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88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是指椎骨边缘或关节边缘关节面及骨突处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也就是说人的骨骼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某个部位骨质受到损伤失去正常形态而出现异常。如果长期的抬头、低头或者侧屈工作,就会导致肌肉一侧损伤,失去平衡。中老年人因椎间盘和软骨退化可以导致颈椎的关节不稳定,容易出现颈椎增生。颈椎病的症状表现在头颈活动受限,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起偏头痛或眩晕;活动时有疼痛;颈部有僵直;伴有手肩臂感觉异常疼痛;由于颅内供血不足可引起脑后部缺血而表现一系列头部症状,如偏头痛、视力障碍、耳鸣、听力减退等。目前治疗颈椎增生的方法有很多,有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按摩,牵引,中医中药,针炙等。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由于本症属于多发病、常见病,而西药又无较理想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本症取得了很大进展。
发明内容本发明充分发掘中医疗法中药材的药用显效价值,总结研制出了该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丹参30g,鸡血藤21g,元胡12g,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配制药物时将上述原料药中杂质去除,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熟地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鸡血藤活血化瘀,其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元胡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縮,寒湿脚气,疮癣肿毒。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治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癥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穿山甲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地龙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本发明药物可达到散瘀通络,止痛消肿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抑制骨刺再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局部组织损伤,而达到消除因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四肢无力,间歇破行,肩臂四肢麻木,腰腿足跟痛及生活不能自理等症状。临床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N0A诊断标准。我们以颈部疼痛伴功能活动障碍、X线结论提示有颈椎骨质增生为受试对象的诊断标准。1.2实验方法随机对照试验,将受试病例100例(其中门诊病人49例,住院病人51例,男47例,女53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56士1.67)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日一剂,分早晚口服。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波型为连续波,波长1.2m,剂量为微热,放置方法为并置,每次20min,l次/d,连续4周。机型CDL2型超短波治疗机,上海八二二厂制造),两组均给予常规手法按摩,l次/d,连续4周。1.3疗效观察指标(1)颈部压痛采用4级评分法0分无疼痛;l分轻压痛;2分明显压痛;3分重度压痛,按压时退縮反应。(2)活动痛采用10cm自视模拟标尺法。(3)颈椎活动度0分活动度正常;l分1/3活动度受限;2分2/3受限;3分完全受限、关节僵凝。(4)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采用自清洗旋转式粘度仪自动检测,仪器型号LBY—N6A,北京普利生公司制造。积分计算方法:先计算每一受试病例分项指标的改善百分数治疗前分值一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X100%,再将各项指标改善百分率相加求平均值即得每一患者总改善百分率。1.4疗效综合评价标准(l)无效症状和体征总改善率<30%。(2)改善50%>总改善率》35%。(3)进步75%〉总改善率》50%,显效总改善率>75%。1.5统计学处理所有测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P土s)表示,组间显著性检验用方差分析法,治疗前后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以上统计在美国SPSS/PC4.0软件支持下在IBM—PC机上完成。2.结果2.1治疗前后疼痛与功能活动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疼痛和活动痛都有显著改善(P<0.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从功能活动看只有试验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表l治疗前后疼痛与功能活动的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2.2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见表2。从表2可知,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的全血粘度(低切)和红细胞变形指数都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改善但不俱备显著性(P〈0.05)。表2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2.3疗效综合评估试验组无效3例,改善4例,进步8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89.9%。对照组无效5例,改善7例,进步10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83.3%。试验组总有效率89.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3.讨论本研究纳入病例平均年龄(56士1.67)岁,与文献报道接近。但有年轻化趋势,多因素发病常导致颈痛、根性臂丛症状,颈性眩晕,严重者引起脊髓型颈椎病。从治疗现状看普遍采用理疗、按摩、牵引、内服非甾类消炎镇痛药等综合治疗手段。超短波治疗是目前临床理疗采用较普遍的公认有效手段,具有内生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消炎镇痛的作用,故以此疗法为对照。临床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和超短波疗法都是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疼痛的有效方法,前者总有效率达89.9%,后者为83.3%,对增生引起的疼痛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均<0.001),但在改善颈椎功能活动方面却只有本发明疗法具有显著性(见表1)。作为一种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常伴随局部循环障碍,故有学者明确提出血液流变学应作为其评估指标。因此在实验指标中我们做了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该疗法能改善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见表2。而对照组的改善却不具备显著性。这可能与该疗法较强的改善局部微循环的功能有关。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丹参30g,鸡血藤21g,元胡12g,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配制药物时将上述原料中杂质去除,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权利要求1、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丹参30g,鸡血藤21g,元胡12g,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该种内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丹参30g,鸡血藤21g,元胡12g,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配制药物时将上述原料中杂质去除,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本发明药物可达到散瘀通络,止痛消肿的作用,可从根本上抑制骨刺再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局部组织损伤,而达到消除因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四肢无力,间歇破行,肩臂四肢麻木,腰腿足跟痛及生活不能自理等症状。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181597SQ20071011473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发明者胡玉翠申请人:胡玉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