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补血功能有效部位与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112831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蕨麻补血功能有效部位与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蕨麻补血有效活性部位以蕨麻干果为原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蕨麻用水反复洗净,凉干,置于80℃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子备用。
2.将蕨麻粉加入2-5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 3.合并上述提取液; 4.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浸膏; 5.乙醇浓缩干膏加水溶解,加2-10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8-16小时; 6.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并真空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的蕨麻补血活性成分。



图1蕨麻补血活性成分对小鼠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图2蕨麻补血活性成分对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图3GC-MS分析西藏蕨麻补血活性成分SYM-2 图4GC-MS分析蕨麻补血活性成分SYM-3 图5GC-MS分析蕨麻有效部位补血活性成分SYM-4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并不是用来限制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蕨麻用水反复洗净,凉干,置于80℃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子备用。
2.将1000g蕨麻粉加入3000ml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 3.合并上述提取液; 4.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浸膏; 5.乙醇浓缩干膏加水溶解,加5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2小时; 6.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并真空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的蕨麻补血活性成分。
实施例2 1.将蕨麻用水反复洗净,凉干,置于80℃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子备用。
2.将500g蕨麻粉加入1000ml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 3.合并上述提取液; 4.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浸膏; 5.乙醇浓缩干膏加水溶解,加3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8小时; 6.石油醚萃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的蕨麻补血活性成分。
实施例3 1.将蕨麻用水反复洗净,凉干,置于80℃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子备用。
2.将2000g蕨麻粉加入10000ml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5小时; 3.合并上述提取液; 4.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浸膏; 5.乙醇浓缩干膏加水溶解,加10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16小时; 6.石油醚萃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的蕨麻补血活性成分。
蕨麻有效部位补血功能实验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西藏蕨麻,当年6-9月采自西藏那曲地区索县,经洗净、烘干、粉碎。取500g蕨麻,加入1000mL 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得到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干膏,加入100mL水溶解,用石油醚萃取,经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得到供试样品。实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9±1)g,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
1.2方法 1.2.1血常规眼眶取血,加入15μL抗凝剂的抗凝血样,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化验科测定。
1.2.2蕨麻有效部位对小鼠补血作用的影响昆明种小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1-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3-蕨麻有效部位样品组。以红桃K生血剂为阳性对照组,汤剂为每天每只小鼠1/15mL,片剂为每天每只小鼠1/150片(按体重比与人的服用剂量换算),合并并稀释成0.2mL/d。供试样品溶于无菌水,制成0.2mL/d的无菌水溶液。对照组灌以无菌水为对照,0.2mL/d。给予小鼠灌胃喂养15d,喂基础饲料,自由饮水。小鼠末次给样30min后,眼眶取血,测定血常规。取脾脏,称重。
1.2.3有效成分的分离及确定的研究 供试样品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以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合并同类洗脱产物得SYM-1、SYM-2、SYM-3、SYM-4四部分,分别为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70∶1)、石油醚-乙酸乙酯(30∶1)、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洗脱产物。昆明种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样品SYM-1、SYM-2、SYM-3、SYM-4为实验材料,相当于每日小鼠给药量为5g生药/只,对照组以无菌水为对照,给予小鼠灌胃喂养10d。小鼠末次给样30min后,眼眶取血,测定血常规。1.2.4分析有效成分-GC-MS方法HP5890型气相色谱仪,HP5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25mm),HP5972型质谱仪。升温程序炉温180℃,5分钟,5℃--270℃,30分钟。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60∶1,离子源温度280℃,电离方式EI。
1.2.4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方法比较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蕨麻有效部位对小鼠补血作用的影响 表1蕨麻有效部位对小鼠补血作用的影响 Tablel Effect of the extraction of Potentilla anserina L.on RBC and HGB in mice(X±S)
a.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从表1可以看出,样品组与对照组相比,样品组和阳性对照红桃K生血剂组能提高小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脾/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并且,样品组与阳性对照红桃k生血剂相比,补血效果相同。但对于MCHC和MCH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蕨麻主要是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因此,提示蕨麻的补血作用可能首先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快速繁殖,然后再促进幼稚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2.2蕨麻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鉴定的研究 表2蕨麻补血有效成分对小鼠的影响 Table2 Effect of the extractions of Potentilla anserina L.on RBC and HGB in mice(X±S)
a.p<0.05 b.p<0.01 compared with control 从表2可以看出,SYM-1、SYM-2、SYM-3、SYM-4四种样品中SYM-1的补血作用最不明显;而样品SYM-2、SYM-3和SYM-4与对照组比较,补血效果差异显著,样品SYM-2的补血作用最明显,RBC、HGB、HCT三个指标均有显著的提高。2.3GC-MS分析蕨麻补血活性有效部位中成分组成 对样品SYM-2、SYM-3和SYM-4进行GC-MS分析,确定了其中含有12种化合物,它们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十四烷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油酸乙酯、9,12-十八碳烯酸、3-十八碳烯酸、β-谷甾醇、豆甾3,5二烯-7-酮、苯二甲酸二异辛基酯、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
表3GC-MS分析蕨麻补血活性有效部位成分Table 2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 of Potentilla anserina L. Peak NO. RT(min) compound Formula Mr 1 9.24hexadecanoic acid C16H32O2 256 2 9.71 tetr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 C10H32O2 256 3 12.50oleic acidC18H34O2 282 4 12.99 octadecanoic acid C18H36O2 284 5 13.12 ethyl oleate C20H38O2 310 6 13.59 oct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 C20H40O2 312 7 40.81stigmasta-3,5-dien-7-one C29H46O 410 8 19.84 bis(2-ethylhexyl)phthalate 390 9 11.47 3-octadecene,[E]-252 10 12.52 9,12-octadecanoic acid [E,E]- C18H32O2 280 11 19.74 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diisooctyl 390 12 36.72 β-sitosterol C29H50O 414 3.结论 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蕨麻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脾/体比值,但对MCHC和MCH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蕨麻主要是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因此提示蕨麻的补血作用可能首先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快速繁殖,然后再促进幼稚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其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以蕨麻为原料制备的具有补血作用的蕨麻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蕨麻有效部位可以作为补血药物和保健食品。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麻补血有效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将蕨麻用水反复洗净,凉干,置于80℃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子备用。
(2)将蕨麻粉加入2-5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
(3)合并上述提取液;
(4)乙醇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得乙醇浓缩浸膏;
(5)乙醇浓缩干膏加水溶解,加2-10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每次8-16小时;
(6)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并真空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的蕨麻补血活性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麻有效部位能显著提高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较强的补血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补血作用的蕨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用于补血药物和保健品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涉及的蕨麻补血药物或保健品以蕨麻干果为原料,用石油醚萃取蕨麻的乙醇提取物,萃取物经真空减压浓缩后得到具有补血功能的有效部位。动物体内实验表明,蕨麻有效部位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本发明为蕨麻在补血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A61K36/73GK101214294SQ20071001000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日
发明者尚德静, 李庆伟 申请人:辽宁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