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痰止嗽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76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热化痰止嗽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临床上,感冒发烧、生痰、咳嗽为常见病症,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有西药、有中药,对 慢性咳嗽,西医尚无良好疗效,中医药能够发挥独特效果,急性期咳嗽西药抗菌素疗效快, 但副作用大,不益大量或长时间服用;急性期咳嗽中药同样具有疗效,但是因副作用小、作 用效果稳定、彻底、疗效好等特点,被很多患者选用。对于中药药物来说,其疗效主要由活 性成分的原料配伍决定,由哪些原料组成,如何配比,组成不同,配比不同,药物性能各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原料组配和配比合理,无副作用,疗效好。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20-50份、鱼腥草 15-50份、桑皮10-25份、地骨皮10-25份、地龙10-25份、莱菔子10-25份、苏子10-25份、 桔梗6-15份、芥穗6-15份、紫苑6-15份、陈皮6-15份、百部6-12份、甘草6-15份、白芥 子6-15份、白前6-15份、川贝6-12份和杏仁6-15份。最佳组成为金银花30份、鱼腥草25份、桑皮15份、地骨皮15份、地龙15份、莱菔 子15份、苏子10份、桔梗10份、芥穗10份、紫苑10份、陈皮10份、百部10份、甘草IO 份、白芥子IO份、白前10份、川贝10份和杏仁10份。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病情较重者,可水煎剂;病情较轻或恢复期 病人,可水丸或蜜丸。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可制成水煎剂500ml, 一日服用量,服用2—3 次。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可制成水丸或蜜丸,服用剂量为IO g /次,3次/日。儿童减半。本发明中的活性原料均有市场销售,可直接购买即可。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的 制作方法与通常的该类剂型的药物制作方法相同,包括水剂的煎制配水量、丸剂的成型辅料 等,不再赘述。本发明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原料组配和配比合理,无副作用,疗效好,疗效彻底。经600 多例患者临床应用情况证明,治疗咳嗽经久不愈、痰多难以咳出者,有效率(症状减轻)99. 2%,治愈率96%。几例典型的应用实例如下 实例l: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45岁,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南丰路。2006年3月5日诊。咳嗽三月余,夜间尤甚,吐清稀泡沫痰,精神萎靡,口干微苦,咽部痒痛,胸胁闷胀,苔薄白,脉浮弦。诊为中焦郁火,肺气阻遏。服用本发明药物水煎剂,一日后,咳嗽大减,继服2天,咳嗽痊愈,唯咽部不适。经继续服用2日巩固。随访年余健 康°实例2:姓名李某某,性别女,年龄5岁,地址天津市河西区。2007年11月7日诊。咳嗽1月余,昼夜阵咳,黄色粘痰,苔薄黄而腻,舌质偏红,脉弦数。患者伴有身热,肌热,口干,胸胁胀闷。服本发明药物水煎剂,半剂/日,2天后咳嗽大减,继服用3天,咳嗽痊愈。随访一月健康,又随访年余健康。实例3:姓名任某某,性别男,年龄12岁,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2005年12月20日诊。咳嗽,咯痰色白半月,加重一周余,患者近3年来, 一到秋冬季 节感冒后就出现咳嗽,咯痰色白量不多,发作时就用抗菌消炎治疗,迁延不愈。余症咽部 不爽,有痰不易出,纳食可,二便调,舌质稍红,体瘦,脉滑数。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服本发明水煎剂,l剂/日,5天后,咳嗽大减,继服7天,咳嗽痊愈。随访一年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30g、鱼腥草25g、 桑皮15g、地骨皮15g、地龙15g、莱菔子15g、苏子10g、桔梗10g、芥穗10g、紫苑10g、 陈皮10g、百部10g、甘草10g、白芥子10g、白前10g、川贝10g和杏仁10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25g、鱼腥草30g、 桑皮15g、地骨皮18g、地龙22g、莱菔子16g、苏子23g、桔梗9g、芥穗10g、紫苑8g、陈 皮6g、百部9g、甘草8g、白芥子12g、白前9g、川贝8g和杏仁9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35g、鱼腥草25g、桑皮20g、地骨皮15g、地龙12g、莱菔子12g、苏子21g、桔梗7g、芥穗13g、紫苑8g、陈 皮12g、百部10g、甘草8g、白芥子12g、白前8g、川贝10g和杏仁12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33g、鱼腥草28g、 桑皮22g、地骨皮22g、地龙20 g、莱菔子10g、苏子18g、桔梗14g、芥穗llg、紫苑9g、陈 皮14g、百部6g、甘草7g、白芥子8g、白前12g、川贝12g和杏仁10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实施例5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35g、鱼腥草38g、 桑皮15g、地骨皮16g、地龙11 g、莱菔子15g、苏子23g、桔梗13g、芥穗8g、紫苑6g、陈 皮llg、百部9g、甘草8g、白芥子12g、白前7g、川贝8g和杏仁ll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实施例6本发明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36g、鱼腥草32g、 桑皮12g、地骨皮17g、地龙13 g、莱菔子15g、苏子20g、桔梗13g、芥穗9g、紫苑6g、陈 皮10g、百部9g、甘草10g、白芥子12g、白前10g、川贝8g和杏仁llg。可制成口服水煎剂或口服水丸或口服蜜丸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20-50份、鱼腥草15-50份、桑皮10-25份、地骨皮10-25份、地龙10-25份、莱菔子10-25份、苏子10-25份、桔梗6-15份、芥穗6-15份、紫苑6-15份、陈皮6-15份、百部6-12份、甘草6-15份、白芥子6-15份、白前6-15份、川贝6-12份和杏仁6-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 金银花30份、鱼腥草25份、桑皮15份、地骨皮15份、地龙15份、莱菔子15份、苏子10 份、桔梗10份、芥穗10份、紫苑10份、陈皮10份、百部10份、甘草10份、白芥子10份、 白前10份、川贝10份和杏仁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化痰止嗽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活性成分原料重量组成为金银花20-50份、鱼腥草15-50份、桑皮10-25份、地骨皮10-25份、地龙10-25份、莱菔子10-25份、苏子10-25份、桔梗6-15份、芥穗6-15份、紫苑6-15份、陈皮6-15份、百部6-12份、甘草6-15份、白芥子6-15份、白前6-15份、川贝6-12份和杏仁6-15份。原料组配和配比合理,无副作用,疗效好。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1219193SQ20081001385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5日
发明者徐成娥, 戴爱玲, 王海静, 胡广芹, 陆小左 申请人:陆小左;胡广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