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16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属于营养支持病人护理用器械,是 一种经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器械,特别是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
技术背景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当病人的胃肠道有功能并可以利用时, 常釆用管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作为常用的一种管词方法,鼻饲法是将胃管 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肠内营养剂和药物的方法。肠内营养剂包括自 制匀浆膳和大分子聚合物制剂,用来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多种营养素, 保证其对营养的需求,以利早曰康复。临床上,在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 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输注方式之一是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缓慢 推注肠内营养剂或药液等。鼻饲完毕后,将留置于鼻腔的胃管末端反折,用 纱布包好,用调节夹或橡皮圈系紧,用别针固定于大单、枕旁或患者衣领处。 这种方法注射器需多次重复抽取和推注操作,存在费工费时的缺点。另一种 输注肠内营养剂的方法是连续输注法,将肠内营养剂放在输注瓶内,并取一 定高度悬挂在输液架上,将静脉输液器加以改造作为鼻词输注管,即在静脉 输液器的针柄前将滴管剪断,将被剪断的针柄抛弃后,再将滴管插入胃管中。 这种方法,虽然实现了肠内营养剂的连续鼻饲输注操作,但存在浪费资源的 缺点,而且静脉输液器的滴管直径小于胃管直径,影响了肠内营养剂特别是 匀浆膳的输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包括管体、进口针头、茂菲氏滴管和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由两 段组成,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装有茂菲氏滴管,前段的管体前端装有进 口针头,后段的管体中部装有调节器,后段的管体末端装有胃管接头,胃管 接头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匹配,且胃管接头内孔头部开有圆锥状引管锥孔。本实用新型用来向鼻饲胃管内输注肠内营养剂,从而提供维持人体代谢 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且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人工,使用 方便的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进口针头 2茂菲氏滴管 3管体 4调节器 5胃管接头 6引管锥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 包括管体(3)、进口针头(l)、茂菲氏滴管(2)和调节器(4),其特征在于 管体(3)由两段组成,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装有茂菲氏滴管(2),前段 的管体(3)前端装有进口针头(1),后段的管体(3)中部装有调节器(4), 后段的管体(3)末端装有胃管接头(5),胃管接头(5)内径与胃管外径相 匹配,且胃管接头(5)内孔头部开有圆锥状引管锥孔(6)。本实施例的进口 针头(1)选用大内径针头,且管体(3)的直径与胃管相同,提高了肠内营 养剂,特别是匀浆膳的输注能力。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进口针头(1)穿过悬挂在输液架上的装有肠内 营养剂的管甸瓶的瓶塞,排除本实用新型的管体(3)内空气。开启置留于鼻 腔的胃管末端,并将胃管沿引管锥孔(6)插入胃管接头(5),调节好流量, 即可进行鼻饲输注。
权利要求1、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包括管体(3)、进口针头(1)、茂菲氏滴管(2)和调节器(4),其特征在于管体(3)由两段组成,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装有茂菲氏滴管(2),前段的管体(3)前端装有进口针头(1),后段的管体(3)中部装有调节器(4),后段的管体(3)末端装有胃管接头(5),胃管接头(5)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匹配,且胃管接头(5)内孔头部开有圆锥状引管锥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属于营养支持病人护理用器械,是一种经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器械,特别是装有胃管接头的鼻饲输注管,包括管体、进口针头、茂菲氏滴管和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由两段组成,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装有茂菲氏滴管,前段的管体前端装有进口针头,后段的管体中部装有调节器,后段的管体末端装有胃管接头,胃管接头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匹配,且胃管接头内孔头部开有圆锥状引管锥孔。本实用新型用来向鼻饲胃管内输注肠内营养剂,从而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且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人工,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5/00GK201101721SQ200720157888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代怀静, 张楠科, 朱传贤, 王金兰 申请人:朱传贤;王金兰;代怀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