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62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热水器均是利用空调原理,四通阀设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蒸发器在除霜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冷凝器则反过来吸收换热器内热水的热 量,这样不但没有热水产生,而且还要消耗热水的热量,降低了热泵热水 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产生热水、工作效率显著 提高的热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蒸发器、节流装置和 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进口连接,冷凝器出口与四通阀进 口连接,所述蒸发器至少分成两组, 一组蒸发器一端口通过节流装置与四 通阀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另一端口与四通阀另一端口连接,四通阀出 口与另 一组蒸发器的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的另 一端口与气液分离器进 口连接,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
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所述冷凝器包括保温层、壳体、中空的内筒、水管和制冷剂管,保温层 包裹壳体,内筒置于壳体内,水管沿内筒轴向盘绕,水管的两端头则穿出 壳体和保温层,壳体内壁、内筒外壁和水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制冷剂空 腔,壳体壁上设有一个与压缩机出口连接的进口,壳体壁上的进口与制冷 剂空腔连通,内筒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制冷制空腔与内筒空腔,制冷 剂管一管头位于内筒下部,制冷剂管另 一端头则穿出内筒和保温层与四通 阀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除霜时, 一组蒸发器变成冷凝功能放热除 霜,另一组蒸发器则继续吸热,这样可保证冷凝器一直对外放热,可持续 产生热水,热水器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消耗相同能量的情况下本实 用新型的产出来的热水量大大提高。


图1为本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3,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 2、四通阀3、蒸发器4、节流装置5和气液分离器6,所述压缩机1出口与 冷凝器2进口连接,冷凝器2出口与四通阀3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4至 少分成两组, 一组蒸发器4-1 一端口通过节流装置5串联与四通阀3—端口 连接,该组蒸发器4-1另一端口与四通阀3另一端口连接,四通阀3出口与 另 一组蒸发器4-2的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4-2的另 一端口与气液分离器 6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6出口与压缩机1进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2包括保温层20、壳体21、中空的内筒22、水管23和制 冷剂管24,保温层20包裹壳体21,内筒22置于壳体21内,水管23沿内 筒22轴向盘绕,水管23的两端头则穿出壳体21和保温层20,壳体21内 壁、内筒22外壁和水管23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制冷剂空腔25,壳体21 壁上设有一个与压缩机出口连接的进口 26,壳体壁上的进口 26与制冷剂空 腔25连通,内筒22侧壁设有通孔27,通孔27连通制冷制空腔25与内筒 22空腔,制冷剂管24 —管头位于内筒22下部,制冷剂管24另一端头则 穿出内筒22和保温层20与四通阀3进口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蒸发器、节流装置和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进口连接,冷凝器出口与四通阀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至少分成两组,一组蒸发器一端口通过节流装置与四通阀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另一端口与四通阀另一端口连接,四通阀出口与另一组蒸发器的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的另一端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 括保温层、壳体、中空的内筒、水管和制冷剂管,保温层包裹壳体, 内筒置于壳体内,水管沿内筒轴向盘绕,水管的两端头则穿出壳体和 保温层,壳体内壁、内筒外壁和水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制冷剂空 腔,壳体壁上设有一个与压缩机出口连接的进口,壳体壁上的进口与 制冷剂空腔连通,内筒侧壁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制冷制空腔与内筒空 腔,制冷剂管一管头位于内筒下部,制冷剂管另一端头则穿出内筒和 保温层与四通阀进口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蒸发器、节流装置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进口连接,冷凝器出口与四通阀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至少分成两组,一组蒸发器端口通过节流装置与四通阀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另一端口与四通阀另一端口连接,四通阀出口与另一组蒸发器的一端口连接,该组蒸发器的另一端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除霜时,一组蒸发器变成冷凝功能放热除霜,另一组蒸发器则继续吸热,这样可保证冷凝器一直对外放热,可持续产生热水,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A61L2/10GK201003857SQ200720123478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7日
发明者苏权兴 申请人:苏权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