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1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具体是涉及具有大便积存部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大便积存部的尿布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特开
2001-224628号7>才艮(专利文献1) 7>开的一次性尿布中,在其内面侧, 安装有在尿布的前后方向相互分离相对的一对緩沖性衬垫部件,并且,
相互分离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部片。由于衬垫部件在尿布的内面侧隆起, 因此,通过一对衬垫部件和一对侧部片,在其内面侧形成朝向尿布穿着 者的肛门开口的大便积存部。
专利文献l:特开2001-22462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尿布中,大便积存部的深度取决于衬垫部件的 厚度(高度)。因此,在增加大便积存部的深度时,虽然使用厚的村垫即 可,但由于该衬垫部件在尿布的内面侧以形成隆起的方式进行使用,因 此,村垫部件越厚,尿布内面侧的凹凸越明显,尿布越难与皮肤光滑地 接触。这样的尿布有时局部强力地按压穿着者的皮肤,因此穿着感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增加大便积存部的深度、尿布的穿 着感也不会变差的一次性尿布。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一次性尿布,具有裆下区 域、形成在所述裆下区域的前方的前腰围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裆下区域 的后方的后腰围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与尿布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内面侧 和与所述尿布穿着者的衣服相对的外面侧,腿围弹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 述裆下区域的两侧边部,在所述裆下区域的所述内面侧,大^f更积存部及 其开口形成在所述两侧边部的腿围弹性部件之间。本发明的该尿布的特征如下。所述裆下区域通过向与其前后方向交
方区域、后方区域以及介于这两个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前方区域 和所述中间区域在所述前方弯曲引导部以可弯曲的状态连接,所述中间
在所述裆下区域的所述内面侧设置一对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在所 述两侧边部的腿围弹性部件之间、在所述横向离开规定的长度,可向所 述前后方向弹性收缩地平行延伸,并且与所述中间区域交叉。
所述收缩机构具有位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和后方的前方部分和后 方部分以及介于这两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前方部分在沿着所述前 后方向将所述中间区域二等分的线的靠近所述前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 内面侧,而所述后方部分在所述中间区域的靠近所述后方的位置、固定 在所述内面侧,所述中间部分以可进行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收缩的方 式离开所述内面侧。
一旦所述收缩机构进行收缩,则在所述裆下区域,所述中间区域附 近被所述前方弯曲引导部和所述后方弯曲引导部引导,以使所述内面侧 成为凹形的方式在所述收缩机构的下方向所述前后方向局部地弯曲,在 一对所述收缩机构之间形成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大便积存部。
在本发明的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区域具有可使所述中 间区域弹性变形的块状弹性部件。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块状弹性部件是用发泡 聚氨基甲酸乙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 任何一种形成的薄片、巻曲的合成纤维的集合体以及多个直的合成纤维 相互平行延伸形成的合成纤维集合体中的任何一种。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机构由具有弹性伸 长性的带状薄片形成, 一对所述薄片相互平行、以伸长的状态向所述前 后方向延伸,所述各薄片除了具有所述前方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 述中间部分以外,还具有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裆下区域的内侧和靠近外侧 的位置的内侧边部分和外侧边部分,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在所述薄片彼此的所述内侧边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机构由非伸长性和 非弹性的伸长性的任何一种的带状薄片以及以伸长状态安装在所述薄片 上的线形的弹性部件形成, 一对所述薄片相互平行地向所述前后方向延 