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查稳定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化道影像无线检查 系统,即经过改进的能控制工作姿态处于肠轴线方向的胶囊内镜小肠检査稳定 伞。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口服智能胶囊内镜就能完成胃肠道影像检査,检査过程无创、无 痛,无导线,无需麻醉,不耽误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胶囊内镜在体内的工作 姿态目前尚无法控制,从而导致其诊断准确率较低,漏诊率较高,在临床上无 法广泛使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查稳定伞,能在 小肠内控制胶囊内镜的工作姿态,并且还能提高其通过小肠狭窄部位的能力, 缩短通过小肠的时间。本实用新型包括胶囊内镜,其特点在于还包括阻力伞、连接装置、胶囊 舱、引导线及重力球。引导线通过胶囊舱顶端上的孔穿入胶囊舱内腔,分别均 置在胶囊舱内腔壁上,同时胶囊舱内腔嵌入胶囊内镜。引导线的上端与连接装置连接,其下端与金属环ii连接,金属环n的下端与导线连接,导线上串联 重力球。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销、伞座、连接座、伸縮销i、伸縮销n、
连接座套及金属环I。伞叶上的尼龙线均匀粘在固定销上,连同固定销与伞座 内径连接。连接座、连接座套的内孔中分别装有伸縮销I、伸縮销II,将连接 座的小头外径与伞座的另一端内径连接,伸缩销I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套内径悍接连接,伸縮销n的另一端与金属环i焊接连接。阻力伞上均嵌有金属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保证胶囊内镜照相机头端在小肠内正向沿肠轴前进并拍摄,不仅保证了其工作姿态,而且还增加了其通过狭窄部位的能力,降 低了胶囊内镜嵌顿及滞留肠内的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査稳定伞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 2、 3、 4中阻力伞1通过连接装置2连接,阻力伞1上的伞叶8 由无毒,耐腐蚀,有弹力的尼龙线圈制而成,其外形呈花瓣样。当阻力伞1打 开时其外径大于2cm,小于3cm,在小肠内像降落伞一样起减速、稳定作用, 当遇狭窄部位时,阻力伞1可以收縮至直径小于lcm,,保证其能安全通过,不 至被嵌顿、阻塞于狭窄部位。伞叶8可为两叶、三叶、四叶或多叶,各伞叶顶 端均嵌有一小金属片IO,其作用是用于在x线下监视伞叶8张合状态,并有 定位作用。伞叶8上的尼龙线对称、均匀粘在固定销11上,连同固定销11与 伞座12内径连接。伞座12外形为锥状,其内径为通孔,釆用无毒橡胶制成。 固定销11与伞座12内径连接处18为紧配合。连接座13内径装有伸縮销I 14, 连接座13外形为台阶式圆柱形,其内径为台阶式通孔。伸縮销I 14为台阶式 圆柱形,与连接座13内孔连接均为动配合,其作用是使伸縮销I 14在工作 时可以伸縮。连接座套16外形为圆柱形,其内径为台阶式通孔,孔内装有伸縮 销II 15。伸縮销II 15为台阶式圆柱形,与连接座套16内孔连接均为动配合, 其作用是使伸缩销II 15在工作时可以伸縮。将连接座13的小头外径19装入 伞座12的另一端内径,呈紧配合。伸縮销I 14的小头外径与连接座套16内径 焊接连接。伸縮销II 15的小头端与金属环I 17悍接连接,金属环I 17的下 端绑有三根引导线5。引导线5为无色透明的尼龙线,其作用是连接胶囊舱3 与重力球7。引导线5通过胶囊舱3顶端上的一孔穿入胶囊舱3内腔,胶囊舱3 的外形、内腔与胶囊內镜4的自身外壳形状相同,胶囊舱3内腔顶端设有--孔, 其内腔壁上设有3个尼龙线槽,其作用是使引导线5分别均置在胶囊舱3内 腔壁上的尼龙线槽内,加热后将胶囊内镜4完全嵌入固定于胶囊舱3内,胶囊 舱3内径与胶囊内镜4的外径相同,胶囊舱3的作用是用于安装、固定胶囊 内镜4,采用无毒、耐腐蚀、有弹性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引导线5下端绑结在金 属环II 20上,导线6绑结在金属环n 20的下端,导线6上串联重力球7,重 力球7的直径为10mm,重力球7设有中心孔,其作用是便于导线6通过重 力球7中心孔,导线6均在重力球7的中心孔处打结9固定重力球7。重力球7 采用不锈钢球或比重较大的材料制成,通过尼龙线串联而成。重力球7可以根 据需要选用两个、三个甚至多个,其作用是.,依其重力,作为动力牵引整 个系统前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患者可以通过口服,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沿着胃、十二指肠、空 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方向运行,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置入装置直接放入十二指肠内。钢球有重力,作为动力牵引整个系统前进。伸缩销I 14、伸縮销II 15及引导线5、导线6可以自由伸縮运行。阻力伞1在小肠内像降落伞一样起 减速、稳定作用,保证了其工作姿态,使胶囊内镜照相机头端在小肠内正向沿 肠轴前进并拍摄。
权利要求1、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查稳定伞,包括胶囊内镜(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阻力伞(1)、连接装置(2)、胶囊舱(3)、引导线(5)及重力球(7);阻力伞(1)通过连接装置(2)连接,引导线(5)通过胶囊舱(3)顶端上的孔穿入胶囊舱(3)内腔,分别均置在胶囊舱(3)内腔壁上,同时胶囊舱(3)内腔嵌入胶囊内镜(4);引导线(5)的上端与连接装置(2)连接,其下端与金属环II(20)连接,金属环II(20)的下端与导线(6)连接,导线(6)上串联重力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査稳定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固定销(11)、伞座(12)、连接座(13)、伸縮销I (14)、 伸縮销II (15)、连接座套(16)及金属环I (17);伞叶(8)上的尼龙线均匀 粘在固定销(11)外径上,连同固定销(11)与伞座(12)内径连接;连接座(13)、连接座套(16)内孔中分别装有伸縮销I (14)、伸縮销II (15),将连 接座(13)的小头外径(19)与伞座(12)的另一端内径连接;伸縮销I (14) 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套(16)内径焊接连接,伸縮销II (15)的另一端与金属环I (17)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査稳定伞,其特征在于阻 力伞(1)上均嵌有金属片(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过改进的能控制工作姿态处于肠轴线方向的一种胶囊内镜小肠检查稳定伞。本实用新型包括胶囊内镜(4),其特点是阻力伞(1)通过连接装置(2)连接,引导线(5)通过胶囊舱(3)顶端上的孔穿入胶囊舱(3)内腔,分别均置在胶囊舱(3)内腔壁上,同时胶囊舱(3)内腔嵌入胶囊内镜(4),引导线(5)的上端与连接装置(2)连接,其下端与金属环II(20)连接,金属环II(20)的下端与导线(6)连接,导线(6)上串联重力球(7)。本实用新型能保证胶囊内镜照相机头端在小肠内正向沿肠轴前进并拍摄,不仅保证了其工作姿态,而且还增加了其通过狭窄部位的能力,降低了胶囊内镜嵌顿及滞留肠内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B1/00GK201026199SQ200720031710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1日
发明者黄晓俊 申请人:黄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