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417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胃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治疗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药物有关。

背景技术
市售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繁多,配方单一,疗效欠佳,适应病种少,复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不但能治疗急、慢性胃炎,而且还能治疗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的治疗胃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50~70,车前仁20~40, 海螵蛸20~40,白及20~40, 党参20~40,丝瓜络15~25, 大腹皮10~20,丹参10~20, 紫草10~20,延胡索10~20, 鸡内金3~8,甘草3~8。
上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60,车前仁30, 海螵蛸30,白及30, 党参30,丝瓜络20, 大腹皮15,丹参15, 紫草15,延胡索15, 鸡内金5,甘草5。
本发明药物中以蒲公英、车前仁、紫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其中蒲公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利湿消肿,散瘀通淋;车前仁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之功效;紫草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诸药合用效果更好。海螵蛸、延胡索有很好的制酸止痛作用,其中海螵蛸有制酸止痛、固精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海螵蛸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所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改变胃内容物的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另外,其所含壳角质与胃中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使出血趋于凝固作用;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本草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行气,第一品药也”。白及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白及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白及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溃疡抑制率可达94.8%,白及粉对实验性犬胃及十二指肠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迅速堵塞穿孔,阻止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外漏并加大网膜的遮盖作用。配以丝瓜络、大腹皮、鸡内金的以形治形、以络通络作用治疗胃病效果更佳,其中丝瓜络有祛风、通络、活血之功效,《本草纲目》“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瘀,祛痛杀虫,治诸血病”。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大腹皮有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胃肠动力作用。少佐鸡内金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之功,口服鸡内金粉剂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有提高,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加。再配合党参,甘草补脾益气、党参《本草丛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甘草还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及抗溃疡,抑制胃液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及镇痛和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作用。再辅以丹参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保护胃黏膜,抗胃溃疡及镇痛和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诸药配用,共奏杀灭幽门螺杆菌、制酸止痛,保护胃黏膜及中医以形治形、以络通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故本发明药物治疗急、慢性胃炎,十二脂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好。
将党参和其它中药原料按比例配料,分别焙干,粉碎,过孔径为0.124~0.175mm的筛,然后装瓶或装袋备用。
凡是确诊为急、慢性胃炎,十二脂肠炎,胃、十二脂肠溃疡患者都可以应用本发明药物。每次服8克,一日3次,十四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一至六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临床效果本申请人经30年临床验证,本发明药物治疗各种胃病,具有见效迅速,效果确切,一般胃病一疗程内即可见效,三疗程痊愈,较重者六疗程即可痊愈, 病例介绍 1,罗某,女,37岁,兴义镇张河村人,就诊于2005年10月18日,患胃病多年,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中西药未效,现胃部胀痛,暖气、食少、舌淡、苔白、脉弦细、睡液pH值6.5。停用其他药物,服用,每天三次,每次8克,服用五天后胃痛胀、暖气减轻。继用本发明药物二月余,经胃镜复查,胃炎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2,盛某,男,72岁,彭山县保盛镇江云村人,就诊于2006年3月25日,患胃病多年,经检查诊断为糜烂出血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中西药时好时坏,现面色苍白,胃痛、嘈杂,反酸、暖气、黑便,舌淡苔白,脉弱,唾液pH值6,停用其他药物,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8克,一日三次,服用第四天后,黑便转黄,胃痛、嘈杂,反酸减轻,继服本发明药物3月,经胃镜复查,胃炎消失,溃疡愈合,随访未见复发。
本申请人通过30年的反复实践、研究、探索、验证、筛选发现,临床治疗各种胃病应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制酸止痛,保护胃黏膜为主,再根据中医以形治形、以络通络,辩证施治为辅,治疗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好,见效快,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50,车前仁20, 海螵蛸20,白及20, 党参20,丝瓜络15, 大腹皮10,丹参10, 紫草10,延胡索10, 鸡内金3,甘草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60,车前仁30, 海螵蛸30,白及30, 党参30,丝瓜络20, 大腹皮15,丹参15, 紫草15,延胡索15, 鸡内金5,甘草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70,车前仁40, 海螵蛸40,白及40, 党参40,丝瓜络25, 大腹皮20,丹参20, 紫草20,延胡索20, 鸡内金8,甘草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55,车前仁25, 海螵蛸25,白及25, 党参25,丝瓜络25, 大腹皮25,丹参13, 紫草13,延胡索13, 鸡内金4,甘草4。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50~70,车前仁20~40,
海螵蛸20~40,白及20~40,
党参20~40,丝瓜络15~25,
大腹皮10~20,丹参10~20,
紫草10~20,延胡索10~20,
鸡内金3~8,甘草3~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
蒲公英60,车前仁30,
海螵蛸30,白及30,
党参30,丝瓜络20,
大腹皮15,丹参15,
紫草15,延胡索15,
鸡内金5,甘草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按重量份由如下原料制成蒲公英50~70,车前仁20~40,海螵蛸20~40,白及20~40,党参20~40,丝瓜络15~25,大腹皮10~20,丹参10~20,紫草10~20,延胡索10~20,鸡内金3~8,甘草3~8。本发明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1181521SQ20071005059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陈会甫, 科 陈 申请人:陈会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