檀香、青皮、香附、元胡、木香、 神曲和丹参等制成的"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的外用药袋及制作方法"。申请号 为01118913.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藿香、苍术、山奈、白芷、甘;^、艾叶、 雄黄等药物原料制成的"一种预防感冒的药袋",利用上述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一 布袋中,在感冒或流感的多发季节佩戴于胸前,药物通过皮肤、口鼻及穴位,进入人体 或刺激经络,杀菌抗病,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感冒之目的。申请号为92113686. 2的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中药山楂、茯苓、陈皮、白术、川芎、藿香、茶叶、 大黄等制成的一种"减肥保健药袋及药物配制方法",该多功效药袋对人体防病具有保 健、减肥作用,还可治疗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对男性小便不利、膀胱炎、(慢性)肠 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由于传统外用药袋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功效,人们希望能利用更多 的中草药物资源制成方便使用的药袋,为广大群众健康做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天然中药为原料所制作而成的外用多功效保健药袋(亦 称外用香袋)及其制作方法,使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鼻炎、解困及防小 儿厌食等多用途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根据祖国传统外用药袋或香袋疗法,选用一定品种数量的芳 香类中(草)药为原料药,精心配置后混合装入(带有掛绳或系绳的)布袋中所制成, 其组成物所用各种原料药及重量份如下山奈5-9,苍术5-7,白芷4~6,樟脑1~3, 防风4~6,蝉退3~5,仙鹤草6~9,僵蚕3~6,制成的药袋(香袋)每袋约3 ~ 10g 重。
在本发明的保健药袋(或香袋)中优选的芳香类原料药组成物及其重量份为山奈 6-8,苍术5~6,白芷4~5,樟脑1~2,防风4~5,蝉退3~4,仙鹤草6~8,僵蚕 3-5,经周密精心炮制后(或合理的洗、泡、炙、煅、蒸、煮、淬等方法处理后),用 纸包好装入布袋中即可(每袋3-10g重)。
本发明上述这种外用保健药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的方法步骤包括 备料,将配制药袋所需药物原料按配比剂量选优质药材称取后,进行洗净和烘干,后按 常规技术进行炮制,(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50 - 100目细粉,混合均匀,用纸包装后 再装入纯棉针织布裁制成的布袋中,密封(针缝)袋口即为(香袋)成品,每袋用药3~ 10g 。
本发明的药理作用本发明所用的芳香类中药原料药物及组分比例用量的配伍符合 中医理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也是本申请人在数十年中医实践中,经过多年不 断的研究实验所总结出来的。其功用主治与药理所用原料药物山奈性味辛温,入脾 胃二经,气味芳香,有温中散寒、消食、止痛除湿辟秽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暖 中、辟瘴疠恶气"记栽,山奈提取物中的山奈酚对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活性,因其 为一种优质助消化之品,小儿伤食,消化不良,民间用山奈粉适量调红糖服之,可快速 治愈。所用的苍术性味辛温、气香(有异香)、有燥湿健脾、祛风、解郁、避秽、兼 有发汗作用,可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其药理将苍术、艾叶 烟熏消毒,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灭菌效果。白芷性味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其气芳香,能通九秀,有祛寒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止 痛,除湿解毒等功用,《本草汇言》中讲,"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 肌肤以至毛秀,而利泄邪气",白芷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霍乱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动物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 奋作用。