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气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6531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寒湿气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由风寒湿气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外用膏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将由风寒湿六淫之气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统称为“痹症”,痹症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的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等疾病均属痹症范畴。目前用于此类病症的治疗药物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普遍存在功效单一、疗效差、治疗周期长等缺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西医对于此类病症没有特效疗法,长期服用“强的松”、“芬必得”等激素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内服中药也因为药液浓度低,吸收慢,不能直达病所,将风寒湿邪驱赶出病处而药效不理想。针灸、火罐、推拿按摩等方法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病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膏药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其使用方便,价格低,易保存,治疗广泛而受到患者的欢迎。现在市场上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膏药琳琅满目,但许多膏药都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病痛的作用,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特别是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麻油将所用药物炸枯漂起,去除杂渍,再以黄丹为增稠剂定型成膏,这种膏药的传统制作工艺存在很多缺陷,首先,高温油炸会破坏药物中的多种有效成分,不能达到药物应有的治疗效果,其次,以黄丹为增稠剂,膏药中的铅含量较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纯中药制备,疗效确切的治疗骨关节疾病外用膏药。
提供一种上述膏药的制备方法,以克服传统工艺缺陷,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威灵仙 8~10鸡血藤 8~10穿山龙 8~10毛姜 4~8秦艽 8~10防风 8~10桂枝 8~10肉桂 2~5全虫 2~5 蜈蚣 2~5乌蛇 4~8 蛴螬 2~5
地龙 2~5 犬骨 8~10当归 8~10 川芎 4~8桃仁 4~8 红花 2~5三七 2~5 马前子 4~8川乌 8~10 草乌 8~10天南星 4~8 乳香 2~5没药 2~5。
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制备成膏剂使用,其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60~80目的细料,装入萃取罐中,用相当于细料重量2~4倍的60~95%乙醇溶液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加热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浓缩提取液;将制备好的浓缩提取液按照膏∶药=1.5~2∶1的调配比例加入到预制好的母膏中,混合均匀,平摊在无纺布上制成膏药。
所述的母膏是由40份聚异丁烯、20份松香、20份骨胶、5份蜂蜡、10份甘油和5份羊毛脂混合在一起得到的。
其中,所述的乙醇溶液提取操作是先将物料在50~70℃预热30~60分钟,再升温至80~90℃,回流提取4~8小时。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的调配大纲,相须、相使、相生、相克的调配大法,根据不同病位、人体正气盛衰、风寒湿邪偏向等条件,选择药物精心调配,精制而成。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组方的科学性,又与现代中医药研究相结合,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散寒、祛风湿、软坚散结、强筋健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骨质增生、骨刺引起的骨关节活动障碍;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等,对骨膜、肌筋膜粘连引起的麻木酸胀、疼痛、肿胀、僵硬变形等症状有特效,能迅速解除肌筋膜粘连,减轻疼痛,抑制关节变形,恢复关节肌肉功能,从而达到康复身体的目的。
本发明结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用溶剂萃取工艺代替传统的麻油炸制药料,将所用药物的全部成分萃取收集,溶解到母膏中,保持了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的完整性,制成的膏药渗窜透力强,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不但对风寒湿痹之六淫之气有显著的祛除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本发明采用先进的脱铅工艺,利用植物胶作为母膏精心调配制作,产品中不含铅砷,后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发明药物对于治疗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骨现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肩周炎、各种骨质增生症以及由增生引起的压迫神经疼痛、麻木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本发明的药膏直接贴于患部表面,敷用方便,治疗周期短。药物不需内服,有效成分不经胃肠道吸收,不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共选择68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以表明本发明药物外用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683例患者中,男性315人,女性368人,年龄最大85岁,最小12岁,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281例,肩周炎196例,骨质增生128例,腰椎间盘突出35例,颈椎病43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膏药外贴患处进行治疗观察,使用方法为3天换药1次,3贴为一个疗程。疗效标准为治疗1~3疗程后临床症状及阳性体症全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一年内未见复发为痊愈;冶疗1~3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只存在少量不适为显效;冶疗1~3疗程后临床症状减轻,关节活动少许受限或常有轻度疼痛感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减轻为无效。
