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输液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7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输液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进一步讲是一种安全输液导管。
技术背景目前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社区,许多地方受条件 限制,常因陋就简进行输液治疗,由于受到条件不好,经常会发生 由于输液快结束的时候操作不当或者误操作引起的空气注入事故, 从而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发生意外事故。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经过研 究和试验,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和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病人输液治疗中存在 的在输液临近结束时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的空气注入 的问题和现有的注射输入导管的不足而设计的。即提供一种安全输 液导管。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按照以下的结构实现的,该安全输液导管具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5]以及中间的墨菲式管[2],其特征在 于在墨菲式管[2]的内部具有一段与上下导管连通的孔管[3],孔管[3] 的内径略大于相连通的上下导管,在孔管3内部具有一个浮球[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当上导管[l]内的液体滴完以 后,墨菲式管[2]内的液面下降到低于浮球[4]时,浮球[4]落下,将下导管[5]的上口封闭,使得上导管[l]中的空气不能进入到下导管 中,保证了输液完毕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误操作引起空气注入事故 发生。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主示意视图。附图中的序号为1、上导管,2、墨菲式管,3、孔管,4、浮球,5、下导管,6、最低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 用做较为详细的说明。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输液导管,具 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5]以及中间的墨菲式管[2],其特征在于在墨 菲式管[2]的内部具有一段与上下导管连通的孔管[3],孔管[3]的内 径略大于相连通的上下导管,在孔管3内部具有一个浮球[4]。浮球 采用比重较轻的材料制作, 一般其比重应当小于水的比重10-20% 为宜。其使用操作和普通的输液导管完全相同,当墨菲式管中的液 体达到一定的液面时,浮球浮起,将下导管与墨菲式管连通。输液 临近结束,当上导管[l]内的液体滴完以后,墨菲式管[2]内的液面下 降到最低点,也就是附图中的最低液面[6]的位置,浮球[4]失去了液 体的浮力,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下导管[5]的上口封闭,使得上 导管[l]中的空气不能进入到下导管中,避免了输液完毕时由于操作 不当或者误操作引起空气注入事故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输液导管,具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5]以及中间的墨菲式管[2],其特征在于在墨菲式管[2]的内部具有一段与上下导管连通的孔管[3],孔管[3]的内径略大于相连通的上下导管,在孔管3内部具有一个浮球[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输液导管,具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5]以及中间的墨菲式管[2],其特征在于在墨菲式管[2]的内部具有一段与上下导管连通的孔管[3],孔管[3]的内径略大于相连通的上下导管,在孔管3内部具有一个浮球[4]。其优点是当上导管[1]内的液体输完以后,墨菲式管[2]内的液面下降到低于浮球时,浮球[4]将下导管[5]的上口封闭,使得上导管[1]中的空气不能进入到下导管中,保证了输液完毕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误操作引起空气注入事故发生。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1091717SQ200720029650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冀秋梅, 高金梅 申请人:高金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