伸,所述各薄片除了具有所述前方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 分以外,还具有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裆下区域的内侧和靠近外侧的内侧边 部分和外侧边部分,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内侧边部分上,所述前方 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在所述薄片彼此的所述内侧边 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各薄片的所述外侧边部 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机构由可弹性伸长 的一张薄片形成,该一张薄片具有所述前方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 述中间部分,并在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横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成为所述开
口的通孔,所述薄片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以向所述前后方向 伸长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内面侧,而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通孔的周边部分
离开所述内面侧。
在本发明的另 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机构由非伸长性和 非弹性的伸长性的任何一种的一张薄片形成,该一张薄片具有所述前方
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横向的 中央部形成有成为所述开口的通孔,所述薄片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 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側,而弹性部件以向所述前后方向伸长的状态安
中间部分在所述通孔的周边部分离开所述内面侧。
在本发明的 一次性尿布中,如果收缩机构在裆下区域向前后方向收 缩,则该裆下区域被前方曲折引导部和后方曲折引导部引导,在收缩机 构的下方、以内面为内侧局部地弯曲,在裆下区域的一部分形成大4更积 存部。可以在一对相互平行的收缩4几构之间形成通向大^f更积存部的开口 , 所述一对相互平行的收缩机构在裆下区域的宽度方向分离。在裆下区域中的中间区域具有块状弹性部件的方式的一次性尿布 中,即使体压对裆下区域作用、形成大便积存部,如果该裆下区域从体 压中解放,则大便积存部也可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块状弹性部件可使用 由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天然橡胶、合成 橡胶等任何一种形成的薄片或巻曲的合成纤维的集合体等,如果使用由 其中的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或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塑料 形成的片,尿布不会明显地加重。
在使用具有弹性伸长性的带状薄片作为收缩机构的方式的一次性尿 布中,由于该薄片覆盖大便积存部的一部分,因此,可防止收納于大便 积存部的大便弄脏皮肤。
在使用以伸长状态将线状的弹性部件安装在带状薄片上的结构作为 收缩机构的方式的一次性尿布中,可使收缩机构的材料比较便宜,所述 带状薄片是非伸长性以及非弹性地伸长性的任何一种。
在将形成收缩机构的薄片的外侧边部分固定在尿布内面侧的方式的 一次性尿布中,在其内面侧,在其外侧边部分阻止朝向着尿布的横向外 側的体液的流动,可提高防止泄漏的效果。
在作为收缩机构不使用 一对薄片,而是使用在横向的中央部形成通 孔的 一张薄片的方式的 一次性尿布中,可防止大便在尿布穿着者的皮肤 的大范围内弄脏皮肤。该薄片可使用可弹性伸长的材料或非伸长性以及 非弹性地伸长性的任何一种材料。


图l是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向视图。
图3是将图1的一次性尿布向前后方向和横向伸展时的局部剖切俯 视图。
图4是评价中间区域的弹性恢复力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一例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尿布的与图3相同的图。图8是表示一例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9是表示一例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IO是图9中的示例尿布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ll是表示一例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一次性尿布1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尿布1是短裤型尿布,在 裆下区域8的前方形成前腰围区域6,在裆下区域8的后方形成后腰围区 域7。前后腰围区域6、 7的各侧边部6a和7a重合成合掌状,在向图的 上下方向间歇地排列的接合部位9上进行熔敷而形成一体。