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看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96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看护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中使用的看护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对患者输液 过程中剩余药液的液位情况进行监测的看护仪。
技术背景目前,医院在治疗就诊患者的过程中,多采用将药液直接输入患者体内 并快速发挥作用的输液方式进行治疗。具体使用的输液器如图l所示,它包括药瓶l、支架2、输液管3、限流器4和针头5等几部分,使用时将装有药液 的药瓶1的瓶口朝下吊挂在支架2上,输液管3—端插入到药瓶2的内部与药液 连通,输液管3的另一端带有一个针头5,输液时将针头5扎到患者的静脉内, 通过重力的作用使药瓶2内的药液经输液管3滴入患者体内。输液管3上还设有 一个限流器4,来控制输液时的药液流量,避免了由于输送药液流量过大、速 度过快使患者的心脏负担过重而导致的不适和危险。用上述的输液器给患者输液时,如药瓶中的药液输完后,不及时更换下 一瓶药液或将患者身上与输液管连接的针头拔出来,则有可能在患者身体上 的针头处产生气包,进而导致空气进入患者体内,这种情况对输液的患者而 言是非常危险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常常在输液时要求患者或陪护人 员对药液的剩余情况进行监查,输液完成应拔出针头或需要更换下一瓶药液 时,可通过医院在病房内提供的报警开关按钮,使设在值班室内的报警器报 警,呼叫医护人员到病房进行处理。从上述现有输液器的具体结构及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 存在下述问题' 由于输液的滴出速度较慢或一次需输送多瓶药液,导致输液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及陪护人员由于疲劳、困倦等多种原因,无法及时监查药瓶中 剩余药液的情况,且一个医护人员要看护多个患者也无法同时全部顾及,经 常出现药液已输完,未及时发现并更换下一瓶药液或将输液针头从患者身体 上拔出,导致患者的身体在针头处出现气包等危险情况,即使出现这种情况 后立即发现并按下了呼叫医护人员的报警开关按钮,医护人员赶到时也耽误 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对被治疗患者有很大的危害,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处 理,则后果非常严重,有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因此,对患者输液时的药液剩 余情况的监查并及时提醒陪护人员、医护人员是十分重要的,但现有的情况 只能靠人进行监查,准确性和及时性常常不能保证,而现在没有一种可以进 行自动监查并根据药瓶中药液的剩余情况及时提醒报警的仪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看护仪,该看护仪根据监测到正在 输液的药液剩余情况,若达到更换或拔出针头的条件时立即报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看护仪,包括探测部件,与主控电路单元连接,检测药液的剩余液面位置并转换成电 信号后传送至主控电路单元;主控电路单元,接收探测部件传送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触发进行 报警。所述的探测部件包括发射电场的两个电极,两电极设在药瓶瓶口部位 的瓶体上或药瓶瓶口至针头之间的输液管上。 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包括接收处理单元,与探测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探测部件传送的电信 号,并根据该电信号发出触发信号;报警单元,接收从接收处理单元传来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信号触 发后进行报警。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主报警模块,根据从接收处理单元传来的触发信号的触发进行声音、发 光或振动报警;辅助报警模块,根据从接收处理单元传来的触发信号或主报警模块的触 发,发出医护报警开关的触发信号。所述的辅助报警模块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输出线,用于与医护报警器的报 警开关连接。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所述的医疗看护仪 利用探测部件与主控电路单元配合,通过探测部件对药液的液面进行监测, 当液面超出探测部件的监测面时,探测部件发出触发信号使主控电路单元进 行报警,便可以及时提醒患者本人、陪护人员及医护人员进行拔出针头或更 换下一瓶药液的处理,避免出现输液管内没有药液使空气进入患者体内造成 的危害,该看护仪结构简单,可免去输液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剩余药液看护的麻烦。


图1为现有技术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看护仪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报警模块与报警开关连接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部件设置在药瓶瓶口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部件设置在输液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用在给患者输液的输液器上的医疗看护仪,该 看护仪通过探测部件与主机机体内的主控电路单元相配合,当探测部件监测 到药瓶内或输液管内的剩余药液的液面超出其监测面,即说明药瓶内已没有 药液,则发出报警触发信号,主控电路单元接收该触发信号,并根据触发信 号的触发,启动声音、发光、振动等报警方式的一种或多种来提醒患者、陪 护人员及医护人员,及时对输液的情况进行换药或拔针等后续处理。