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887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一般采用抗感染药物,如阿帕西林、匹氨西林、头孢噻吩等。①应用阿帕西林变态反应较多,如脸红、发热、腹泻、血压下降、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②应用匹氨西林常见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药疹;偶见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本品味苦,有特殊怪臭味,宜将整个胶囊吞服,不要咳破。③应用头孢塞吩肌注局部有疼痛,静注可有静脉炎,少数病例可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对肝、肾均有一定损害,偶见白细胞减少或二重感染。肝病或胆管阻塞者忌用。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症状是腹痛局限,压痛轻而范围小,无腹膜刺激症状,不寒不热或仅有微热,气滞重则复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所,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发黄。脉弦或弦而微数。舌苔黄燥或黄腻,舌质红或尖红。血像检査白细胞计数在一万左右。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川楝子9重量份、枸橘12重量份、路路通12重量份、玫瑰花12重量份、荔枝核15重量份、甜瓜子9重量份、急性子9重量份、马鞭草9重量份、苏木9重量份、五灵脂6重量份、姜黄12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泽兰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托盘根12重量份、乌蔹莓9重量份、鬼针草9重量份、板蓝根18重量份、蒲公英15重量份、红藤9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木香9重量份和生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3味药放入10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为520毫升,即为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在消化道内吸收快,容易吸收,疗程短,治愈率高。配方中行气止痛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三个方面,层次分明、组方严谨。木香、甘草两味药为佐、使药,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应用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川楝子、枸橘、路路通、玫瑰花、荔枝核、甜瓜子、急性子、马鞭草、苏木、五灵脂、姜黄、郁金、泽兰、桃仁。前5味药均能行气,其中川楝子、枸橘、玫瑰花、蔡枝核又能止痛路路通能宽中。后9味药均能活血化瘀,其中甜瓜子又能消痈排脓,清肺祛痰;急性子又能通经、消积散结;马鞭草又能通经、行水消胀、止痢杀虫;苏木又能消肿止痛,五灵脂又能通利血脉、止痛;姜黄又能行气止痛;郁金又能清心解郁、行气、凉血止血;泽兰又能行水消肿;桃仁又能润燥滑肠。古人云"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以上这14味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兼有消肿排脓、散结滑肠之效,因此在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故为君药。托盘根、乌蔹莓、鬼针草、板蓝根、蒲公英、红藤、连翘。这7味药均能清热解毒,其中托盘根、乌蔹莓这2味药兼能凉血消肿;鬼针草兼能活血化瘀;板蓝根兼能凉血;蒲公英兼能清肝明目;红藤兼能消痈散结;连翘兼能清火散结。这7味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火散结之功效。因此,在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木香甘,平。入脾、胃、大肠、三焦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之功。辛散苦降而温通,芳香性燥,可升可降,通行胃肠、三焦气滞,为行气止痛要药。其温通之性,能防止苦寒药物之偏寒。实验研究证实木香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有木香内脂,另含生物碱,菊糖等。菊科广木香药粉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皆有抗菌作用。木香煎液能通过对迷走神经的作用,使在位大肠兴奋,收縮力加强,蠕动加快,因而能缓解胃肠气胀所致的腹痛。因此,木香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具有缓解诸药之毒性,纠正诸药之偏性之功,故为使药。以上这23味药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应用,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是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理想配方。川楝子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驱虫。枸橘辛、苦,平。入肝、胃经。行气止痛,清热解毒。路路通苦、微涩,平。入肝、胃经。行气宽中,活血通络。玫瑰花甘、微苦,温。入肝、脾经。行气活血,疏肝止痛。荔枝核甘、温。入肝、肾经。行气止痛。甜瓜子甘,寒。入脾、胃、肺、大肠经。活血化瘀,消痈排脓,清肺祛痰。急性子微甘,温。有小毒。入心、肝经。行瘀通经,消积散结。马鞭草苦,微寒。入肝、脾经。活血通经,行水消胀,止痢杀虫,解毒消肿。苏木甘、咸、辛,平。入心、肝、脾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五灵脂甘、温。入肝经。通利血脉,散瘀止痛,祛瘀止血。姜黄苦、辛,温。入脾、肝经。活血通经,行气止痛。郁金辛、苦,寒。入心、肺、肝、胆经。行气祛瘀,清心解郁,凉血止血。泽兰苦、辛,微温。入肝、脾经。活血祛瘀,行水消肿。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托盘根苦、辛、微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乌蔹莓酸、苦,寒。入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鬼针草苦,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红藤苦,平。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连翘苦,微寒。入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清火散结。木香辛、苦,温。入脾、胃、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安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具体实施方式取川楝子9g、枸橘12g、路路通12g、玫瑰花12g、荔枝核15g、甜瓜子9g、急性子9g、马鞭草9g、苏木9g、五灵脂6g、姜黄12g、郁金12g、泽兰6g、桃仁12g、托盘根12g、乌蔹莓9g、鬼针草9g、板蓝根18g、蒲公英15g、红藤9g、连翘12g、木香9g和生甘草9g,将以上23味药放入10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为520毫升,即是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当需要治疗时,取中药260毫升,温度为35'C,口服,一日二次,五日为一疗程,若有腹痛或微热、或绕脐走窜疼痛、或痛有定所、或便秘、或尿黄等症状,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疫愈o2"^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人中,其中18~20岁者5例,占1.75%;21~35岁者251例,占88.07%;36-40岁者23例,占8.07%;4150岁者6例,占2.11%。表一、285例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人疗效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二、285例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前后情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三、285便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人疗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川楝子9重量份、枸橘12重量份、路路通12重量份、玫瑰花12重量份、荔枝核15重量份、甜瓜子9重量份、急性子9重量份、马鞭草9重量份、苏木9重量份、五灵脂6重量份、姜黄12重量份、郁金12重量份、泽兰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托盘根12重量份、乌蔹莓9重量份、鬼针草9重量份、板蓝根18重量份、蒲公英15重量份、红藤9重量份、连翘12重量份、木香9重量份和生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3味药放入10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为520毫升,即为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全文摘要一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目前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一般采用抗感染药物,但这些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川楝子、枸橘、路路通、玫瑰花、荔枝核、甜瓜子、急性子、马鞭草、苏木、五灵脂、姜黄、郁金、泽兰、桃仁、托盘根、乌蔹莓、鬼针草、板蓝根、蒲公英、红藤、连翘、木香和生甘草,将以上23味药放入10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为520毫升,即为治疗瘀滞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在消化道内吸收快,容易吸收,疗程短,治愈率高。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269202SQ20081001497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发明者姜秀清,凡赵申请人:姜秀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