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及 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内科包括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祖国医学内科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 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和癌症 等。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现代医学内科和祖国医学内科历来都十分重视脾胃, 认为它是强壮身体、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在临床上都把饮食消化作为衡量病 症程度和施治判断的坐标尺度。因为人体要维持生命,必须一刻不停地和周围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吸收养分,排出废物,这就是所谓新陈代谢。胃肠道则是 这种物质交换的重要门户之一。脾胃功能不良,人体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 疾病即乘虚而入。
祖国医学中的"胃",似乎与现代医学中的胃基本一致,它有接受食物和"腐 熟"(消化)食物的功能。而袓国医学的"脾",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脾大不相同, 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脾"的概念似包括所有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器官,如胃、 胰、肠等,以及与代谢有关的器官如肝脏、肌肉等。因此,在功能上,"脾胃" 似乎大于消化系统。祖国医学认为,胃属腑,脾属脏,二者相表里。消化过程 虽然主要是在胃内完成的,但胃肠道所吸收的营养要素要转变成气血律液等物 质,并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利用,还要靠脾的化生与输布。故祖国医学有"胃气不伤,百病皆愈;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之说,临床上通常采用"补肾不如 健脾,治病当以健脾为先"的治疗原则,是很有道理的。
祖国医学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健脾以"和"为贵,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 悟,论和法》中曰"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 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 法变化无穷焉。"
"脾"喜燥恶湿,脾湿可引发内科临床上的多种病症,"燥而和者"乃健脾 第一要旨,健脾不仅要"温补"还要加以"燥运"。本发明选择经过炒制后的小 米,在"温补"的基础上增加了 "燥运"之气,具有补中寓运、运中有补、补 而不滞,运不伤正的特点,寓"补"寓"运",是健脾和胃的天然佳品。
祖国医学早已对小米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药用价值有充分的 认识和肯定。《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开肠胃。"小米的芽称为谷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 消食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
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小米直接放入锅中干炒,不 断搅拌直至呈均匀淡褐色,然后晾凉与加味的药物一起粉碎,过60目以上筛, 制成加味炒小米。
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加味炒小米。
加味炒小米的主要原料是籽粒粘性不强的粳粟去壳的小米。小米,谷类,禾本科,学名Setaria italica 。每100克小米约含蛋白质9.7克,比大米高。脂 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 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 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小米 性味甘平咸淡、微寒凉、无毒。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作用,经过炒 制后增加了燥湿、消炎、助消化的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加味炒小米在内科临床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药物 (纯中草药物或化学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单独制成粉剂、水剂,也可以与其 它药物合制成粉剂、丸剂、片剂等。加味炒小米与其它药物(纯中草药物或化 学药物)配合使用时,其配合比例可以根据需要作任意调整。
其使用方法一般为1、单独使用加味炒小米时,每天3次,每次服用10 克左右即可。可与饭混合服用,也可另外服用,连续服用3-5天即可。服用时 日过长,会引起饭量过分增加。2、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加味炒小米时,每次不 应少于l克;或用开水冲服。可以较长期服用。
本发明所述的加味炒小米健脾养胃、补肾利尿、清虚热、滋阴养血发挥补 运兼施的作用,能迅速调节脾胃均衡代谢功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和营养状态, 对于各种兼有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呕吐泻泄,倦怠乏力或肾虚, 小便不利的内科临床病症都具有迅速明显的疗效。
配合使用加味炒小米,对于内科临床上各种疾病引发的脾胃虚弱,不思饮 食,消化不良,呕吐泻泄,倦怠乏力或肾虚,小便不利的病症都具有明显的疗 效。经临床验证上百例, 一般在2-5天内临床症状都能控制和改善,有效率为 100%。举例如下
1、某女士,时年21岁,从小不思饭食,稍食即饱,骨瘦如柴,体重只有
40公斤;及至成年,经水不准、疼痛、每次点点滴滴半个月不收,经过中、西医治疗几年都不愈。后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方案,吃饭时混合服用加味炒小米
一勺羹(约10克),第二天有了食欲,饭量增加。接着连续服用加味炒小米4 天,天天都有饥饿感后停止服用。半年后回访,该女士容光焕发,称体重己增 至62公斤;困扰多年的漏经痛经病也奇迹般地治好了。
2、某女士,时年47岁,宫颈癌手术切除手术后2年,虽经过化放疗,还 是引起癌细胞在肺、骨、肠道等多处的扩散转移。因为化放疗强烈的毒副作用 的缘故,该女士机体的消化系统,心、肝、肾、骨髓及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 的损害。已被某省级权威医院判定失去继续治疗的意义,嘱咐其出院自养。患 者自诉体重不到40公斤、浑身无力、头晕耳鸣、闻食恶心、吃饭即吐、吃药也 吐、腹泻便秘。在此情况下让其配合使用加味炒小米,当下服用一勺羹(约10 克),服后未吐出,嘱咐其每6小时服用一次。过了5天再见面时,见其面露笑 容精神了不少。该女士说她服用加味炒小米的第二天就有了食欲,想吃饭,吃 饭、吃药都不吐了,饭量也越来越大。对生活和战胜疾病有了勇气和信心。因 已解决脾胃问题,因此让她停用加味炒小米。单用其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 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味炒小米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药效显著, 在内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适宜大量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取适量的不发霉的小米(新旧均可)直接放入锅(铁锅或铝锅)中上火干 炒,不断搅拌直至呈比较均匀淡褐色,然后晾凉与加味的药物一起粉碎,粉碎 的粒度可粗可细,以容易入口为宜,一般过60目以上筛即可。成品密封装瓶(袋) 备用。所述加味的药物为中医领域常用的加味药物,通常为陈皮、厚朴、苍术; 加味药物的加入重量一般为炒小米重量10%以下。
权利要求
1、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
2、 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小米直接放入锅中干炒, 不断搅拌直至呈均匀淡褐色,然后晾凉与加味的药物一起粉碎,过60目以上筛,制成加味炒小米。
3、 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制成的加味炒小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炒小米在内科制药中的应用,其方法为小米直接放入锅中干炒,不断搅拌直至呈均匀淡褐色,然后晾凉与加味的药物一起粉碎,过60目以上筛,制成加味炒小米。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味炒小米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药效显著,在内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适宜大量生产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301439SQ20081005525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1日
发明者阎澍妤 申请人:阎澍妤