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康复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3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视力障碍康复眼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眼科医疗用的视力障碍康复治疗眼罩。
背景技术
:视力障碍泛指一切视力或视觉模糊不清,看近或看远看不清楚的情况。举凡近视、高度近视、散光、远视、斜视、弱视、两眼不等视、老花眼、模糊、眼睛疲劳、飞蚊症等,皆可称为视力障碍。若未有效治疗、改善,最后可能导致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剥离、视神经萎縮等各种病变。在各种视觉障碍中,以近视患者最多最严重。据估计,在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高达60%的人有慢性眼疾、视力障碍问题,"广义视障"人口高达30多亿。就近视而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视力不良率小学生达20%以上,初中学生达60%以上,高中学生达80%以上。现行医院矫正视力障碍的主要手段:配戴眼镜与施行激光屈光手术(PKALK或PRK及LASIK)。配戴眼镜是以眼镜的光学原理弥补视力的不足,不能阻止视力减退和康复视力,相反可能加深视力减退;激光屈光手术近期成功率较高,但仍难免产生些后遗症,如散光、飞蚊症、眩光等,有时也可能出现角膜瓣膜脱落、混浊与发炎、感染等并发症,比较严重的还有不规则散光及锥状角膜,反而使视力恶化。而用中医针灸经穴原理康复治疗视力障碍矫治效果肯定,安全性好。但是目前已有发明的视力障碍康复治疗器械(眼罩),是以低周脉微波类的电子针灸器或低频波磁波类的电子针灸器或振动器,用以刺激按摩眼周围等部位穴位,虽有一定效果,但并理想,其共同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有源医疗器械。已有的发明使用电源或磁源模拟针灸,长期使用有异种能量褶积问题,电器元件易损问题,操作使用不便问题等,往往使康复治疗中断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施疗时间较长。已有的发明一般最少治疗时间也在30分钟以上;或者要求治疗时间更长。而视力障碍的学生或成年人,都是学习时间紧张或工作时间紧张,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治疗或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治疗,也往往导致康复治疗中断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保持时间太短。已有的发明一次施治结束后,取下仪器其治疗作用即已中止,无法继续保持对眼部穴位持续刺激作用。而穴位刺激作用时间最好保持8小时以上效果才可能充分体现。所以已有发明的仪器治疗后都要求配合人工按摩或其他措施加强疗效,而人工按摩一般难以长期按时坚持,更无法保证按标准刺激量剌激穴位,是导致康复治疗失败更常见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不足,不用针、不用药、不用电、不用磁的无源医疗器械,能够快速施治瞬间达到有效治疗,且能保持其治疗作用时间达12小时以上的视力障碍康复治疗眼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视力障碍康复眼罩由眼罩基座(12)和眼罩针灸芯(26)两部分组成。眼罩基座(12)是根据两眼眼周穴位分布,设22个治疗点,每只眼11个治疗点,分别对应治疗睛明(1)、攒竹(2)、鱼腰(3)、丝竹空(4)、太阳(5)、瞳子髎(6)、球后(7)、承泣(8)、四白(9)、健明(10)、下睛明(11)11个穴位。眼罩基座(12)22个治疗点是根据人体眼部形状做工程选型设计,按照人体眼部生理凹凸和透光视觉效果要求,在眼形平面胶板上,设计为22根高低不同的治疗柱。其中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高度为3-8mm,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高度为10-15mm,双瞳子髎穴位治疗柱(18)高度为8-13mm,双丝竹空穴位治疗(16)和双球后穴位治疗柱(19)的高度为12-17mm,双承泣穴位治疗柱(20)、双健明穴位治疗柱(22)的高度为14-19mm,双下睛明穴位治疗柱(23)、双攒竹穴位治疗柱(14)、双鱼腰穴位治疗柱(15)的高度为16-21mm,双睛明穴位治疗柱(13)的高度为22-27mm.,治疗柱还须按治疗需要设计其直径大小,其中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直径为10-15mm,双四白穴治疗柱(21)的直径为ll-16mm,其他穴位治疗柱的直径为5-10mm。眼罩基座治疗柱(24)上端,设计出针灸芯(26)插孔的内空腔(25),其中内空腔(25)的深度为l-10mm,直径比治疗柱直径-2mm.眼罩基座(12)的材料为弹性体高分子材料。