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捆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9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吸收捆绑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捆绑固定骨折的器械,尤 其对粉碎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撕脱骨折及较小骨折块固定。
技术背景目前,固定骨折多用金属材料,尤其是金属钉板及髓内固定系统对 大多数骨折有良好的作用,但对一般长斜形骨折、劈裂骨折、撕裂骨折、 粉碎骨折块及较小骨折块则多采用较简便的捆绑固定,常用为钢丝、丝 线、记忆合金环抱器、金属捆绑带等。钢丝为应用较早的一种捆绑固定材料,固定部位多在锁骨、掌指骨、 尺桡骨、腓骨等非负重部位以及髌骨等,也应用于股骨、胫骨等负重骨 的辅助固定中。钢丝因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应用较多,并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钢丝弹性模量高,拧得太紧则容易断裂,拧得不紧 则容易滑动,且钢丝极易滑至骨折缝内造成骨不连;而且钢丝较细,接 触面积小,拧紧后产生线切割作用,对骨皮质血运有一定的破坏, 一旦 长入取出非常困难。贾万贵等(贾万贵,杜鉴雄,李义芳.6种不同内固 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实用骨科杂志,2005, 11 (5) :465)用钢丝捆 孔治疗锁骨骨折,提出钢丝捆扎极大影响了外部的血供,从而严重减少 骨折端血供,最终可导致骨折不愈或迟延愈合。普通丝线作为一种缝合材料在骨折中的应用具有特定的优点,它具 有一定的抗拉力强度、良好的弹性、韧性和可塑性,具有优良的组织相 容性,各部受力均匀,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可有效地将骨块串连在一起,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丝线柔性固定可使刚性固定易于形成的台阶得 到调整。丝线可减少内固定物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有利于骨折的塑形 和改造,不仅加速骨折端的愈合,而且不易发生骨质疏松。丝线不需二 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少,也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其缺点就是强度没有足够大,故仅用于较小骨块或辅助固定,且大多还 要外固定。镍一钛记忆环抱器环抱固定骨折。50年代末,Buehler (Buehler. A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oy near composition Ti-Ni. J ApplyPhys, 1963, 34: 1475.)发现了镍一钛形状记忆合金。戴克戎等(戴克戎,倪诚,吴 小涛等。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内固定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华 外科杂志,1994, 32:629-632) 1990年研制应用镍一钛记忆锯齿臂环抱 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并通过动物实验与体外力学试验证实环抱 器弹性模量低(54. 18Kpa),固定骨折后应力遮挡率明显低于钢板,避免 骨质疏松,具有良好抗弯曲和抗扭转作用,动态加压加速骨折愈合。手 术时可以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不钻孔楔入,不上螺钉,固定时点面结 合,不会破坏髓内血循环,减少了骨折断端血运的破坏,促进引导性骨 再生。但镍一钛记忆环抱器适用范围有限,因其环抱臂一般一端只有2 - 3 个,对于粉碎及长斜骨折不能达到要求固定的皮质骨单位,且环抱器两端 的环抱臂直径相同,对骨块不规则的则环抱器不能牢固固定(陈路,郭春 夏羿凡。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 20 (2) 20:157-158)。另外,金属的捆绑或捆扎类的固定物还包括钢缆以及金属捆绑带等, 它们与钢丝的不同是改进了接头的设计,把钢丝末端的拧紧固定改为另 用一枚小螺钉固定钢缆末端。减少了钢丝尖锐末端对组织的刺激,防止 其穿出皮肤外,也防止了钢丝的松动,但它们也存在二次手术取出的问 题,且需特殊器械操作。综上所述,在骨折捆绑固定材料中,金属钢丝、钢缆有应力遮挡, 需二次手术取出,若骨痂包裹则取出困难;丝线强度不够高;镍一钛记 忆环抱器需要特殊条件,应用范围受限。为解决以上不足,寻找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骼,强度足够,置入后 不需二次手术取出,操作简便的固定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 临床医学家们一直在进行可吸收材料的研究,大量的研究发现聚乳酸类 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完全被人体降解吸收,已经获得FDA批准,进 入了美国药典。目前已有聚乳酸类材料制成的可吸收螺钉应用于临床, 临床应用表明它可被完全降解吸收、生物相容性良好、安全、可靠。实用新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便、随骨折愈合自行降解吸收、不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骨折捆绑固定 器械,具有骨折端制动、固定作用的可吸收捆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可吸收捆绑带,由采用能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的且成 一体的带头部l、带体4、带尾6组成,带头部有中空锁管2,带体至少一侧面上分布有多个齿5,中空锁管2中有至少一个与带体上的齿5配 合的单向锁定齿3,捆绑带由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如聚-DL-乳酸、 聚-L-乳酸、聚乙醇酸、聚对氧二环已酸、聚-e-己内酯以及它们之间 的共聚物。上述的带体一侧面上连续分布有多个齿5。 上述的带尾相对于带体有齿5的另一侧面上有防滑棘突7。 上述的带体二相对应侧面上分别连续分布有多个齿5,中空锁管2 中两对应壁上有分别与带体二侧面上的齿5配合的单向锁定齿2,带体 双面有齿,与骨面接触部位也有齿,这样有利于保护骨的血循,对骨正 常愈合有好处,中空锁管与带体双面锁紧,扣锁结构更合理,提高了锁 紧强度。上述的中空锁管内的单向锁定齿为二个或三个,有效防止其脱落, 操作更简便。上述的带尾6与带体4结合部成160° 175°的夹角。 上述的带体形状为宽扁型,带尾宽度与带体宽度相等,而厚度小于 带体厚度。将带尾尖端穿入带头部中空管体内,拉动尾端,使带体进入中空锁 管体,带体上齿与带头内侧壁上单向锁定齿相互锁扣而自动锁定,只许 单向拉紧,不能反向松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 早期确切骨折固定作用。带头部中空锁管内壁具有一个或多个锯 齿,其和捆绑带带体上锯齿相互锁紧后,使其仅能单向锁紧而不能反向 松开,有效牢固固定骨折块,特别是中空锁管与带体双面锁紧,强度更 咼。2. 操作简便,不需特殊器械和具体条件,较细带尾易于穿入带头部 中空锁管,带尾表面有棘突,拉紧时避免手滑动,使手更易着力。3. 带体尾部成一定角度,使操作更简便。4.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吸收聚乳酸,固定后期随材料降解,使应力逐 渐传导到骨折处,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和骨痂包裹固定物05. 