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府逐瘀模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99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血府逐瘀模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模片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血府逐痴模片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滴丸是指在适宜的熔融基质中将固体或液体药物溶解、乳化或混悬 后,将其通过适宜的滴管滴入与之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由于表面张力的 作用使液滴形成5求状并冷却凝固成丸。在国内的中药制剂中,滴丸已经被
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早在1977年我国药典就开始收载滴丸剂型。滴制法 制备的滴丸具有一系列优点经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滴丸,利用载体的包 蔽作用使易水解、易氧化和易挥发的药物被包埋从而增加其稳定性,并且 掩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可以采用口服和舌下给药,4吏药物与黏 膜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具有起效迅速,副作用小,提高某些难溶性药物的 生物利用度等特点。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诸多活血化瘀方中有代表 性的一个古方,该方由当归、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 草、川穹、牛膝、桔梗组成,具有行瘀活血、疏肝行气、緩急止痛之功效, 主治胸中血府血痹。
发明名称为"血府逐瘀滴丸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为 ZL200410094058.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血府逐痴滴丸及其制备工 艺。然而,虽然该血府逐瘀滴丸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它在生产过程中还存 在一些问题。首先,现有滴丸的滴制原理都是药物熔融后依靠自身重力形 成药滴滴入冷凝液中,从而利用药滴在温差很大的液体中骤冷收缩形成滴 丸。因此,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需要向药物中加入较多基质才能达到适宜 的粘稠度和熔融温度,以使滴丸成型。这样就造成患者服用的滴丸粒数较 多,服用不方便。其次,目前在制药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滴丸机主要是药液 借助位能和重力乂人滴头管口自然滴出的滴丸^^,丸重由滴管口径的粗细来 控制。丸粒的圆整度还受到药液的物性、温度、冷却液的选择以及冷却液的温度、滴头与冷却液面的距离、滴管管壁的厚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增 加了工艺研究的复杂程度和制备操作过程的复杂性,而且只能生产出丸重
在70mg以下的滴丸。最后,由于滴丸在液体介质中成型,还要经过擦干 或甩干的工序,不仅增加了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一 种真正实用的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滴制法制备的滴丸剂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定量注模 法开发出一种新型制剂一模片,本发明所述的"模片"是指药物与用于滴 丸的基质均匀混合后经模具成型的片状制剂,而传统意义上的片剂是指药 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而 言,本发明将这种新剂型应用于血府逐瘀方剂,制成的血府逐瘀模片不仅 保留了现行方法制备的滴丸的优点,而且还不需要滴头和冷却液,使模片 的重量比较容易控制,基质的加入比例适量,降低了服用量,简化了生产 工艺过程,提高了合格品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制备重量超过 70mg的模片。本发明的模片由于保留了用于滴丸的基质,从而间接地扩 大了中药滴丸的应用范围,更有利于发挥血府逐瘀方剂的作用。
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府逐痴才莫片,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包含1-30份桃仁、1-20份 红花、1-20份当归、1-20份地黄、1-20份牛膝、1-15份赤芍、1-15份枳 壳、l-10份川芎、l-10份桔梗、1-10份甘草和1-10份柴胡的药材提取物 和用于滴丸的基质。
在上述模片中,所述提取物优选为上述药材经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 物,例如体积百分含量为65%~95%乙醇水溶液提取后,再经醋酸乙酯和 正丁醇分别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得到的提取物。优选的所述基质选自聚乙二 醇,例如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3000、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20000;脂肪 酸聚氧乙烯醚40;硬脂酸酯;甘油;明胶和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 述提取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 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模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 对所述药材进行提取;
