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9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接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疗方面,可瞬 间产生正压,并可防止静脉回流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背景技术
临床中,通过静脉穿刺进行输血、输液或药物注射是治疗过程中最常 用的方法。目前,国内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大部分为输液针穿刺,因疾 病情况或病人本身条件的限制,会出现需要长期反复输液或者在单次输液 中要多次临时加注药液于输液管道中的情况,为了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给患 者带来的痛苦,常常是在输液器管道中串接三通管或肝素帽,但上述技术 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前者在使用中,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局部消毒, 并要注射针穿剌,这给医护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工作麻烦和有被针刺伤的风 险;后者在临床使用中,常常因某些疾病,病人不能使用肝素等抗凝剂而 用受到限制,且肝素帽中并没有肝素等抗凝剂,需要医护人员在加注药液 后,再用注射器往帽内加注一定量的抗凝剂,不仅使操作更加烦琐和不便 而且肝素帽的应用还会有少量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凝血的可能,存在一定的 风险。上述输液过程在完成后很可能产生负压,引起患者血液倒流的现象。 现有部分输液接头为橡胶材质制成,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好消毒易老化, 且还会有微小颗粒物脱落污染药液,引起患者不适的现象。
近期有美国icu医疗公司生产的专利技术产品"可来福"无针密闭输 液接头进入国内市场,其数十种产品中有一型CLC2000型,呈三端T型
结构,具有在加注药液后,拔除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时,可产生瞬间正压, 使药液对静脉针进行冲洗,防止血液回流入静脉针内发生凝固。但其需要 三个方向结构入液端、出液端、排气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远不能 满足广大病人和临床医疗的需要。
国内一些输液接头虽可以达到瞬间正压的效果,但是结构复杂,且弹 性结构,如弹簧等置于液体通道内,药液须经过弹簧流入患者体内,这样
无疑增加了药液污染的风险。还有一些接头,由于密闭不严易造成药液外 泄。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急需一种成本低廉、可防止静脉回流、安全卫生, 操作简捷的输液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瞬间产生正压防止静脉回流且成 本低廉,操作简捷的无针密闭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上管体、下管体、活动芯和弹簧;所 述下管体下端管径小于上端管径,其下端设有内螺旋接口,其上端套设于 上管体下端,且上管体侧壁位于下管体内的位置设有通孔并与下管体壁之 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上管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芯,该活动芯上部 与上管体相匹配,其外壁设有一密封圈用以与上管体相密封,该活动芯下 部与上管体形成一环形空间用以容置弹簧,且该活动芯内设有"T"型通 道分别连通上、下管体。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弹簧 套设于活动芯外。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活动芯下部直径小于下管 体下端直径。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上管体下端与下管体连接 处设有带通孔的弹性密封垫。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上管体侧壁在下管体上端 的上部设有止档部。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上管体上端部侧壁上设有 螺纹。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上管体上管径小于下管径, 所述活动芯上部与其相匹配,并其外壁嵌设有大、小两个密封圈用以与上 管体相密封。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活动芯顶部设有一横凸。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上、下管体和活动芯均为
无毒医用材料制成。
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弹性密封垫和密封圈为硅
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注射器或输液管道 接头与本实用新型密闭输液接头连接或旋接的同时,可将活动芯向下压, 弹簧成压縮状态,该活动芯通过上、下管体间的弹性密封上的通孔进入下 管体内;活动芯顶部横凸止抵住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使注射器或输液接头 与活动芯之间形成通路以使药液从注射器流入上管体,并经过活动芯的 "T"型通道流入下管体,下管体下部可连接输液管,药液通过下管体流
入输液管、针头然后入患者体内。输液完毕后,将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与本 实用新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断开连接,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活动芯向 上回复原位,活动芯上部外壁嵌设的密封圈将其与上管体上部相密封,防 止药液溢出。因为弹簧回复使活动芯上部和上管体之间的空间的液体继续 流向患者而形成理论上的正压,此作用可有效防止血也回流,避免了因凝 血而堵塞静脉针通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益