通过前后腰 围区域6、 7形成腰围开口11,通过前后腰围区域6、 7和裆下区域8形 成一对腿围开口 12。由三根橡胶丝形成的腰围弹性部件13以伸长的状态 安装在腰围开口 11的周边部,由两根橡胶丝形成的腿围弹性部件14以 伸长的状态安装在腿围开口 12的周边部。并且,在图的上下方向,用于 使前后腰围区域6、 7与穿着者吻合的多根辅助弹性部件16以伸长的状 态安装在两个弹性部件13、 14之间。该尿布l形成为短裤型,具有相互 重合的内面片18和外面片19,体液吸收性衬垫21安装在该内面片18 的内面。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体液吸收性衬垫21从裆下区域8伸 长到前腰围区域6和后腰围区域7,除了具有体液吸收性的芯材22和覆 盖芯材22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23以及液体非渗透性的底片24以外,还 具有防漏罗口 44和收缩部件61。在裆下区域8中,收缩部件61的靠近 前腰围区域6的前方部分28和靠近后腰围区域7的后方部分29通过粘 合剂64 (参照图3)或熔敷固定在形成村垫21的内面的顶片23上,介 于前方部分28和后方部分29之间的中间部分31,通过由以伸长状态安 装在此处的橡胶丝形成的弹性部件63的作用向图的左右方向、即尿布1 的前后方向A收缩,离开顶片23。衬垫21虽然整体是在前后方向A进 行弯曲,但一旦收缩部件61这样收缩,则由形成在衬垫21上的槽状的 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引导,如图所示地局部弯曲,在收缩部件61的下方形成以衬垫21的内面为内侧的凹部35,该凹部35 发挥尿布1上的大便积存部的作用。图示的腰围弹性部件13和辅助弹性 部件16在内面片18和外面片19之间,以伸长的状态与这两片18、 19 的至少一方接合。
图3是如下状态的尿布1的局部剖切图,所示状态为在接合部位9 剥离图1的尿布1的前后腰围区域6、 7,将这两个区域6、 7和裆下区域 8向前后方向A以及与其直交的横向B伸展的状态。整个衬垫21是用矩 形的顶片23和底片24覆盖形成为沙漏形的芯材22而形成的,这两片23、 24在从芯材22的周边伸出的部分重合,通过粘合或熔敷形成一体。该衬 垫21还具有向前后方向A伸出的一对侧边部41和前后端边部42、 43。 在各侧边部41上形成向前后端边部42、 43之间伸出的防漏罗口 44。防 漏罗口 44由防水性、最好是液体非渗透性的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形成,外 侧边部44a和前后端边部44c、 44d通过热熔粘接剂46与顶片23接合。 并且,由橡胶丝形成的弹性部件37以伸长的状态安装在防漏罗口 44的 形成套筒形的内侧边部44b上。在裆下区域8中,芯材22在比将尿布1 的前后方向A的尺寸二等分的横中心线D-D靠近前腰围区域6的位置处 具有向横向B伸长的前方弯曲引导部32,在比横中心线D-D靠近后腰围 区域7的位置处具有向横向B伸长的后方弯曲引导部33。两个弯曲引导 部32、 33,在整个裆下区域8在前后方向A上弯曲时,容易使衬垫21 沿着两个引导部32、 33弯曲、裆下区域8如图2所示地以将其内面作为 凹部的方式局部变形,即容易形成发挥大便积存部作用的凹部35,在尿 布l用于嬰幼儿时,两个弯曲引导部32、 33最好分离20 50mm。将这 样弯曲的村垫21划分成位于前方弯曲引导部32的靠近前腰围区域6的 位置的前方区域51、位于后方弯曲引导部33的靠近后腰围区域7的位置 的后方区域52以及介于这两个区域51、 52之间的中间区域53 (参照图 2 )。在该中间区域53中,块状弹性部件56 (参照图2 )通过粘合剂(无 图示)安装在内面侧的顶片23上。并且,与中间区域53交叉、延伸到 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的一对收缩部件61以相对于将裆下区域8的 宽度二等分的纵向中心线C-C对称的方式安装在衬垫21上。中间区域53上的块状弹性部件56可使中间区域53具有刚性和弹性 的恢复性,其刚性使衬垫21成为图2所示的弯曲状态,使中间区域53 容易朝向尿布1的上下方向,在受到体压而变形的中间区域53从体压解 放出来时,其恢复性可弹性地迅速恢复到图2的状态。理想的块状弹性 部件56可使中间区域53在图2的尿布1的纵向(图3的前后方向A) 和横向B中的至少其纵向变形时能够弹性复原,更理想的块状弹性部件 56可使在纵向和横向B的双方向上变形后的中间区域53能够弹性复原。
收缩部件61使衬垫21的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在图3的前后 方向A接近地进行作用,可使衬垫21在图2所示的前方弯曲引导部32 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弯曲,在裆下区域8形成大便积存部35。图3的收 缩部件61由分别安装在衬垫21两侧的带状薄片62和以向前后方向A伸 长的状态安装在该薄片62上的线状弹性部件63形成,前方部分28和后 方部分29与顶片23接合,并且与中心线C-C平行的外侧边部分62a也 通过接合剂64与顶片23接合。收缩部件61上的弹性部件63安装在与 中心线C-C平行的内侧边部分62d,包含该弹性部件63的中间部分M 在中间区域53不与顶片23接合,而是离开顶片23在前后方向A上处于 可收纳的状态。 一对薄片62在横向B上相互分离尺寸W,形成大便积 存部35的开口 66 (同时参照图2)。