b. 将提取物与熔融的用于滴丸的基质混匀,在保温条件下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形并固化。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a优选包括所述药材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 合物,例如体积百分含量为65%~95%乙醇水溶液提取后,再经醋酸乙酯 和正丁醇分別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制得提取物;保温条件可以为65°C~ 85 °C;注入可以采用定量泵进行;模具可以为圆形模具或异形模具;冷却具 体为低温冷却或低温梯度冷却,优选的冷却温度范围为0°C~ 40°C;固化 优选在低温下进^f亍。
上述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固化的模片进行干燥的步骤,优选的干燥 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5°C-25°C,相对湿度为20%-50%,干燥时间为10分 钟-60分4f。
与滴丸及其制法相比,本发明的模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

1. 本发明保留了滴丸剂的所有优点,如服用剂量小、溶解速度快、生 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剂量准确等优点;
2. 本发明的模片服用更方便。采用定量注模法生产模片时,可以通过 改变模具的形状和大小制备符合规定的模片,还可以生产规格大于70mg 的模片,使药物服用量减少到3片以下,服用剂量更小、更有利于患者尤 其是老年患者的接受和服用;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滴丸滴制过程中使用的冷凝液,避免了滴制 法制备滴丸剂时药液物性、滴头和冷却液等因素的影响,使制备过程的操 作更加简便。
4. 无粉尘污染,利于劳动保护。
5. 生产成本降低,制成的模片未接触液体介质,不需要经过擦干或甩 干等工序,也不再需要专用的设备。
本发明制备的模片是一种采用已有的滴丸剂基质并以新的制备方法 制备而成的新型中成药制剂,其基本原理是预先将活性物料与熔融基质混 合后注入到定量模具中,再利用冷却的方法将药物迅速固化于模具中成 型,因此制成的才莫片可以保留血府逐瘀滴丸制剂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1.处方桃仁44.8g;当归33.6g;红花33.6g;牛膝33.6g;地黄33.6g;赤芍22.4g;枳壳22.4g;桔梗16.8g;川芎16.8g;柴胡11.2g;甘草11.2g。 2.制法
1) 药材提取按照上述处方量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药材2次,每次 用1500ml乙醇和600ml水提取1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力卩250ml水, 使浸膏成为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2次,每次250ml, 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得提取物19.9克.
2) 模片制备取19.9g提取物加至21.9g聚乙二醇6000基质中,搅 拌制成均匀的药液,在8(TC保温条件下用定量泵将药液注入模具中,0°C 4(TC温度梯度内冷却,脱模,在温度为20°C、相对湿度为30%的条件下放 置30分钟得干燥模片,筛选,计数分装,即得。
采用定量注模法制备的血府逐瘀模片,需加入提取物重量1.1倍的基 质,制成的片剂外观大小均一,色泽一致;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 片剂成品规格为0.3g,服用量为2片,其制备工艺筒单,服用量减少,服 用更加方Y更。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易行。 实施例2
1. 处方桃仁44.8g;当归33.6g;红花33.6g;牛膝33.6g;地黄33.6g; 赤芍22.4g;枳壳22.4g;桔梗16.8g;川芎16.8g;柴胡11.2g;甘草11.2g。
2. 制法
1) 药材提取按照上述处方量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药材3次,每次 用2000ml乙醇和700ml水提耳又1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加450ml水, 使浸膏成为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每次450ml, 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得提取物干膏20.8克。
2) 模片制备取20.8g的提取物加至20.8g聚乙二醇4000基质中, 搅拌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C保温条件下用定量泵将药液注入模具中,冷 冻箱中冷却,脱模,在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为40%的条件下放置35分
钟得干燥模片,筛选,计数分装,即得。
采用定量注模法制备的血府逐瘀模片,需加入提取物重量1倍的基质, 制成的片剂外观大小均一,色泽一致;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片 剂成品规格为0.6g,服用量为1片,其制备工艺简单,服用量减少,服用 更力口方便。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易行。
实施例3
1. 处方桃仁44.8g;当归33.6g;红花33.6g;牛膝33.6g;地黄33.6g; 赤芍22.4g;枳壳22.4g;桔梗16.8g;川穹16.8g;柴胡11.2g;甘草11.2g。
2. 制法
1)药材提取按照上述处方量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药材3次,每次 用2000ml乙醇和700ml水提取1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力口 450ml水, 使浸膏成为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每次450ml, 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得提取物干膏20.9克。
2 )模片制备取20.9g提取物加至41.8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40 ( S-40 ) 基质中,搅拌制成均匀的药液,在65。C保温条件下用定量泵将药液注入模 具中,冷冻机冷却,脱模,在温度为30°C、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放置 60分钟得干燥模片,筛选,计数分装,即得。