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各种骨关节疾病241例,占70%,显效265例,占15%,有效138例,占12%,无效39例,占3%,总有效率达到91%。
表1 683例风寒湿痛患者临床疗效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4Kg聚异丁烯、2Kg松香、2Kg骨胶、0.5Kg蜂蜡、1Kg甘油和0.5Kg羊毛脂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到预制母膏。
将威灵仙2700g,鸡血藤2700g,穿山龙2700g,毛姜1800g,蓁艽2700g,防风2700g,桂枝2700g,肉桂900g,全虫900g,蜈蚣900g,乌蛇1800g,蛴螬900g,地龙1350g,犬骨3000g,当归2700g,川芎1800g,桃仁1800g,红花1350g,三七900g,马前子1800g,川乌2700g,草乌2700g,天南星2250g,乳香1350g,没药1350g,共计48450g中药混合粉碎成60目的细料,装入萃取罐中,加入80%乙醇溶液150Kg,升温至70℃预热40分钟,继续升温至90℃,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加热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5Kg浓缩提取液。取9Kg母膏,与浓缩提取液混合均匀,平摊在无纺布上制成膏药。
实施例2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料(g)威灵仙100g 鸡血藤100g 穿山龙80g 毛姜50g蓁艽100g防风100g桂枝100g 肉桂25g 全虫25g蜈蚣25g乌蛇50g 蛴螬25g 地龙25g 犬骨80g当归50g川芎50g 桃仁40g 红花25g 三七25g马前子50g川乌100g草乌100g 南星60g 乳香30g没药30g将上述1445g中药粉碎成80目的细料,装入萃取罐中,加入60%乙醇溶液5500g,升温至60℃预热60分钟,继续升温至80℃,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加热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150g浓缩提取液。取300g母膏,与浓缩提取液混合均匀,平摊在无纺布上制成膏药。
实施例3威灵仙80g鸡血藤80g穿山龙80g 毛姜80g蓁艽80g防风80g 桂枝80g 肉桂45g全虫45g蜈蚣45g乌蛇80g 蛴螬45g 地龙45g犬骨80g当归80g川芎80g 桃仁80g 红花45g三七45g马前子80g川乌80g 草乌80g 南星80g乳香45g没药45g将上述1685g中药粉碎成80目的细料,装入萃取罐中,加入95%乙醇溶液4000g,升温至50℃预热30分钟,继续升温至80℃,加热回流提取5小时,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加热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120g浓缩提取液。取200g母膏,与浓缩提取液混合均匀,平摊在无纺布上制成膏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威灵仙 8~10 鸡血藤 8~10穿山龙 8~10 毛姜4~8秦艽8~10 防风8~10桂枝8~10 肉桂2~5全虫2~5蜈蚣2~5乌蛇4~8蛴螬2~5地龙2~5犬骨8~10当归8~10 川芎4~8桃仁4~8红花2~5三七2~5马前子 4~8川乌8~10 草乌8~10天南星 4~8乳香2~5没药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为膏剂。
3.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药物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60~80目的细料,装入萃取罐中,用相当于细料重量2~4倍的60~95%乙醇溶液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加热浓缩,回收乙醇后得到浓缩提取液;将制备好的浓缩提取液按照膏∶药=1.5~2∶1的调配比例加入到预制好的母膏中,混合均匀,平摊在无纺布上制成膏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母膏是由40份聚异丁烯、20份松香、20份骨胶、5份蜂蜡、10份甘油和5份羊毛脂混合在一起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乙醇溶液提取操作是先在50~70℃预热30~60分钟,再升温至80~90℃,回流提取4~8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气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外用膏药,是以威灵仙、鸡血藤、穿山龙、秦艽、防风、桂枝、肉桂、全虫、蜈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为原料药,经乙醇提取得到提取液,加入预制母膏中混合均匀,制成膏药。本发明药物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散寒、祛风湿、软坚散结、强筋健骨等功效,对于治疗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骨现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肩周炎、各种骨质增生症以及由增生引起的压迫神经疼痛、麻木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经683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1%。
文档编号A61K47/44GK101066348SQ20071006212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钱智 申请人:钱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