在穿着该尿布l时,在该尿布1中,图1所示的腰围开口 11张大, 整个裆下区域8弯曲成大致U字形,这样,在图3中平面地绘出的裆下 区域8的防漏罗口 44通过弹性部件37的收缩朝向顶片23的上方,换句 话说朝向尿布穿着者(无图示)的腹股沟部立起。并且,衬垫"上的收 缩部件61的弹性部件63收缩、衬垫21的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在 前后方向A上接近地作用,衬垫21在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 导部33处弯曲,中间区域53朝向图2所示的大致上下方向,由此,在 裆下区域8形成大便积存部35。通过图3的中间区域53上的前后方向A 的尺寸和中间区域53从水平状态立起时的角度规定大便积存部35的深 度。在该大便积存部35中,由于在开口 66的横向B的两侧具有薄片62, 因此,相对于尿布的穿着者,前腰围区域6上的顶片23、裆下区域上的薄片62以及后腰围区域7上的顶片23成为一连串的片,可形成光滑的 皮肤接触面。在这样形成大便积存部35的尿布1中,即使加深大便积存 部35的深度,也不会改变该皮肤接触面的光滑,不会降低尿布l的穿着 感。并且,大便积存部35通过中间区域53朝向尿布1的上下方向立起, 可有效地防止流入大便积存部35的流动性的大便朝向前腰围区域6流 出,因此,在该尿布1中不会使大便弄脏穿着者的外生殖器。另外,由 于大便积存部35除了开口 66以外,都被薄片62覆盖,因此,收纳于大 便积存部35的大便也很少弄脏尿布穿着者的皮肤。这样的大便积存部35 以使开口 66与穿着者的肛门相对的方式形成,且以使中间区域53位于 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方式形成。由于存在块状的弹性部件56而具有弹 性恢复力的中间区域53,即使受到体压而发生变形,由于如果从体压中 解放则能使大便积存部35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大便积存部35的 容积也总是基本不变。
在尿布l中,内面片18和外面片19可使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其 中至少一方的片可使用液体非渗透性的材料。衬垫21上的顶片23可使 用无纺布或开孔的塑料薄膜。底片24可使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底片24 最好是液体非渗透性的,但在内面片18或外面片19是液体非渗透性的 情况下,底片24也可使用液体渗透性的薄片材料。芯材22可使用粉碎 纸浆或粉碎纸浆和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的吸水性材料。在理 想的芯材22中,用薄纸等液体渗透性的薄片覆盖该吸水性材料。防漏罗 口 44使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最好是防水性的或液体非渗透性的材料。 收缩部件61上的薄片62可使用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即,具有弹性伸长 性的材料、非弹性地伸长性的材料或者非伸长性的材料。但是,图示例 的收缩部件61由于是具有线状弹性部件63的部件,因此,薄片62可使 用非弹性地伸长性的薄片或非伸长性的薄片。与具有弹性伸长性的薄片 相比较,这些薄片一般具有比较便宜的优点。在薄片62使用弹性伸长性 的材料情况下,不使用弹性部件63,最好使该薄片62向前后方向伸长, 4吏前方部分28、后方部分29、外侧边部分62a中的至少前方部分28和 后方部分29与顶片23接合。在使用具有弹性伸长性的薄片62的情况下,与使用非伸长性的薄片时相比,有时尿布1的制造工序减少。块状弹性
部件56可使用由柔软的、具有弹性的发泡塑料薄片或者天然橡胶或合成 橡胶形成的薄片、巻曲纤维或橡胶类纤维等合成纤维的集合体,例如无 纺布片,所述柔软的、具有弹性的发泡塑料薄片由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 或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等形成。也可使用将多根直的合成纤维向 一个方向拉齐、形成束的纤维束。通过使拉直的纤维的方向朝向图3的 前后方向A,可使沿着向与该纤维直交的方向延伸的弯曲线弯曲后的中 间区域53弹性复原。
图4是表示对块状弹性部件56的作用所产生的中间区域53的前后 方向A上的弹性恢复力FA的评价方法的图。该评价方法在尿布1中从具 有块状弹性部件56的中间区域53、以使块状弹性部件56位于中央的方 式切下试片S,,该试片Si的图3中的前后方向A的尺寸为30mm,宽度 方向B的尺寸为50mm。这样切下的试片S,在顶片23、底片24、内面 片18、外面片19、芯材22以及块状弹性部件56中,至少具有顶片23、 底片24、内面片18、外面片19以及块状弹性部件56,芯材22有时在其 中,有时不在其中。将该试片S,静置于放入有10ml的浓度为0,9%的生 理盐水的直径为10cm的陪替氏培养皿内一分钟后取出,在玻璃板上再 静置一分钟。之后,正确测量试片Si的两端边中央上的两点P" Pj司的 直线距离M。接着,以使块状弹性部件56处于内侧的方式沿着两点P,、 P2之间的中心线F向前后方向A折叠试片St,向该整个试片S,上施加 3.5kg的负荷后静置十分钟。之后,再将去掉负荷的试片Si桂在图示的 直径为0.5 mm的铜线Q上静置一分钟,正确测量在试片S,自然扩展的 状态下的两点P!、P2间的直线距离m。求出距离m对距离M的比例(0/。), 将该值作为中间区域53的前后方向A上的弹性恢复力FA。在本发明的 理想实施方式中,使用弹性恢复力FA为50%以上的块状弹性部件56。