这种看 护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正常输液,具有安全准确的特点, 可替代人员进行输液看护,避免了因人员疏忽而未能对输液结束进行及时处 理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 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看护仪,具体包括与主机28内主控电路单元32连接的探测部件31 ,该探测部件31用于检 测药液的液面位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至主控电路单元32;所述的探 测部件31为发射电场的两个电极,探测部件31两电极间的电场形成一个监 测面,如果该监测面内净皮监测液面发生变化,由于液体和空气的导电性不同 则使监测面内的电场发生变化,使探测部件31发出电信号,实际使用中可将 探测部件31设在药瓶22瓶口部位的瓶体上或药瓶22瓶口至针头25之间的 输液管27上,以便对药液的液面进行准确的监测。主控电路单元32,用于接收探测部件31传送来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 号触发进行报警,报警由主机28内的语音报警器实现,如发出"药要滴完 了,该换药了"等提示语,提醒患者及相关看护人员的注意。报警也可以采 用其它的多种形式或它们的组合,如发光、鸣笛、音乐、振动等,只要采 用相应的报警器即可实现。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具体包括接收处理单元33,与探测部件31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探测部件33传送 的电信号,并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后产生并发出触发信号;报警单元34,接收从接收处理单元33的传来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该触发 信号的触发使报警器工作进行报警;其中报警单元34由两部分模块构成主报警模块35,根据从接收处理单元33传来的触发信号的触发进行声 音、发光或振动报警;实际应用中主报警模块可采用报警器,如声音报警 器、音乐报警器、语音报警器、闪光报警器、振动报警器等。辅助报警模块36,其输出端接有信号输出线38,该信号输出线用于与输 液室内的医护报警器的报警开关37连接。当主报警模块被触发报警时,辅助 报警模块36同时也被触发,并发出医护报警信号,将病房内的报警开关37接 通,使与该报警开关37相连的值班室内的报警器报警,呼叫医护人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看护仪,既可以根据剩余药液的情况提供多种 方式的直接报警,又可以通过与辅助报警模块连接的信号输出线触发医护报 警器,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对输液的后续情况进行处理。这种看护仪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正常输液,具有安全准确的特点,可替代人员 进行输液看护,节省人力,免去了对输液后续情况处理不及时给患者造成的 危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医疗看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部件(31),与主控电路单元(32)连接,检测药液的剩余液面位置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至主控电路单元;主控电路单元(32),接收探测部件(31)传送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触发进行报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看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部件 (31)包括发射电场的两个电极,两电极设在药瓶(22)瓶口部位的瓶体上或药瓶瓶口至针头之间的输液管(2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看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电路单 元(32 )包括接收处理单元(33),与探测部件(31)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探测部件 传送的电信号,并才艮据该电信号发出触发信号;报警单元(34),接收从接收处理单元(33)传来的触发信号,并根据 该触发信号触发后进行^t艮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看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单元 (34 )包括主报警模块(35),根据从接收处翠单元(33)传来的触发信号的触发 进行声音、发光或振动报警;辅助报警模块(36 ),根据从接收处理单元(33 )传来的触发信号或主 报警模块的触发,发出医护报警开关的触发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看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报警模 块(36)输出端连接有信号输出线(38),用于与医护报警器的报警开关(37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看护仪,包括探测部件,其与主控电路单元连接,检测药液的液面位置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至主控电路单元;主控电路单元,接收探测部件传送的电信号,并根据该电信号触发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看护仪利用探测部件与主控电路单元配合,通过探测部件对药液的液面进行监测,当液面超出探测部件的监测面时,探测部件发出触发信号使主控电路单元进行报警,便可以及时提醒患者本人、陪护人员及医护人员进行拔出针头或更换下一瓶药液的处理,避免出现输液管内没有药液使空气进入患者体内造成的危害,该看护仪结构简单,可免去输液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剩余药液看护的麻烦。
文档编号A61M5/14GK201091714SQ2007201700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龚云云 申请人:龚云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