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56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按摩背部的背部按摩器。
技术背景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形式的按摩器越来越多,从小型的手持式局部 按摩器到大型的按摩椅、按摩床,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在人们日常保健 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体背部是经络、肌肉密集的区域,也是容易疲劳、受损的地方。可 见对于背部的日常按摩保健非常重要。现有的背部按摩器中, 一般是通过 按摩头在背部不停的滚动,以达到按摩的目的。其按摩头的按摩轨迹固定、 按摩力度不可调节,按摩形式单一,效果难免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摩效果好的背部按摩器。根据上述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背部按摩器,包括按摩器上、下壳体、安装于壳体中的动力传输 机构以及位于壳体外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的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直接 与人体接触的按摩头,按摩头安装于摆杆上,摆杆通过轴承固定于一转轴 上,转轴直接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直接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联动并带动按摩组件整体移动的链轮组。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化,在转轴上还固定有一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齿轮, 在壳体内壁上固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在固定摆杆的轴承内圈内固定有 一直接箍套于转轴上的偏心轴套,偏心轴套中心孔中心线与外圆中心线具 有一偏角。通过动力传输机构的牵引,转轴、安装于转轴上的摆杆以及安 装与摆杆上的按摩头整体平移,同时齿轮与齿条啮合,使转轴平移时不停 转动,再通过偏心轴套使摆杆摆动,可实现按摩头按摩轨迹以及力度的变 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摆杆为V字形结构,按摩头分 别位于摆杆两端部,转轴穿插于摆杆中部。所述的按摩头为可转动的滚轮, 通过中轴与摆杆活动连接。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链轮组包括一与齿轮组中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链 轮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分别位于转轴两侧, 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与一按摩组件固定座固定连 接,转轴穿插于固定座中。固定座滑设于壳体中,在壳体内表面设有导引 固定座滑动的导引槽。同时,在转轴两端还固定有两转动轴承,在壳体内壁设有导引转动轴 承运动的导轨,导轨两端设置有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与内部控制电路 的自动控制,使按摩组件不停沿导轨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分别位于脊椎的两侧,摆杆在沿脊推平移的同时, 又小幅度摆动,使按摩头运动轨迹变为蛇行,按摩区域更加广、更加合理。 同时,由于偏心轴套的作用,按摩头按摩力度也是时轻时重,按摩效果更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上壳 体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上壳体内部结构以及动力传输机构、 按摩组件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下壳体内部结构以及动力传 输机构、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施例按摩组件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施例按摩组件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案主要包括上壳体12、下壳 体ll,在上、下壳体内安装有电机3、变速齿轮组、链轮组4以及按摩组
件2。其中,上、下壳体为相互配合的两个外壳,按摩组件2中的按摩头21从上壳体12相应位置凸现出现,并高出上壳体12表面;电机3安装于 下壳体ll内角落中,变速齿轮组直接与电机3连接,链轮组4连接变速齿 轮组与按摩组件2之间,用于传输电机3动力,故将变速齿轮组、链轮组 4以及其他固定链轮组件与变速齿轮组的辅助部件称为动力传输机构。本方案所釆用的按摩组件2包括分别按摩背部脊推两侧并列设置的两 组按摩头21,按摩头21为圆形滚轮,通过中轴28安装于摆杆22两端。 摆杆22为V字形结构,中间开有内固定有轴承的轴孔,轴承内圈固定有一 偏心轴套25,即,偏心轴套25中心孔中心线与其外圆中心线具有一偏角。 偏心轴套25串于一转轴23上,两摆杆22以并列形式串于转轴23上。转 轴在转动时,通过偏心轴套25的作用,摆杆22横向摆动。转轴23中部固定有一齿轮26。在上壳体12内壁镶有与齿轮26捏合 的齿条16。当转轴23平移时,通过齿轮26与齿条16的配合,转轴23同 时转动。在转轴23两端还安装有转动轴承27。在下壳体ll内壁设有导引 转动轴承27运动的导轨111,导轨111两端设置有行程开关14。转轴23 穿插于一固定座13中。固定座13滑设于上下壳体之间,在壳体内表面还 设有导引固定座13滑动的导引槽15。其中,齿条16位于导引槽15中间。 齿条16、导引槽15以及导轨lll相互平行。链轮组4包括一与齿轮组中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链轮41以及安装于下 壳体ll中的第二链轮42。第一链轮41与第二链轮42分别位于转轴23两 侧,并通过链条43连接。链条43则与固定座13固接,使固定座13随链 条一起沿导引槽15平移。启动按摩器后,电机3通过变速齿轮组驱动链轮组4动作,链条43带 动固定座13连同按摩组件2沿导轨111平移,同时,通过齿轮26与齿条 16的相对运动,转轴23不停自转,最后通过偏心轴套25使摆杆22不停 摆动,使整个按摩头21在整体平移的过程中左右小幅度摆动,形成蛇行轨 迹。
权利要求1.一种背部按摩器,包括按摩器上、下壳体(12、11)、安装于壳体中的动力传输机构以及位于壳体外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的按摩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组件包括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按摩头(21),按摩头安装于摆杆(22)上,摆杆通过轴承(24)固定于一转轴(23上),转轴直接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直接与驱动电机(3)连接的变速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联动并带动按摩组件整体移动的链轮组(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上还固定有一 与转轴同步转动的齿轮(26),在壳体内壁上固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1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摆杆的轴承内 圏内固定有一直接箍套于转轴上的偏心轴套(25),偏心轴套中心孔中 心线与外圆中心线具有一偏角。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为V字形 结构,按摩头分别位于摆杆两端部,转轴穿插于摆杆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头为可转 动的滚轮,通过中轴(28)与摆杆活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或5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组包 括一与齿轮组中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链轮(41)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第 二链轮(42),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分别位于转轴两侧,第一链轮与第 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43)连接,链条与一按摩组件固定座(13)固定 连接,转轴穿插于固定座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滑设于 壳体中,在壳体内表面设有导引固定座滑动的导引槽U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两端还固定有 两转动轴承(27),在壳体内壁设有导引转动轴承运动的导轨(111), 导轨两端设置有行程开关(14)。
专利摘要一种背部按摩器,包括按摩器上、下壳体、安装于壳体中的动力传输机构以及位于壳体外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的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按摩头,按摩头安装于摆杆上,摆杆通过轴承以及一偏心轴套固定于一转轴上,转轴直接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直接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联动并带动按摩组件整体移动的链轮组。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分别位于脊椎的两侧,摆杆在沿脊椎平移的同时,又小幅度摆动,使按摩头运动轨迹变为蛇行,按摩区域更加广、更加合理。同时,由于偏心轴套的作用,按摩头按摩力度也是时轻时重,按摩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1033147SQ20072005294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4日
发明者汤建华 申请人:汤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