在衬垫21中,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 引导部33,即,如图2所示,以在裆下区域8中横穿芯材22的方式、在 芯材22上形成例如宽度为1 5mm左右的槽。该槽虽然可通过将芯材22 局部压缩成V字型等而得到,但如果使芯材22含有其重量的10%左右的水分后进行压缩,则可得到高密度、轮廓明显的槽。并且,在芯材22 含有热可塑性合成纤维的情况下,如果在加热下对芯材22进行局部压缩, 使该合成纤维熔化,则可得到芯材22局部硬化状态下的引导部32、 33。 并且,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也可通过如下方法而得 到,即,在裆下区域8中具有大致一样的单位面积重量(冲量)的芯材 22中,只降低横穿裆下区域8的槽的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而且,也可 以压缩整个中间区域53,使中间区域53比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 的刚性高,将中间区域53和前方区域51的边界以及中间区域53和后方 区域52的边界作为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而且,也 可以如图5 7所示那样形成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
在图5、 6、 7中,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同 的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与图3相同的图。这些图中的 衬垫21是婴幼儿用的一次性尿布1,在图7的状态下,具有大约400mm 的长度和大约140mm的宽度,含有10 40重量%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 和卯~60重量%的粉碎纸浆的混合物,即,300 700g/n^的芯材22。如 图7所示,芯材22在裆下区域8被在前后方向A分成两部分,形成前方 芯材22f和后方芯材22R,逸雨个芯材22f、 22R最好间隔20~50mm。块 状弹性部件56通过热熔粘接剂(无图示)安装在前方芯材22f和后方芯 材22K之间的顶片23上。块状弹性部件56例如由厚度为3~7mm的柔软 的、具有弹性的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薄片形成,前后方向A的长度比前 方芯材22f和后方芯材22R的间隔长度稍小,例如小2~10mm左右。块
有时大:与顶片23成为一体的该块状弹;生部件56形成图5 7的尿布1 中的中间区域53,前方芯材22F与块状弹性部件56之间以及后方芯材 22R与块状弹性部件56之间,是实际上不存在芯材22的宽度为l~5mm 的槽状的部位,该各部位形成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 并且,从图7中可看出,腿围弹性部件14具有第一弹性部件14a和第二 弹性部件14b,第一弹性部件14a通过两根橡胶丝形成,该两根橡胶丝 在靠近裆下区域8的前方的位置、在腿围开口 12 (参照图1)的各周边部以伸长的状态延伸大致半圏,并且在裆下区域8中横穿前方芯材22"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4b通过两根橡胶丝形成,该两根橡胶丝在靠近裆下 区域8的后方的位置、在腿围开口 12的各周边部以伸长的状态延伸大致 半圏,并且在档下区域8横穿前方芯材22f。第一弹性部件14a和第二弹 性部件14b在腿围开口 12的周边部,通过粘合剂(无图示)间歇地固定 在内面片18和外面片19中的任何一个上。并且,这些第一弹性部件14a 和第二弹性部件14b虽然与前方弯曲引导部32平行,但在裆下区域8的 两侧分别相互交叉、形成交叉部67,该交叉部67通过粘合剂(无图示) 固定在内面片18和外面片19中的任何一个上。在交叉部67和67之间, 第一、第二弹性部件14a、 14b处于向横向B伸长的状态,在尿布l处于 图5所示的立体状态时,向横向B收缩,将前方弯曲引导部32抬到后方 弯曲引导部33的上方(参照图5、 6),以使中间区域53朝着上下方向的 方式进行作用。在要使中间区域53立起的收缩部件61进行作用的同时 发挥该作用。并且,在图5 7所示的尿布1上,收缩部件61的前后方向 A的尺寸比图3的收缩部件61的前后方向A的长度短,收缩部件61的 前方部分28在将中间区域53的前后方向A的长度二等分的中心线E-E 的前方附近的位置,通过粘合剂71与块状弹性部件56和在横向B上位 于块状弹性部件56外侧的顶片23接合。这样的收缩部件61在前方部分 28和后方部分29之间收缩时,发挥将中间区域53中的靠近前方的部位 向后方拉伸的作用,可使中间区域53朝向图5、 6所示的上下方向。
图8也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同的图。图8所示的尿 布1上的收缩部件116与图3的不同,使用由一张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形 成的薄片162取代图3的一对薄片62。薄片162在横向B的中央部具有 向前后方向A伸长的椭圆形通孔166a。在通孔166a的两侧边部,由相 互平行、向前后方向A延伸的一对橡胶丝形成的弹性部件163以伸长的 状态安装在薄片162上。弹性部件163的各前端部163a彼此在中心线 C-C上相互交叉。通过这些薄片162和弹性部件163形成的收缩部件161 具有前方部分128、后方部分129以及介于这两部分128、 129之间的中 间部分131,前方部分128和后方部分129通过热熔粘接剂164与顶片123接合。但是,收缩部件161的两外侧边部分162a也与顶片123接合。 收缩部件161在通孔166a的周边部分几乎都不与顶片123接合,而是分 离,在隔着中心线C-C相互相对的通孔166a的两侧部分与中间区域153 交叉的部分上,收缩部件161在前后方向A收缩,可形成图2所示的大 便积存部135,顶片162上的通孔166a成为大便积存部135上的开口 166。 如果这样利用 一张薄片162形成收缩部件161 ,则在尿布1的制造工序中, 零件数量减少,可简单地将收缩部件安装在衬垫21上,有时可降低尿布 1的制造成本。并且,收缩部件161与图3的收缩部件61相比较,由于 可大范围地覆盖尿布穿着者的皮肤,因此,收纳于大便积存部的大便很 少弄脏皮肤。并且,薄片162可取代具有弹性伸长性的无纺布或塑料薄 膜。这种情况下的收缩部件161以至少向前后方向A和横向B中的至少 前后方向A伸长的状态固定在衬垫21上。收缩部件161的两侧边部分 162a也可不是全部都与衬垫21接合,但如果接合,可在该外侧边部分 162a阻止体液向坤黄向B流动。
