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温灸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8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代温灸膏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灸疗法外用中成药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背景灸疗法,是在袓国医学内病外治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独特的治疗方法。灸 疗操作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辨证取穴,借助艾火的热力进行灸穴,使机体 表面局部温升,通过经络传导而起整体性治病与保健作用的中医传统疗法。古人认为灸疗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逐寒补虛,扶正祛邪"之功;近代 通过对灸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大量研究,证明灸疗能"促进和旺盛新城代谢,增 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持久的提高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水平。"但是, 灸疗由于明火容易烫伤,烟雾造成污染,施灸需要专业人士,且耗时较长,使 用不够方便等;使医者嫌灸疗操作繁瑣,病者畏其疼痛,这些也制约了灸疗的 进一步发展。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艾火的灸疗法用药。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代温灸膏,主要由下列重量百 分比的组分组成辣椒 5. 0~30. 0%肉桂 0.5 — 10.0%生姜 58.0 - 85.0%肉桂油 0.0002 - 0.005% 一种代温灸膏的生产工艺将生姜、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80-95%乙醇浸渍三次, 第一次加4-6倍量乙醇浸渍18-36小时,第二次加3-5 倍量乙醇浸渍48-96小时,第三次加3-5倍量乙醇浸渍24-72小时,浸渍液滤 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 35/7(TC的稠膏,加入基 质,再加入肉桂油,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 得。基质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橡胶 25.0 - 38.0%松香 25. 0~38. 0%氧化锌 25.0 - 35.0%羊毛脂 3.0-10.0%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代温灸膏是一种将传统的温灸疗法与现代的 薄贴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帖膏,是传统灸疗法的重大创新。代温灸膏的问世既 为针灸医生简化了灸法的操作过程,又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或根据穴位图自 行使用。该产品具灸疗及皮肤给药的双重治疗作用;有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的 功能;临床用于风寒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寒伤脾胃所 致的脘腹冷痛、虛寒泄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见上述证候者;该 产品具有热效应明显、缓和而持久,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携带使用方便等 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取生姜20000克、肉桂750克、辣椒3800克,分别粉碎成粗粉,用90-9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加4倍量乙醇浸渍24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乙醇浸 渍72小时,第三次加3倍量乙醇浸渍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35/7(TC的稠膏,加入由橡胶、松香、氧化锌、 羊毛脂制成的基质6730克,基质由橡胶31.52%,松香31.52%,氧化锌29. 87%, 羊毛脂7. 08%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并用120#溶剂汽油溶解,再加入肉桂油106 亳克,混句,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实施例2:取生姜17200克、肉桂1220克、辣椒6140克,分别粉碎成粗粉,用90-9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加5倍量乙醇浸渍36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乙醇浸 渍60小时,第三次加3倍量乙醇浸渍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 35/7(TC的稠膏,加入由橡胶、松香、氧化锌、 羊毛脂等制成的基质6730克,基质由橡胶31. 52%,松香31. 52%,氧化锌29. 87%, 羊毛脂7. 08%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并用120#溶剂汽油溶解,再加入肉桂油500 亳克,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实施例3:取生姜20130克、肉桂1960克、辣椒2450克,分别粉碎成粗粉,用90-95%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乙醇浸渍24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乙醇浸 渍36小时,第三次加3倍量乙醇浸渍72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 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0-1.35/7(TC的稠膏,加入由橡胶、松香、氧化锌、 羊毛脂等制成的基质6730克,基质由橡胶31. 52%,松香31. 52%,氧化锌29. 87%, 羊毛脂7. 08%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并用120#溶剂汽油溶解,再加入肉桂油1克, 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临床实施例(1 ) 2004年3月-ll月,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了 120例病例 观察,临床结果表明代温灸膏对寒湿阻络或虛寒性症状的改善有明显效应。 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为显效率63.33 %,有效率96.67%;对慢性胃炎的疗
效为显效率26.67 %,有效率53.33%;对慢性肠炎的疗效为显效率6.67 %,有效率43.33%;说明本品用于内病外治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试验过 程中,没有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对病例的安全性指标检测也未发现异常变化, 故本品的临床应用是安全的。(2 ) 2004年3月-11月,湖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了 114例病 例观察,结果表明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为显效率43. 33 %,有效率80. 00%; 对慢性胃炎的疗效为显效率23.33 %,有效率93. 33%;对慢性肠炎的疗效为 显效率13.79%,有效率72. 41%;临床应用安全有效。(3 ) 2004年3月-11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观察了 160例 病例,结果表明本品能明显改善寒湿阻络或虛寒性症状,同时对风湿性关节 炎患者抗"0"检查异常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为显效率 61.29%,有效率88. 71%;对慢性胃炎的疗效为显效率29.03 % ,有效率58. 06%; 对慢性肠炎的疗效为显效率25.92 %,有效率59.26%;在临床试验过程中, 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病例的安全性指标检测未发现异常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代温灸膏,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辣椒 5.0~30.0%肉桂 0.5~10.0%生姜 58.0~85.0%肉桂油0.0002~0.00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代温灸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将生姜、 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80 - 95 %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加4-6倍量 乙醇浸渍18-36小时,第二次加3-5倍量乙醇浸渍48-96小时,第三次加3 -5倍量乙醇浸渍24-72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 对密度为1.30-1. 35/7(TC的稠膏,加入基质,再加入肉桂油,混匀,制成涂 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温灸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基质由 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橡胶 25.0-38.0%松香 25.0 - 38.0%氧化锌 25.0 - 35.0%羊毛脂 3. 0~10. 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温灸膏及其生产工艺,代温灸膏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辣椒5.0~30.0%、肉桂0.5~10.0%、生姜58.0~85.0%、肉桂油0.0002~0.005%。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代温灸膏是一种将传统的温灸疗法与现代的薄贴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帖膏,是传统灸疗法的重大创新。代温灸膏的问世既为针灸医生简化了灸法的操作过程,又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或根据穴位图自行使用。该产品具灸疗及皮肤给药的双重治疗作用;有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的功能;临床用于风寒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寒伤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见上述证候者;该产品具有热效应明显、缓和而持久,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19/00GK101130014SQ2007100357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8日
发明者冯秋红 申请人:湖南飞鸽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