采用定量注模法制备的血府逐瘀模片,需加入提取物重量2倍的基质, 制成的片剂外观大小均一,色泽一致;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片 剂成品规格为0.45g,服用量为2片,其制备工艺简单,服用量减少,服 用更加方i"更。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易行。 实施例4
1. 处方桃仁44.8g;当归33.6g;红花33.6g;牛膝33.6g;地黄33.6g; 赤芍22.4g;枳壳22.4g;桔梗16.8g;川芎16.8g;柴胡11.2g;甘草11.2g。
2. 制法
1)药材提取按照上述处方量用乙醇和水回流提取药材3次,每次 用2000ml乙醇和700ml水提耳又1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加450ml水, 使浸膏成为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每次450ml, 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得提取物干膏21克。
2 )模片制备取21g提取物加至63g硬脂酸酯基质中,搅拌制成均 匀的药液,在80。C保温条件下用定量泵将药液注入模具中,0°C~ 40。C温 度冷却,脱模,在温度为30。C、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放置50分钟得 干燥模片,筛选,计数分装,即得。采用定量注模法制备的血府逐瘀模片,需加入提取物重量的3倍的基 质,制成的;f莫片外观大小均一,色泽一致;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 片剂成品规格为0.4g,服用量为3片,其制备工艺简单,服用量减少,服 用更加方《更。
本工艺经中试研究表明,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稳定、可控易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血府逐瘀模片,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包含1-30份桃仁、1-20份红花、1-20份当归、1-20份地黄、1-20份牛膝、1-15份赤芍、1-15份枳壳、1-10份川芎、1-10份桔梗、1-10份甘草和1-10份柴胡的药材提取物和用于滴九的基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为所述药材 经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体积百分含量为65%~95%乙醇水溶液 提取后,再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別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得到的提取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选自聚乙 二醇,例如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3000、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20000;脂肪 酸聚氧乙烯醚40;石更脂酸酯;甘油;明胶和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 物与基质的重量比为1: 1-3。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 下步骤a. 对所述药材进行提取;b. 将提取物与熔融的用于滴丸的基质混匀,在保温条件下注入模具 中,冷却成形并固化。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所 述药材用乙醇、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体积百分含量为65%~95%乙醇 水溶液提取后,再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制得提取 物。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条件 为65。C 85。C。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注入采用定量泵进行。
9. 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模具为圓形模具或异形模具。
10. 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却为低温冷却或低温梯度冷却,优选的冷却温度范围为0°C~40°C。
11. 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固化在低温下进^f亍。
12. 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固化的模片进行干燥的步骤,优选的干燥条件为干燥 温度为15°C-25°C,相对湿度为20%-50%,千燥时间为10分钟-6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府逐瘀模片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该模片包含1-30份桃仁、1-20份红花、1-20份当归、1-20份地黄、1-20份牛膝、1-15份赤芍、1-15份枳壳、1-10份川芎、1-10份桔梗、1-10份甘草和1-10份柴胡的药材提取物和用于滴丸的基质。该模片保留了滴丸剂的所有优点,如服用剂量小、溶解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剂量准确等优点;而且该模片的服用也更方便;其制备方法无需滴丸滴制过程中使用的冷凝液,避免了滴制法制备滴丸剂时药液物性、滴头和冷却液等因素的影响,使制备过程的操作更加简便;无粉尘污染,利于劳动保护;生产成本降低,制成的模片未接触液体介质,不需要经过擦干或甩干等工序,也不再需要专用的设备。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647895SQ2008100541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林林, 王顺仙, 郑国华 申请人:天津药物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