图9、 IO也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图2、 3相同的图。图 9、 10中所示的尿布l在衬垫21上的裆下区域8中的前方区域51上形成 阻挡壁部96。阻挡壁部96在前方区域51中的前方弯曲引导部32附近以 贯穿芯材22的方式向横向B延伸,可防止在村垫21的内面尿从前方区 域51向中间区域53流动,并且可防止软便从后方区域52或中间区域53 向着前方区域51流动。该阻挡壁部96例如是单位面积重量为5~20g/m2 的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等无纺布、厚度为10 20 ^:米的聚乙烯薄膜 等塑料薄膜、薄纸等纸类形成的长方形片97的集合体,使该长方形片97 的下端部98与衬垫21的内面接合,而使上端部99形成缨子形,可自由 活动或变形(参照图9)。根据尿布l是嬰幼儿用还是大人用,可改变长 方形片97的大小,但在尿布1例如是嬰幼儿用的情况下,从衬垫21的 内面到上端部99的长度最好为5 30mm、宽度为3 10mm左右。这样的 阻挡壁部96的上端部99由于轻轻接触尿布穿着者的皮肤,因此也具有 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软便等的作用。
图11也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同的图。图11所示的尿布201与图3的尿布1不同,是开放型的尿布。图11的尿布201在前 腰围区域206的两侧部分形成前方侧翼91,在后腰围区域207的两侧部 分形成后方侧翼92。在后方側翼92的内面形成粘合剂涂敷区域93或机 械紧固件的钩子部件安装区域。在前方侧翼91的外面形成粘合剂涂敷区 域93或用于将钩子部件安装区域可剥离地固定的目标区域94。在尿布 201的裆下区域208的两侧以伸长状态安装向前后方向A直线延伸的腿 围弹性部件214。尿布201的衬垫21使用与图3相同的结构。
本发明也可用于这样的开放型的尿布201,但在图1的尿布1是短裤 型的情况下,在使用尿布l时,形成图2所示的深的大便积存部35,而 开放型的尿布201在一般的情况下必须在使用尿布后使收缩部件261收 缩、形成大便积存部。但是,任何一种一次性尿布,由于大便积存部只 形成在裆下区域的很小的一部分上,因此,即使是深的大便积存部,也 不会使尿布的穿着感变差。并且,无论大便积存部深浅,大便积存部由 于除了其开口都被片状的收缩部件覆盖,因此,尿布内面在大范围内与 穿着者的皮肤光滑地接触。因此,在这层意义上,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 不会因存在有深的大便积存部而使尿布的穿着感变差。
根据本发明,可制造即使增加大便积存部的深度也可以使穿着感良 好的一次性尿布。
权利要求
1. 一种一次性尿布,具有裆下区域、形成在所述裆下区域的前方的前腰围区域以及形成在所述裆下区域的后方的后腰围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与尿布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内面侧和与所述尿布穿着者的衣服相对的外面侧,腿围弹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裆下区域的两侧边部,在所述裆下区域的所述内面侧,大便积存部及其开口形成在所述两侧边部的腿围弹性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裆下区域通过向与其前后方向交叉的横向相互平行延伸的前方弯曲引导部和后方弯曲引导部被划分为前方区域、后方区域以及介于这两个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前方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在所述前方弯曲引导部以可弯曲的状态连接,所述中间区域和所述后方区域在所述后方弯曲引导部以可弯曲的状态连接,在所述裆下区域的所述内面侧设置一对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在所述两侧边部的腿围弹性部件之间、在所述横向离开规定的长度,可向所述前后方向弹性收缩地平行延伸,并且与所述中间区域交叉,所述收缩机构具有位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和后方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以及介于这两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前方部分在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将所述中间区域二等分的线的靠近所述前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内面侧,而所述后方部分在所述中间区域的靠近所述后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内面侧,所述中间部分以可进行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收缩的方式离开所述内面侧,一旦所述收缩机构进行收缩,则在所述裆下区域,所述中间区域附近被所述前方弯曲引导部和所述后方弯曲引导部引导,以使所述内面侧成为凹形的方式在所述收缩机构的下方向所述前后方向局部地弯曲,在一对所述收缩机构之间形成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大便积存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具 