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83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咳嗽哮喘为常见呼吸道病症,发病原因较多。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 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 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 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可是如为频繁的刺激性咳 嗽而致影响工作与休息,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骤然发生的咳嗽,多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特别是刺激性气体吸入所致者)及气管或支 气管异物引起.中医理论认为咳漱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 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疾 为主要表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 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 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杭原后,使平滑 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 杭原数小时乃至数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 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 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检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 重要机制。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 源性哮喘。
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I型 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 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 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
中医理论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 疾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孪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 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 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 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它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一种疾患,通常并 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 时,则称之为喘证。
现在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的药物很多,有化学药也有中药, 化学药疗效好但往往副作用大,中药如咳喘宁、喘息灵胶囊、复方
甘草片、定喘止嗽丸等,在临床应用中,大都因疗效不显著、制剂粗 糙、质量不易控制、药品稳定性较差,或是因为处方中加入麻黄、婴 粱等毒麻药物,长期服用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或由于加入了具有止
咳平喘作用的化学或激素类类成分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致使其不 能长期临床应用,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纯中药制剂(不含有依赖性 的毒麻药物以及化学或激素类成分)在咳嗽和哮喘治疗市场相对来说 仍处于相对弱势。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好、副作用低的特点并没 有充分体现出来,这其中有组方的原因,更有工艺的原因,因此市场 急需开发一种组方合理、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显著、安 全的治疗咳嗽和哮喘疾病的纯中药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 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芥子5 15份、甘遂1 10份、细
辛5 15份、元胡5 15份、冬虫夏草1 5份、麝香0.5 1.5份。
优选的是,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芥子9份、甘遂6份、
细辛9份、元胡9份、冬虫夏草3份、麝香1份。
哮喘目前尚无根治之法,为探索这一难题,本发明人采用多年临 床经验使中医经络经外奇穴疗法直接贴药,既起到了穴位刺激经络的 作用,又发挥了药物的效能,縮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收到非常好 的效果,只要是本治疗范围内的哮喘患者,在治疗三至五次后,哮喘
有不同成度改善,临床观察治疗有效率达100%。逐渐改善提高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治疗过的哮喘患者的认可。
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穴位具有反应疾病敏感的特性,同时 亦可将不同的药物通过经络和穴位有选择性地运送到相应区域和部 位,使局部药物达到较高浓度,从而发挥药物和中医经络经外奇穴疗 法直接给药双重作用。将药物经穴位贴敷致达病所。它将药物与穴位 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该 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适应症广、作用迅速等优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疏风散寒,清热化痰,止哮平喘;用于风寒 外感,痰内阻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症见喘促气粗,喉中喘鸣,胸隔满 闷,恶风塞等病症的治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 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 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 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片剂
称取冬虫夏草1千克和麝香1.5千克,粉碎成100目细粉;取白 芥子5千克、甘遂10千克、细辛15千克、元胡5千克,加水煎煮二 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收集滤液;第二次 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縮成膏,喷 雾干燥,得细粉,按适当比例加入糊精,并与上述材细粉混匀,湿法
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2胶囊剂
称取冬虫夏草3千克和麝香1千克,粉碎成100目细粉;取白
芥子9千克、甘遂6千克、细辛9千克、元胡9千克,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收集滤液;第二次加水6
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縮成膏,喷雾干燥, 得细粉,制粒,过筛,即得。
实施例3粉末
称取白芥子15千克、甘遂l千克、细辛5千克、元胡15千克、 冬虫夏草5千克和麝香0.5千克,充分研磨至100目细粉,充分混匀。
实施例
所述穴位为椎杼穴(双)、肺募穴(双)、中喘穴,均为双穴。共计 六穴。取实施例3的粉末18克,把上好鲜生姜适量,捣碎拧汁,调 和药粉,均分六等分,放到要放六个穴位上,用透气尚好纸胶布,选 正方形能药物固定牢固大小粘好即可。隔6-8小时去掉。关于择时是 在每逢天干庚日午时贴敷为好。十天一次,六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 如贴敷后起泡,流黄水均为正常现象。严重者涂碘伏预防感染即可。 到下一个庚日即能恢复,如期恢复不好,可另推一庚日即可。
根绝符合下述标准的100例病人的观察,其中男63例,女37 例,IOO例病人中的每一个均消失了相应的哮喘症状。
诊断标准如下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 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
一项试验阳性。(l)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 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 加绝对值》00ml];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 率220% 。
5、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实验例
对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进行的药效学试验如下 材料
1、 药物①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临
床每天用药3次,每次4粒,每粒相当于生药2.64g,用前研磨后配制 成所需浓度的
受试药液;②氨茶碱注射液,250mg/2ml,广州明兴制药厂,批 号040713。
2、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普通级,广西区防疫站动 物室提供;豚鼠,普通级,体重180-220g,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动 物雌雄兼用。
方法与结果
(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豚鼠组胺性哮喘的平喘作用 幼年豚鼠,置于喷雾箱内,将浓度为2mg/ml组胺喷雾喷人箱内, 喷雾时间为60秒,筛选合格豚鼠32只,随机将合格豚鼠分为4组 ①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 ig);
②阳性对照组(氨茶碱125mg/kg, ip);③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 剂量组(4g/kg, ig);④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8g/kg/i.g),本 发明中药组合物给药组连续ig给药3天,每天1次,于末次给药后 l小时,豚鼠置于喷雾箱内,喷雾。0.2%组胺60秒,记录喷雾开始 至6分钟内豚鼠哮喘出现的时间(以抽搐、跌倒为准)作为潜伏期, 如潜伏期超过6分钟,潜伏期以360秒计,阳性对照组于第3天ip 给予氨茶碱l次,30分钟后,测定其哮喘潜伏期。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
说明其有平喘作用,见表1。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
组别 剂量(g/kg)
空白
氨茶碱 0.125
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 4 本发明中
药组合物 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鼠的平喘作用(X士 SD)
动物数 哮喘潜伏期(秒) 8 131.5 士 31.8
8 310.0 土 86. 6,
8 200.8 土 95. 6*
8 260.0 土 111. 2**
**P<0.05, ***P<0.01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芥子5~15份、甘遂1~10份、细辛5~15份、元胡5~15份、冬虫夏草1~5份、麝香0.5~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 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白芥子9份、甘遂6份、细辛9 份、元胡9份、冬虫夏草3份、麝香1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由白芥子、甘遂、细辛、元胡、冬虫夏草和麝香制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疏风散寒,清热化痰,止哮平喘;用于风寒外感,痰内阻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症见喘促气粗,喉中喘鸣,胸膈满闷,恶风塞等病症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36/66GK101167809SQ2007101653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文生 申请人:王文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