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金属捆绑固定所致线切割作用、容易滑 动、金属腐蚀缺点,比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操作简单,强度较丝线高。6. 本实用新型置入体内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减轻了 患者痛苦,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C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使用参考图。图7为带头部与带体配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参见图1 图4给出了本实施例1图。参见图1 图4,本骨折固定捆绑带,由带头部l、带体4、带尾6组成,带头部有中空锁管2,中空锁管 内壁靠带体侧有二个(或多个)单向锁定锯齿3,带体成宽扁型, 一侧 面连续分布有锯齿5,带尾一侧面上分布有棘突7,带尾厚度稍大于带体 厚度,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65°,将聚-DL-乳酸材料,分子量50万, 通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制成本实施例捆绑带。拥绑带 长100mm,宽5mm,厚2mm,经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45MPa。参见图2,带尾6穿过带头部1上的中空锁管2,拉动带尾6使带体4进 入带头部中空锁管,使带体上锯齿5和带头部中空锁管内壁上锯齿3相互 锁扣,两锯齿自动锁定,只许带体单向拉紧而不能反向松开。 实施例2:本实施例2骨折固定捆绑带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将聚 -L-乳酸材料,分子量100万,通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 制成捆绑带。捆绑带长150mm,宽6,,厚2mm,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65° , 经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60MPa 。实施例3:本实施例3骨折固定捆绑带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将聚乙醇酸材料,分子量130万,通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制成 捆绑带。捆绑带长200mm,宽8腿,厚4mm,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70° ,经 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8 5MPa 。 实施例4:本实施例4骨折固定捆绑带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将聚对 氧二环已酸材料,分子量90万,通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 制成捆绑带。捆绑带长80誦,宽3誦,厚2画,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60。, 经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35MPa 。实施例5:本实施5骨折固定捆绑带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将聚-e -已内酯材料,分子量100万,通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制 成捆绑带。捆绑带长80mm,宽3mm,厚2mm,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60° ,经 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37MPa 。实施例6:本实施5骨折固定捆绑带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将由聚 -DL-乳酸与聚-L-乳酸(70: 30)共聚的共聚物材料,分子量90万,通 过注射机模具成型,注射温度20(TC,制成捆绑带。捆绑带长150mm,宽 5mm,厚2mm,带体尾结合部成角170°,经成品测试拉伸强度为58MPa。实施例7:图5、图6、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7。本实施例7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 同处是带体4的二对应侧面上连续分布有数十个锯齿5。中空锁管内壁上 有分别与带体二对应侧面上的齿5配合的单向锁定锯齿3。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 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 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由采用能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的且成一体的带头部(1)、带体(4)、带尾(6)组成,带头部有中空锁管(2),带体至少一侧面上分布有多个齿(5),中空锁管(2)中有至少一个与带体上的齿(5)配合的单向锁定齿(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带体一侧面上 连续分布有多个齿(5)。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带尾相对于带 体有齿(5)的另一侧面上有防滑棘突(7)。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带体二相对应 侧面上分别连续分布有多个齿(5),中空锁管(2)中两对应壁上有分 别与带体二侧面上的齿(5)酉3合的单向锁定齿(3)。
5、 如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中空锁 管内的单向锁定齿为二个或三个。
6、 如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带尾(6) 与带体(4)结合部成160。 175°的夹角。
7、 如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带体形 状为宽扁型,带尾宽度与带体宽度相等,而厚度小于带体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捆绑带,由采用能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的且成一体的带头部(1)、带体(4)、带尾(6)组成,带头部有中空锁管(2),带体至少一侧面上分布有多个齿(5),中空锁管(2)中有至少一个与带体上的齿(5)配合的单向锁定齿(3)。本实用新型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便、随骨折愈合自行降解吸收、不需二次手术取出的骨折捆绑固定器械,具有骨折端制动、固定作用。
文档编号A61L17/00GK201101572SQ20072008228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李开南 申请人:李开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