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舌阻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9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内舌阻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内舌阻挡器。
背景技术
口腔医生在病人口内进行牙体操作,尤其是进行下颌后牙区操作时,通常因为病人紧 张,病人不能遵照医嘱将舌体远离操作区,从而造成医生视线受阻操作不便,甚至误伤舌 体给病人带来痛苦。橡皮降是目前国际运用较广的口内操作时推开舌体的装置,该装置采 用橡皮薄膜,中央开小圆口固位于牙体,外周通过金属杆撑开于口外。该装置体积较大, 操作较费时,且易给病人带来心里恐惧感。所以一直以来在国内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内舌阻挡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口内舌阻挡器,由橡皮薄膜l、金属丝2和橡皮圈3组成,其结构 如图1所示。其中,橡皮薄膜1呈半椭圆形结构,其半椭圆形的边缘上设有凸缘4,金属 丝2位于凸缘4内,橡皮圈3位于凸缘4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中,橡皮圏3由呈半圆形的圆环依次相连组成,其中,位于半椭圆形中、 下部的圆环直径小于位于半椭圆形上部的圆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口腔医生将本装置通过橡皮薄膜1推开舌体,由金属丝2支撑橡 皮薄膜1,金属丝1由橡皮圈3固位于对侧牙体的舌侧,即可利用本装置完成一侧口内操 作推开舌体,而且进行牙体操作。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使用或进行化学浸泡消毒,安 全实用便于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为橡皮薄膜,2为金属丝,3为橡皮圈,4为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l:将下列各部件按图1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橡皮薄膜1厚度为0. 5mm,高度为5cm—6cm,橡皮薄膜1半椭圆形的边缘上设有凸缘
4,凸缘4的厚度为2.5mm,凸缘4内包裹有金属丝2,金属丝2的直径为lrai。设橡皮薄 膜1的半椭圆形一侧距中线较近处为工作侧,其最宽处距中线为lcm;橡皮薄膜1的半椭 圆形另一侧距中线较远处为非工作侧,其最宽处距中线为3cm;半圆形的橡皮圈3依次排 列于凸缘4外缘,橡皮圈3直径为lmm,内径有4隱和2mm两种,其中,内径为4mm的圆 环位于非工作侧金属丝的后半部,内径为2mm的圆环位于非工作侧和工作侧的前半部分。 将上述用于对口内左侧后牙区进行操作,首先将本装置置于患者口内。工作侧置于口 内左侧。接着取出本装置,对金属丝2稍作调整,使非工作侧的半椭圆前部金属丝的弧度 与右侧后牙和前牙的舌侧的弧度基本吻合。后将本装置再次放入口内,分别选择1_2颗 后牙和前牙,就近选取橡皮圈分别套至牙体颈部,使本装置固位。进而将舌体限制于半椭 圆形的橡皮薄膜下,以达到推开舌体,暴露左侧后牙区舌侧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口内舌阻挡器,由橡皮薄膜(1)、金属丝(2)、橡皮圈(3)和凸缘(4)组成,其特征在于橡皮薄膜(1)呈半椭圆形结构,其半椭圆形的边缘上设有凸缘(4),金属丝(2)位于凸缘(4)内,橡皮圈(3)位于凸缘(4)的外缘。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内舌阻挡器,其特征在于橡皮圈(3)由呈半圆形的圆环依 次相连组成,其中,位于半椭圆形中、下部的圆环直径小于位于半椭圆形上部的圆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内舌阻挡器。由橡皮薄膜、金属丝和橡皮圈组成,橡皮薄膜呈半椭圆形结构,其半椭圆形的边缘上设有凸缘,金属丝位于凸缘内,橡皮圈位于凸缘的外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使用或进行化学浸泡消毒,安全实用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C5/14GK201073351SQ20072007239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苏俭生, 韩雯斐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