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洗用器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1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洗用器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预洗用器械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清洗装置,特别是一种预洗用器械架。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医疗机构供应室和手术室中,处置各种污染的非一次性医 疗器械是消毒中心重要的日常工作。卫生部在《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 在处置污染器械的流程中应先进行预浸及酶清洗,在这一过程中应将器械 尽量的打开,以保证其轴节部分也能充分与清洗因子接触,达到干净、彻 底的目的。然而目前采用人工清洗器械的现象还很广泛,即使配备了机洗 设备后人工清洗的方法也不能完全取消。因此在清洗工作中不仅存在着各 种人为因素影响清洗质量,而且在清洗操作时护士需要将各种器械放入盛 酶的容器中,经一定的作用时间后再用手捞出后清洗。故在污区工作的护 士很容易发生锐器刺伤或皮肤感染,甚至潜伏着感染血清性疾病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洗用器 械架,该预洗用器械架能够保证器械在浸泡时将轴节部分充分打开,满足 清洗的质量要求,且器械摆放有序,也使搡作安全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设计一种预洗用器械架。它包括底座,门形提柄架和至少一个器械托;所说的门形提柄架垂直固定 在底座的一側,并在门形提柄架的两个门形杆的向内一侧接近底部的部位 各固定一个"L"形器械挂架;所说的器械托是一个矮门形框架,器械托 垂直固定在门形提柄架内侧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以满足消毒工作的需要,从控制器械清洗质量和加强工作 人员职业防护的角度出发,便于污染区护士对回收的外科剪刀、止血钳、 针持和持物钳等轴节式器械进行分类上架。选择不同距离的"L"形器械 挂架,可以保证各种器械(或规格)在浸泡时均能将关节打开角度控制在 120°以上,使轴节部分充分打开,避免了操作中的随意性。而且器械悬 挂架上,尖锐部分向外摆放,手柄部分便于护士浸泡、捞取,改变了用手 直接搡作的现状,有效地降低了锐器伤的发生。同时上架的器械摆放有序, 便于工作人员清点,并避免了器械捞取时互相碰撞和损坏。此外,本实用 新型可以规范清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 取材方便,易于制作。
图l为预洗用器械架示意图。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预洗用器械架由底座,门形提柄架和一个或两个器械托组成。门 形提柄架l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底座可以是一个环形座3。在门形 提柄架的两个门形杆的向内一侧各固定一个"L"形器械挂架2,两个 门形提柄架上的"L"形器械挂架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相对于底座 的中心线有土夹角。向内或向外的夹角可以用来适应不同的"L"形器械 挂架距离,以保证不同规格器械打开的需要。器械托6的高度与"L"形器 械挂架底部高度相适应,使器械放置后基本保持水平。底座上可以为 了方便支撑墙部短小的器械而增加靠近中部的固定第二个器械托4,并 排的两个器械托为同等高度。为便于制造与消毒,各部件釆用不锈钢 材料制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污染的外科剪刀、止血钳、针持和持物 钳等轴节式器械5进行分类,再依次分别(也可混合)将器械柄部的指环 孔套在"L"形器械挂架中,使器械打开角度达到120。以上,可同时叠 放多个。然后通过提起门形提柄架将预洗用器械架浸入盛酶的容器中, 经一定的作用时间后再进行后面的搡作。
权利要求1、一种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门形提柄架和至少一个器械托;所说的门形提柄架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并在门形提柄架的两个门形杆的向内一侧接近底部的部位各固定一个“L”形器械挂架;所说的器械托是一个矮门形框架,器械托垂直固定在门形提柄架内侧的底座上。
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座 是一个环形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 个门形提柄架上的"L"形器械挂架是平行的,或是相对底座的中心线 有±夹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 定在底座上的器械托并排设有两个,两个器械托为同等髙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 在底座上的器械托并排设有两个,两个器械托为同等髙度。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预洗用器械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部 件采用不锈钢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洗用器械架。它包括底座,门形提柄架和至少一个器械托;所说的门形提柄架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并在门形提柄架的两个门形杆的向内一侧接近底部的部位各固定一个“L”形器械挂架;所说的器械托是一个矮门形框架,器械托垂直固定在门形提柄架内侧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外科剪刀、止血钳、针持和持物钳等轴节式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保证各种器械能将关节打开角度控制在120°以上;而且器械悬挂架上,便于护士浸泡、捞取,改变了用手直接操作的现状,有效地降低了锐器伤的发生。同时上架的器械摆放有序,便于工作人员清点,并避免了器械捞取时互相碰撞和损坏。
文档编号A61L2/26GK201030069SQ200720095949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康晋萍 申请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