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04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是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痔疮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痔疮是人体肛管部位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出血、痔脱垂、栓塞等。痔疮的发病率较高,故有"十人九痔"之说。目前关于痔雍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1975年,Thomson提出的肛垫滑动学说使人们对于痔疮的病,因、病机有了深入的认识,他提出痔疮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肛垫的病理性肥大。这一新理论受到肛肠病学专家的极大关注,也使痔疮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变革。现在,人们己经逐步认识到痔疮的治疗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的重点不是针对痔核本身,而是消除或缓解症状。我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痔疮是湿热所致,即大肠湿热应随粪便排出,如排出不畅,蓄积日久,肛门直肠受其毒害则成痔。治疗痔疮的方法较多。西医治疗有手术疗法、胶圈套扎疗法、注射疗法及冷冻、激光、红外线凝固法等等,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各有不足之处,有的疗效差,有的痛苦大,有的削弱了肛门肌的收缩机能,有的治疗费用昂贵,有的治愈后仍会复发。特别是顽固性强的痔疮不能根治,只能做到在一段时间内不复发,一段时间后或来年痔疮死而复发,即使手术切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中医治疗大体以扎疗、枯痔、外敷、烟熏和服药等方法为常用。扎疗或枯痔易复发,外敷或烟熏治疗内痔效果欠佳,内服中药收效缓慢,疗效不够理想。鉴于痔疮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以及巨大的痛苦,多少年来医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对痔疮的有效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虽然已有多种方法和手段,但治疗的结果并非令人完全满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该药物具有清热凉血,化痔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痔疮,证属湿毒下注者。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所述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比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所述各组分的,H圭重量份数比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种药物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后,加水煎煮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3次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5(TC)的稠膏,于506(T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发明是基于中医学对痔疮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筛选出泻火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益气缓急的中草药,以泻火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收敛镇痛、益气缓急为辅,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破瘀消肿之功,以达到彻底治愈痔疮的目的。本发明药物清热凉血,化痔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痔疮,证见湿毒下注,阴伤血热妄行所引起的肠风下血或便后出血,或便前出血,或粪中夹血,血色鲜红者。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痔港的治疗效果,选择确诊成年痔疫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了临床实验,70例患者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2572岁,病史3个月35年,诊断为内痔27例,外痔22例,混合痔21例。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2粒,连服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复查。治疗标准治愈疼痛、出血消失,内、外痔节消失;好转疼痛、炎症好转,内、外痔消失不足50%;无效症状略有好转,内、外痔无变化。治疗结果治愈42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85.7%。60天后随访,治愈42例中无1例复发。典型病例汪某,男,46岁。就诊前两天便后发现肛门缘长出一肿块,疼痛难忍,行走受限,自用痔疮膏外敷不见好转。舌红,苔黄,脉弦,3点处可见有2x2厘米,大小椭圆形肿块,表面紫色,质硬,触痛明显,诊断为血栓性外痔。辨证为湿热下注,灼伤脉络,血溢脉外皮下。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服药5曰后,肛门肿痛已基本缓解,行走自如,肛检痔表皮已皱缩,血栓吸收。继续服药10日后病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称取槐花300g,海蛤壳300g,單莲草150g,生地150g,浙贝120g,黄柏100g,丹皮100g,枳壳100g,当归尾60g加入到3L水中煎煮,药渣再加同样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l.l(5(TC)的稠膏,于5(T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实施例2称取槐花250g,海蛤壳250g,單莲草180g,生地180g,浙贝150g,黄柏80g,丹皮80g,扭壳80g,当归尾50g加入到3L水中煎煮,药渣再加同样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1.1(50'C)的稠膏,于6(T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实施例3称取槐花350g,海蛤壳350g,單莲草200g,生地200g,浙贝100g,黄柏UOg,丹皮120g,枳壳120g,当归尾60g加入到4L水中煎煮,药渣再加同样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l.l0(TC)的稠膏,于6(T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槐花25~40海蛤壳25~40旱莲草10~20生地10~20浙贝10~15黄柏5~15丹皮5~15枳壳5~15当归尾4~8。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痔疮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槐花25--30海蛤壳25--30單莲草12--18生地12--18浙贝12--15黄柏6--12丹皮6--12枳壳6--12当归尾4-—6。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痔疫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槐花30海蛤壳30旱莲草15生地15浙贝12黄柏10丹皮10枳壳10当归尾6。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痔痊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胶囊全文摘要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是以槐花、海蛤壳、旱莲草、生地、浙贝等为原料药,加水煎煮为水煎液,浓缩成稠膏,并干燥粉碎成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本发明药物以泻火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收敛镇痛、益气缓急为辅,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破瘀消肿之功,以达到彻底治愈痔疮的目的。经70例痔疮患者临床实验,有效率达到85.7%。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264224SQ200810054870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22日发明者申晚英申请人:申晚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