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28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
背景技术
有些静脉炎是由输液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使药物吸收障碍,局部红肿硬痛,继续用药困难,尤其小儿静脉穿刺更是困难。西医以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
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红花5~30,白芥子30~80,大黄20~50,芒硝30~80。
制法及用法上药研末,以160g为一剂包装。使用时食醋搅拌,炒热,以45~60°C为宜,热敷患处。
方解白芥子辛温消散,除淤消肿,改善血运,促使吸收;红花、大黄活血化淤,软坚消肿;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促使水分外渗,使肿胀消散,拌醋加热有助于药物发挥作用,改善血运,肿胀吸收,炎症消除。全方共达消除炎症肿胀消散、疼痛缓解之效。
临床应用本方临床使用362例,其中显效192例,有效148例。
本发明对由输液引起的非感染性静脉炎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例l
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
红花30g,白芥子30g,大黄50g,芒硝300g。
制法及用法上药研末,以160g为一剂包装。使用时食醋搅拌,炒热,以45~60'C为宜,热敷患处。
例2
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红花5g,白芥子80g,大黄20g,芒硝80g。
制法及用法上药研末,以160g为一剂包装。使用时食醋搅拌,炒热,以45~60°C为宜,热敷患处。例3
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
红花15g,白芥子60g,大黄30g,芒硝60g。
制法及用法上药研末,以160g为一剂包装。使用时食醋搅拌,炒热,以45 60。C为宜,热敷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红花5~30,白芥子30~80,大黄20~50,芒硝30~8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红花15,白芥子60,大黄30,芒硝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静脉炎的外敷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红花5~30,白芥子30~80,大黄20~50,芒硝30~80。本发明对由输液引起的非感染性静脉炎有特效。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55727SQ20071015095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梁秉文 申请人: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