有可使所述中间区域弹性变形的块状弹性部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弹性部件是用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苯乙烯、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的任何一种形成的薄片、巻曲的合成纤维的集合体以及多个直 的合成纤维相互平行延伸形成的合成纤维集合体中的任何一种。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机构由具有弹性伸长性的带状薄片形成, 一对所述薄片相互平 行、以伸长的状态向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各薄片除了具有所述前方 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分以外,还具有分别位于靠近所述 裆下区域的内侧和靠近外侧的位置的内侧边部分和外侧边部分,所述前 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在所述薄片彼此的所述内侧 边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机构由非伸长性和非弹性的伸长性的任何一种的带状薄片以及 以伸长状态安装在所述薄片上的线形的弹性部件形成, 一对所述薄片相 互平行地向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各薄片除了具有所述前方部分、所 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分以外,还具有分别位于靠近所述档下区域 的内侧和靠近外侧的位置的内侧边部分和外侧边部分,所述弹性部件安 装在所述内側边部分上,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 侧,在所述薄片彼此的所述内侧边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薄片 的所述外侧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
7.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机构由可弹性伸长的 一张薄片形成,该一 张薄片具有所述前方 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分,并在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横向 的中央部形成有成为所述开口的通孔,所述薄片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 后方部分以向所述前后方向伸长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内面侧,而所述中间 部分在所述通孔的周边部分离开所述内面侧。
8.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机构由非伸长性和非弹性的伸长性的任何一种的一张薄片形 成,该一张薄片具有所述前方部分、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横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成为所述开口的通孔,所述 薄片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固定在所述内面侧,而弹性部件以 向所述前后方向伸长的状态安装在向所述通孔的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两 侧边各自的附近部分上,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通孔的周边部分离开所述 内面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增加大便积存部的深度也不会使穿着感变差的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1)具有前腰围区域(6)、后腰围区域(7)以及裆下区域(8)。裆下区域(8)通过向尿布(1)的横向相互平行延伸的前方弯曲引导部(32)和后方弯曲引导部(33)被划分为前方区域(51)、后方区域(52)以及中间区域(53)。设置在裆下区域(8)的内面侧、向前后方向相互分离地平行伸长的一对收缩机构(61)的前部(28),在将中间区域(53)的前后方向二等分的线D-D的前方、固定在尿布(1)的内面侧,后部(29)在中间区域(53)的后方、固定在尿布(1)的内面,中间部(31)离开尿布(1)的内面,可向前后方向弹性收缩。
文档编号A61F13/496GK101415385SQ20078001228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
发明者三岛祥宜, 凑大尚, 松田优子, 高田直子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