樟脑通窍、杀虫、止痛、避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对高级中枢尤为显 著,对循环系统有强心,升压和兴奋呼吸作用。防风有发汗、祛风、胜湿、止痛作用, 能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其药理有明显解热作用,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抗菌作用。蝉退可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其药理抗惊厥 作用,镇静作用,蝉退汤可治咳嗽,肺气壅滞不利。仙鹤草能止血,健胃、劳伤乏力 等,《百草镜》中有"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治小儿痃积(营养不良症,贫血等), 临症(临床)治咳嗽,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之,甚效,大人小儿腹泻均有佳效。僵蚕 能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能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治小儿疳积,活络通经,驱风开 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8种中草药物按照中医学理论,经科学配伍,能发挥其协同防病治 病作用,各中药原料成分之间药效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和协调,能健脾胃,有力防止外邪 的侵袭,结合本人临症(临床)几十年使用,制成的香袋(药袋)对感冒、流行性感冒、 鼻炎、小儿厌食症等疗效确切,其预防和治愈率达9(W以上,效果令人满意。
使用方法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中医外治法由来已久,现代 医学也证实了皮肤有吸收药物的功能,使用时,将本药袋贴皮肤挂于胸部膻中穴(两乳 中间),据医书《灵枢经.胀论》记载"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该穴内景正应心脏心包 外腔,故名"膻中",体会宫城为用,则其应症可想而知。将本香袋挂膻中穴,外有衣 服遮盖,集中药物气味波及胸廓,下达腹(部),上沿颈项及头面各孔秀,药袋中药味 持续刺激穴位,利用人体经络穴位特殊的敏感性和传导性,发挥药物的治病作用,可宽 胸理气,清肺化痰,利咽止咳,杀菌抗病,本药袋药物气味上行,经口鼻吸入呼吸道, 辟秽醒脑,杀菌抑菌,增强了对感冒病毒的免疫力。袋中芳香类中药通过口鼻各孔弯粘 膜以及皮毛等吸收,能促进粘膜组织分泌免疫球蛋白,同时还能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 消化酶活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胃肠消化吸收,"脾旺四季不受邪",尤其是对小儿
5厌食,消化力弱,服药又有不便,佩挂香袋是颇佳选择, 一般7-8天可见效,春困用香 袋来解困,芳香相伴,可使神清气爽,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内服药、针剂相比,其优势是制作简便,使用简单方便、价 格低廉,各原料药皆为无毒性的传统中药原料,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外用无服 药之苦、打针之痛,安全妥善,无碍消化系统以及肝肾,有利减少药源性疾病,可集 防病、治疗、保健于一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两种具体实施例(以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进行制备)。实施例1: 备料取优质干净的山奈80g,苍术70g,白芷60g,樟脑20 g,防风60 g,蝉退5 0g, 仙鹤草80 g,僵蚕50 g,去杂并清水漂洗后烘干,将上述原料按常规方法进行炮制, 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约80目细粉,混合均匀后用干净纸袋包装后(每袋6-10 g量)再 装入纯棉针织布裁制成的药袋中,用针线密封袋口即为(香袋)成品。实施例2:备料, 取优质干净的山奈60g,苍术50g,白芷40g,樟脑10g,防风40g,蝉退3 0g,仙 鹤草60 g,僵蚕30 g,去杂并清水漂洗后烘干,将上述原料按常规方法进行炮制,用 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约80目细粉,混合均匀后用千净纸袋包装后(每袋3~5g量)再装 入纯棉针织布裁制成的药袋中,密封袋口即为(香袋)成品。