其制造工艺为高分子材料弹性体通用成型工艺。眼罩基座(12)两端设计延伸的绑带,以方便固定。本实用新型眼罩针灸芯(26)形状为圆柱体,柱高l-10mm,针灸芯(26)直径与眼罩基座治疗柱(24)内空腔(25)直径相同。眼罩针灸芯(26)用速效针灸功能复合材料制作。速效灸功能复合材料的组合成份为高分子材料50-70%,强化针灸功能材料0.5-15%,陶瓷材料5-25%,助剂0.5-5%.所述的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合成的塑料材料或橡胶弹性体材料。所述的强化针灸功能材料是一种含香草酰胺的生物碱,化学名为N-(4-羟基-3-甲氧基苄基)-8-甲基壬-反-6-烯酰胺及其同系类似物和衍生物化合物单体之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所述的陶瓷材料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之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助剂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所需加入的辅助化学物质,本实用新型针灸芯(26)使用的助剂,即所选用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所需的通用助剂。眼罩针灸芯(26)的制作工艺是采用高分子材料通用的混合、塑化、成型工艺制作成型。其加工成型制作温度《20(TC,具有超微孔透气性。眼罩针灸芯(26)制作后,将眼罩针灸芯(26)粘涂适量硅酮胶后插入眼罩基座治疗柱(24)相应大小的内空腔(25)中,固定后即制成视力障碍康复眼罩。所述硅酮胶为中国广州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向市场出售的透明硅酮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视力障碍康复眼罩戴在双眼上,将绑带绕脑后粘紧即可;一般戴上1分钟即产生穴位刺激效果,每次治疗5分钟左右时间即可完成治疗。每次5分钟左右施治,取下眼罩后,其穴位治疗作用可维持达12小时以上。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寿命施治次数可达万次以上。本实用新型产品还可以戴在两眼对应的后脑部位,刺激视觉中枢相关穴位,可增强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一切视力或视觉模糊不清,看近或者看远看不清楚的情况的康复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近视、高度近视、散光、远视、斜视、弱视、两眼不对视、老花眼、模糊、眼睛疲劳、飞蚊症等各种眼病。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脑疲劳、学习障碍、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等神经精神类多种病症的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优点是1、不用针、不用药、不用电、不用磁,无源,无创、无痛、无交叉感染,无异种能量褶积或放射性危害,是一种眼科自然治疗、生态治疗和绿色治疗的新技术。2、使用十分方便,适合家庭自我治疗,也适合结合学习与工作群体性治疗。3、施治时间短,瞬间起效,每次施治时间仅需5分钟左右。4、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施治结束后,治疗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5、效果明显,一次治疗即可产生明显效果。6、使用寿命长,治疗可使用万次以上,且不需要元件维修。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应用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一、病例与一般资料治疗患者,60例,共120只眼。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7-40岁,治疗前视力0.1-0.6,病程2-8年。二、方法与疗程使用本实用新型眼罩,每天上午配戴,每次治疗时间5分钟,每天一次,30次为l疗程。二、治疗结果治愈率为30%,显效率为48.3%,总有效率99%。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图1眼周治疗穴位图1、睛明2、攒竹3、鱼腰4、丝竹空5、太阳6、瞳子髎7、球后8、承泣9、四白10、健明11、下睛明图2眼罩基座治疗柱分布平面示意图12、眼罩基座13、睛明穴位治疗柱14、攒竹穴位治疗柱15、鱼腰穴位治疗柱16、丝竹空穴位治疗柱17、太阳穴位治疗柱18、瞳子髎穴位治疗柱19、球后穴位治疗柱20、承泣穴位治疗柱21、四白穴位治疗柱22、健明穴位治疗柱23、下睛明穴位治疗柱图3眼罩基座治疗柱立面示意图24、治疗柱25、内空腔图4眼罩针灸芯立面示意图26、针灸芯具体实施方式A、眼罩基座(12)模具设计制作与针灸芯(26)模具设计制作。