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06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穴压豆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耳穴压豆板。
技术背景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 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 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 6X0. 6 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 或发热,由于胶布比较微小,而且中药王等也非常微小,比较难以分配,导致 效率较低,而且容易手粘胶布造成黏性降低,而且易污染胶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分配,可提高 治疗效率的耳穴压豆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耳穴压豆板,包括板体, 所述板体上设有若干与药豆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板体上设有将所述凹坑分隔的 V形切割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割槽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纵横交错的直凹槽和与 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耳穴压豆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若干 与药豆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板体上设有将所述凹坑分隔的V形切割槽,通过将 王不留等药豆放入凹坑内,将胶布贴在板体上,然后通过V形切割槽切割即可,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增长了耳穴压贴的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耳穴压豆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上设有若干与药豆相适配的凹坑2,所述板体1上设有将所述凹坑2分隔的V形切割槽,所述切割槽 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1上纵横交错的直凹槽3和与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 所述板体1为有机玻璃或塑料板。在使用时,通过向板体l的凹坑2内放置王不留、小菜籽,绿豆等,这样 可以将胶布直接覆盖板体1,这样可以比较方便的将其粘贴在胶布上,然后通 过切割槽,将其切割所需的部分,而切割槽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1上纵横交错 的直凹槽3和与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这样在切割3粒时,可以通过斜凹 槽4与直凹槽3结合,减少胶布的使用,板体1为有机玻璃或塑料板,可一次 压制成型,在对准耳穴贴紧时,也比较容易定位,这样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 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这样即使由于胶布比较微小,而且中药王等也非常微小, 也可以容易的进行分配,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耳穴压豆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设有若干与药豆相适配的凹坑(2),所述板体(1)上设有将所述凹坑(2)分隔的V形切割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压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槽包括设置在所述板体(1)上纵横交错的直凹槽(3)和与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压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为有机 玻璃或塑料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穴压豆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若干与药豆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板体上设有将所述凹坑分隔的V形切割槽,通过将王不留行等药豆放入凹坑内,将胶布贴在板体上,然后通过V形切割槽切割即可,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增长耳穴压贴的时间,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115718SQ20072015766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爱芹, 范永红, 赵必仰 申请人:范永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