成人每袋6-10克,少儿每袋3-5克,可在感冒多发季节或适逢流感时佩挂,可 有效预防感冒,药袋的布质宜选棉布、丝绸等非化纤织物,以利于保持药物的纯正品质 和药物的渗透挥发。具体实施时,可以将药袋制成具有美感工艺造型的形状和色彩,这 样在用其防治疾病的同时,还有装饰作用。
以下是用本发明的香袋(药袋)治疗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鼻炎、小儿厌食的几个典 型临症(临床)病例
例一、某老妇60多岁,1999年6月诊外感咳嗽多天,咳得连胸廓都痛,经挂吊 瓶也欠效。饮食减,欲呕吐、即挂香袋于胸前,约30分钟,咳止,嘱她回去观察。第 二天,荐她媳妇来诊,说她婆婆咳嗽好了。
例二、某六岁童,1996年3月诊,感冒咳嗽,鼻塞、低热、哭闹。他的母亲说, 经常感冒,每次感冒都要挂瓶,平时厌食,食则欲呕吐。经予香袋疗法,IO天后,其
6母又来取香袋',说回去后咳嗽减,最近食量也增些。连用香袋三个月,患儿少感冒, 饮食正常。
例三、郑某,男24岁,2002年10月诊,患慢性鼻炎多年,鼻塞,多鼻弟,呼吸 不通畅,头晕等症状。用香袋挂膻中穴,并嘱每天早上到野外散步半小时到1小时。半 个月症状减轻,坚持三个月,基本痊愈。随访多年,无复发。
例四、王某,男12岁,1995年4月诊鼻塞,鼻弟不断,常打喷噢,精神不振, 体质弱,贫血。给予香袋疗法。嘱其早上起床到室外活动10-20分钟。20天后呼吸顺 畅,坚持三个多月,感冒也少了。
例五、游某,女36岁,反复咳嗽2年,X光影象检查两肺紋理增粗,胸闷,夜 22-24时咳加剧并皮肤搔痒,在省市级医院诊,用各种止咳药,还用喷雾剂喷喉部,初 用有效,用久也无效。用香袋挂膻中,并嘱其注意饮食、起居,^t周到指导,早上迎着 朝阳在野外散步30分钟,20多天后,基本控制住咳嗽。4个多月后,瘦弱身体也胖了。
例六、某1.5岁童,其母诉长期厌食、偏食、不食蔬菜瓜果,吃饭时把食物含在 口中,要他吞下,就有欲呕状。平时多从口中流出唾液。用香袋疗法兼食疗山药、莲 子酌加鸡内金、麦芽磨成粉,每次用适量煮糊食之。半个月后,患儿食量增,也胖了。
例七、某10岁儿童,体质弱,贫血、矮小、厌食、晚上磨牙、呓语,或不时坐在 床上。用香袋疗法兼食疗仿上例。20几天后,食量增,坚持5个月,体质明显好转, 身体胖了,记性也强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用于防治感冒、鼻炎、小儿厌食及解困用的多功效保健药袋,其特征是采用多种芳香类中草药为原料药,配制后混合装入布袋中所制成,所用各种原料药及重量份如下山奈5~9,苍术5~7,白芷4~6,樟脑1~3,防风4~6,蝉退3~5,仙鹤草6~9,僵蚕3~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效保健药袋,其特征是在本药袋中优选的芳香类 原料药组成物及其重量份为山奈6~8,苍术5~6,白芷4~5,樟脑1~2,防风4 ~ 5,蝉退3~4,仙鹤草6~8,僵蚕3~5,经炮制后用纸包好装入布袋中即成品。
3、 一种外用多功效保健药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的方法步骤包括 将配制药袋所需药物原料按配比剂量选优质药材称取后,进行洗净和烘干,后按常规技 术进行炮制,粉碎成50~100目细粉,混合均匀,用纸包装后再装入纯棉针织布裁制成 的药袋,密封袋口即为香袋成品,每袋用药3 10g。
全文摘要
一种多功效保健药袋,其特征是采用多种芳香类中草药为原料药,配制后混合装入布袋中所制成,其组成物所用各种原料药及重量份如下山奈5~9,苍术5~7,白芷4~6,樟脑1~3,防风4~6,蝉退3~5,仙鹤草6~9,僵蚕3~6。其制作的方法步骤是备料,按配比量称取原料药,洗净烘干,炮制,粉碎,混合均匀,用纸包后装入布袋。本发明制成的香袋(药袋)对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小儿厌食症等疗效确切,其预防和治愈率达90%以上,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外用无服药之苦、打针之痛,安全妥善,还有利减少药源性疾病,可集防病、治疗、保健于一体。
文档编号A61P1/14GK101422584SQ20071000972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魏贤辉 申请人:魏贤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