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流行的听诊器绝大多数采用五十年代设计的老式单腔体胸件,由于其从听诊头至传声杆的传声道无左右之分,故传音不够清晰;有的听诊器采用完 全分离的两根胶管来连接听诊头与传声杆,但由于两根胶管会相互磨擦产生躁声 仍影响了传音,并且只能单人诊断,不能多人同时对身体某处进行听诊,尤其是 在室外或其它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外界的干扰,使医生对通过听诊器听到 的声音无法进行病理判断,有可能出现误诊或错诊,造成医疗事故,增加病人造 成痛苦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传音清晰、灵敏度高并且使医生能够准确 的判断患者病情的一种听诊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听诊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传声杆、Y型胶管和听诊头,其特征是 所述Y型胶管内纵向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将Y型胶管的内腔分成两个相互独 立的密闭通道,所述两个密闭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耳塞相连通,另一端与 听诊头相连通。
以下是对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听诊头内安装有微型话筒,所述微型话筒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听诊头外的 录音机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膜将Y型胶管的内腔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密闭通道,使其 分别与作用两个耳塞连通,提高了传音清晰度和灵敏度,听诊头与录音机连接, 使病人腹腔的声音能记录,尤其是在室外或其它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外界 的干扰,在医生对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声音无法立即进行病理判断的情况下,通过 录音机重放,使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人的病情,避免了出现误诊或错诊,使病 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 一种听诊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1、传声杆2、 Y型 胶管3和听诊头4,如图2所示,所述Y型胶管3内纵向设有一隔膜6,所述隔 膜6将Y型胶管3的内腔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密闭通道9和密闭通道10,所述 密闭通道9和密闭通道10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耳塞1相连通,另一端与听诊 头4相连通,提高了传音清晰度和灵敏度,所述听诊头4内安装有微型话筒,所 述微型话筒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听诊头4外的录音机8相连接,使病人腹腔的声音 能记录,尤其是在室外或其它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中,由于外界的干扰,在医生对 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声音无法立即进行病理判断的情况下,通过录音机重放,使医 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人的病情,避免了出现误诊或错诊,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 确的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听诊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1)、传声杆(2)、Y型胶管(3)和听诊头(4),其特征是所述Y型胶管(3)内纵向设有一隔膜(6),所述隔膜(6)将Y型胶管(3)的内腔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密闭通道(9、10),所述两个密闭通道(9、10)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耳塞(1)相连通,另一端与听诊头(4)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听诊器,其特征是所述听诊头(4)内安装 有微型话筒,所述微型话筒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听诊头(4)外的录音机(8)相连 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听诊器,包括左右两个耳塞、传声杆、Y型胶管和听诊头,所述Y型胶管内纵向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将Y型胶管的内腔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密闭通道,所述两个密闭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耳塞相连通,另一端与听诊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传音清晰度和灵敏度,使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病人的病情,避免了出现误诊或错诊,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B7/02GK201073314SQ2007200269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
发明者聂文红, 伟 董, 赵春梅 申请人:聂文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