眼罩基座(12)模具设计制作根据两眼周穴位22个治疗柱,对应双睛明(1)、攒竹(2)、鱼腰(3)、丝竹空(4)、太阳(5)、瞳子髎(6)、球后(7)、承泣(8)、四白(9)、健明(10)、下睛明(11)穴位位置平面定点设计治疗柱,治疗柱高度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5mm,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12mm,双瞳子髎穴位治疗柱(18)10mm,双丝竹空穴位治疗柱(16)和双球后穴位治疗柱(19)14mm,双承泣穴位治疗柱(20)、双健明穴位治疗柱(22)16mm,双下睛明穴位治疗柱(23)、攒竹空位治疗柱(14)、鱼腰穴位治疗柱(115)18mm,双睛明穴位治疗柱(13)24mm。治疗柱直径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12mm,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13mm,其他穴位治疗柱7mm。眼罩基座治疗柱上端设计出针灸芯(26)插孔的内空腔(25),内空腔(25)深度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4mm,其他穴位治疗柱8mm,内空腔(25)孔直径为治疗柱直径-2111111.针灸芯(26)模具按眼罩基座治疗柱(24)内空腔(25)内尺寸,设计制作针灸芯(26)模具。B、用硅橡胶65%、加强针灸功能材料10%,陶瓷材料三氧化二铝20%,硅橡胶成型通用助剂5%,用硅橡胶通用混炼成型工艺(混炼成型温度《20(TC),制成具有超微孔透气性的针灸芯。C、将制好的针灸芯(26)粘涂适量硅酮胶粘胶剂后,分别插入眼罩基座(12)相应的治疗柱内空腔(25)内,并在眼罩基座(12)两边钉上绑带以便配戴时固定。D、用制好的本实用新型产品配戴在双眼眼部,让治疗柱接触眼部穴位皮肤,1分钟内产生明显穴位剌激,一次治疗施治5分钟左右即可,3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还可以将其反戴在双眼对应的后脑,让治疗柱刺激后脑视觉中枢的相关穴位,可增强治疗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由眼罩基座(12)与眼罩针灸芯(26)组成,眼罩针灸芯(26)粘涂适量硅酮胶后插入眼罩基座治疗柱(24)相应大小的内空腔(25)中,用眼罩基座(12)将眼罩针灸芯(26)连接成治疗器,制成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形状为覆盖于眼周22个穴位的规则形。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的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是眼罩基座(12)按两眼眼周穴位分布设22个治疗点,分别对应治疗两眼的睛明(1)、攒竹(2)、鱼腰(3)、丝竹空(4)、太阳(5)、瞳子髎(6)、球后(7)、承泣(8)、四白(9)、健明(10)、下睛明(11)穴22个治疗点凸出22根高低不同的治疗柱(24),其中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高度为3-8mm,双四白穴位治疗柱(21)高度为10-15mm,双瞳子髎穴位治疗柱(18)高度为8-13mm,双丝竹空穴位治疗(16)和双球后穴位治疗柱(19)的高度为12-17mm,双承泣穴位治疗柱(20)、双健明穴位治疗柱(22)的高度为14-19mm,双下睛明穴位治疗柱(23)、双攒竹穴位治疗柱(14)、双鱼腰穴位治疗柱(15)的高度为16-21mm,双睛明穴位治疗柱(13)的高度为22-27mm.;治疗柱直径双太阳穴位治疗柱(17)直径为10-15mm,双四白穴治疗柱(21)的直径为11-16mm,其他穴位治疗柱的直径为5-10mm;眼罩基座治疗柱(24)上端有插针灸芯(26)内空腔(25),深度为l-10mm,直径比治疗柱直径-2mm;眼罩基座(12)材料为弹性体高分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特征是眼罩针灸芯(26)用速效针灸功能复合材料制成,形状为圆柱形,高度1-IO醒,直径3-30ram。专利摘要一种视力障碍康复眼罩,由眼罩基座(12)与眼罩针灸芯(26)组成,眼罩针灸芯(26)粘涂适量硅酮胶后插入眼罩基座治疗柱(24)相应大小的内空腔(25)中,用眼罩基座(12)将眼罩针灸芯(26)连接成治疗器,制成视力障碍康复眼罩,其形状为覆盖于眼周22个穴位的规则形。是不用针、不用药、不用电、不用磁的无源医疗器械,双眼戴上后1分钟起效,每次治疗只需5分钟左右,其治疗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万次。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154033SQ200720178600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发明者姜兴鹏,徐志龙,哲杨,杨孟君申请人:杨孟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