本实用新型活动芯、弹簧、气体通道等结构上的特殊设计使本实用新 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瞬间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进入静脉针造成血栓, 仅而避免了由于使用肝素帽等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使医务人员操作更简 便,进而增加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高分子医用材料制成一次性 使用的无针密闭接头,不仅卫生安全,不用反复消毒或出现消毒不净的情 况,而且成本较现有技术和进口产品要低,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本实用 新型弹簧置于活动芯外部,不与液体通道相接处,避免了药液污染的情况 发生,使药液在独立封闭安全的空间内流动而进入人体,增加了输液的安 全性。本实用新型活动芯外壁嵌设有密封圈,不仅在使用后在活动芯上一 过程中增加活动芯与上管体密闭性,防止药液泄漏。
以下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公众 对发明内容有整体和充分的了解,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前述部分己经充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依照本 实用新型公开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公知的等同替换,均属于对本实用新 型的侵犯。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上管体l、下管 体2、活动芯3和弹簧4;所述下管体2下端管径小于上端管径,其下端 设有内螺旋接口 21,其上端套设于上管体1下端,且上管体1侧壁位于下 管体2内的位置设有通孔11并与下管体2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5;所述上 管体1内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芯3,该活动芯3上部与上管体1相匹 配,上管体1上管径小于下管径,所述活动芯3上部与其相匹配,并其外 壁嵌设有大、小两个密封圈31、 32用以与上管体1的两部分管壁相密封, 该活动芯3下部与上管体1形成一环形空间用以容置弹簧4,所述弹簧4 套设于活动芯3外,且该活动芯3内设有"T"型通道33分别连通上、下 管体。
上述活动芯3下部直径小于下管体2下端直径,上管体1下端与下管 体2连接处设有带通孔61的弹性密封垫6,上管体1侧壁在下管体2上端 的上部设有止档部12,且上管体1上端部侧壁上设有螺纹13。
上述活动芯3顶部设有一横凸34。
上述上、下管体和活动芯均为无毒医用材料制成,弹性密封垫和密封 圈为硅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注射器或输液管道 的接头与本实用新型密闭接头连接或旋接的同时,可将活动芯3向下压,
弹簧成压縮状态,如图2所示,该活动芯3通过上、下管体l、 2间的弹 性密封垫6上的通孔61进入下管体2内;活动芯3顶部横凸34止抵住注 射器或输液接头,使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与活动芯3之间形成通路以使药液 从注射器流入上管体1,并经过活动芯3的"T"型通道33流入下管体2, 下管体2下部可连接输液管,药液通过下管体2流入输液管、针头然后入 患者体内。输液完毕后,将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与本实用新型无针密闭输液 接头断开连接,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活动芯3向上回复原位,活动芯 3上部外壁嵌设的大、小密封圈31、 32将其与上管体1上部相密封,防止 药液溢出,因为弹簧回复使活动芯3上部和上管体1之间的空间的液体继 续流向流入下管体2,然后通过连接于下管体2下端的输液管进入患者体 内,此作用可有效防止血也回流,避免了因凝血而堵塞静脉针通道的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管体、下管体、活动芯和弹簧;所述下管体下端管径小于上端管径,其下端设有内螺旋接口,其上端套设于上管体下端,且上管体侧壁位于下管体内的位置设有通孔并与下管体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上管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芯,该活动芯上部与上管体相匹配,其外壁设有一密封圈用以与上管体相密封,该活动芯下部与上管体形成一环形空间用以容置弹簧,且该活动芯内设有“T”型通道分别连通上、下管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套设于活动芯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动芯下部直径小于下管体下端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管体下端与下管体连接处设有带通孔的弹性密封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管体侧壁在下管体上端的上部设有止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管体上端部侧壁上设有螺纹。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管体上管径小于下管径,所述活动芯上部与其相匹配,并其外壁嵌设有大、 小两个密封圈用以与上管体相密封。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顶部设有一横凸。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下管体和活动芯均为无毒医用材料制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 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垫和密封圈为硅胶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上管体、下管体、活动芯和弹簧;所述下管体下端管径小于上端管径,其下端设有内螺旋接口,其上端套设于上管体下端,且上管体侧壁位于下管体内的位置设有通孔并与下管体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上管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芯,该活动芯上部与上管体相匹配,其外壁设有一密封圈用以与上管体相密封,该活动芯下部与上管体形成一环形空间用以容置弹簧,且该活动芯内设有“T”型通道分别连通上、下管体。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可有效防止静脉回流、安全卫生,操作简捷。
文档编号A61M5/00GK201061639SQ200720170109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8日
发明者东 孙 申请人:东 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